“你一个女孩子,连饭都不会做?当心没人要你!”
有一次跟一个异性朋友聊天,说起做饭的事来了,我就说我不会做饭,他很惊讶地爆出那么一句。
我瞬间炸毛了:“谁规定女孩子就必须要会做饭啊?谁规定女孩子就必须要嫁人啊?不会做饭就没人要啦?”
大清早就灭亡上百年了,为什么有些人还是生活在封建朝代?
其实遇到这种事不是一次两次了,在这个标榜着男女平等的时代,“男尊女卑”的思想依旧存在。
好多的公号都在写“女人要自立”,最近几年“大女主”的影视剧也大受追捧。
看起来像是女权的时代来临了,实则不然。
不是有句俗话么:“越是提倡什么,正说明我们越缺什么。”
文章出轨门事件后,马伊俐选择原谅,附言“且行且珍惜”,如今文章已经复出,马伊俐也力挺老公,去年两人还演了《剃刀边缘》,口碑不错。
而姚笛却彻底消失了,再复出已经沦落为女四了。
前段时间“孕妇被逼跳楼事件”,以及最近热播的《将军在上》,都让我们看清了一个事实:
"女人仍旧是弱势群体,社会对女人的要求远比男人严苛!",这是社会人公认的社会法则。
即使是大女主,她们的身边也有男人,只不过这些男人比一般人要优秀一些。
李未央身边有拓跋浚、拓跋余和李敏得。
芈月有亲梅竹马的黄歇,后嫁于秦惠文王,十分受宠,还有义渠王的痴恋。
楚乔有默默付出的宇文玥,深情不渝的燕洵,还有暗恋她的元嵩。
周莹有暖男吴聘,爱惨了她的沈星移,为他赴汤蹈火的赵白石,以及偷偷喜欢着她的王世钧。
这些大女主剧无论里面有多少真实成分,亦或是编剧杜撰出来的,单从它们受欢迎的程度上来看,这样的剧情是被大众所接受的。
这也说明了观众潜意识里是有这种思想的:再强的女人也离不开男人!
仿佛没有男人的衬托,女人的价值也就不复存在了。
回到现实中,如果你是一个女孩子,只要在适婚的年龄没有找到一个男人,就会被认为是一个不完整的女人。
七大姑,八大姨都会劝你:赶紧找对象吧,再不找,好的都被别人挑完了。
如果你是一个平庸的姑娘,没有文化,没有学历,你必须要在25岁之前把自己嫁出去,这样才能“卖个好价钱”。
因为这样的姑娘没本事啊,没有能力养活自己。如果不在最值钱的时候把自己“卖出去”,等年龄大了就找不到好人家了。
如果你有幸上了大学、研究生,毕业后还有一份不错的工作,那么这个时候你大概是二十四五岁吧,如果还没有男朋友,你一样会被“催婚”。
你说要等工作稳定了,或者要读博、出国留学。
七大姑八大姨就会跳出来说:一个女人家,那么要强干什么?最后还不是要嫁人,要生孩子的?
似乎女人生来的使命就是嫁人、生孩子。
无论女人有多强,有多优秀,她们仍旧是女人,还是要靠男人的!
这种思想毒害了广大女性几千年了!
男孩子从出生之日起,身边的人就会告诉他:男儿有泪不轻弹,从哪里跌倒的就要从哪里爬起来!男孩子将来是要承担赚钱养家的责任的,所以必须要坚强。
而女孩子从出生之日起经常听到的话却是:一个女孩子别到处乱跑,不安全;女孩子要矜持;一个女孩子最幸福的事就是嫁一个好人,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
这堵思维之墙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高,越来越厚重,女性渐渐地习惯了社会为她们制定的规则,接受了要依靠男性存活,并对此深信不疑,也就慢慢丧失与男性一争高下的勇气和力气,甚至对男人产生依赖感。
其实这些都是我们自己给自己设的限制!
《拆掉思维里的墙》这本书里解释了这种思维形成的过程:
当一个女孩子内心有了这样一种信念“没有男人,女人就无法活下去”时,她就会寻找可以依靠的男人,找到之后,发现被人照顾的感觉好啊!
于是什么都要依靠这个男人,完全丧失了独立生存的能力。
也就真正应了那句“女人还是要靠男人的。”
所以那些认为要依靠男人才能活下去的女孩子们,你们是自己给自己下的蛊。
可是你们为什么要一直按照别人的意愿活着呢?
七大姑八大姨觉得你是女人就应该嫁人生孩子,那么你自己呢?
问问自己的内心,我为什么要结婚?为什么要生孩子?
如果不是自己想做的事,那就不要去做啊!
一味地迁就别人,按照别人的意愿来活,最终会丧失自我,并不会得到真正的幸福和快乐。
不妨试着这样想:
我学做饭,并不是因为害怕以后嫁不出去,而是因为我想给自己变着花样做美食,我喜欢做美食。
我嫁人并不是为了一张长期的饭票,而是因为我遇到了那个真正喜欢,想与之携手一生的人。
我生孩子并不是因为公婆想要抱孙子,而是因为我想和自己爱的人拥有爱情的结晶。
内心是不是感到更多的快乐和满足?
不要担心没有男人你会活不下去,你首先要学会爱自己。
只要你的内心坚信:不需要依靠任何人,我自己都可以活的很好,然后努力去尝试自己认为做不到的事,你会发现,你可以做到。
对于那些给你灌输“女人就必须要依靠男人”的人,你可以优雅地怼回去:“老娘自己能养活自己,不需要靠男人!”
希望广大女性同胞们都能够自尊自立自信,打破思维的限制,真正按自己的意愿活一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