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文章精选亲子教育房产
《何以为家》今日公映,控告父母真的能解决社会现实问题吗?

《何以为家》今日公映,控告父母真的能解决社会现实问题吗?

作者: 影投青青 | 来源:发表于2019-05-13 09:59 被阅读3次

2015年,土耳其海滩上一具3岁叙利亚小难民尸体的照片,被称为难民危机爆发以来的“最揪心画面”,那个幼小生命所遭受的死亡让所有人都感受到了痛苦和不安。

而对于这种悲惨状况背后的故事,大概可以从难民题材的电影《何以为家》中得到延伸的解读。该片2018年戛纳电影节上放映,让众多观众哭湿了纸巾,该片最终捧走评审团大奖。

现在,《何以为家》已经成为一部全球“眼泪收割机”,所到之处皆是满满的赞誉与泪水,导演娜丁·拉巴基也因该片成为首位获得金球奖、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的黎巴嫩女导演。

4月29日,《何以为家》将在国内上映,她也专程来到北京。娜丁·拉巴基有着美艳高贵的外貌和一颗“勇敢的心”,对黎巴嫩的底层人们怀着巨大的悲悯与渴求改变的愿望。

在娜丁·拉巴基看来,她的电影绝不仅仅是娱乐或艺术,她说:“我是非常理想主义的人,我相信电影能够改变世界。即使不能改变现状,至少也可以引起话题和争议,或者引发人们的思考。 ” 

娜丁·拉巴基

由于该片触及到了相当敏感的内容,过审非常艰难,但是,通过多次谈判,导演娜丁说服了黎巴嫩政府的相关部门,这部影片得以呈现在大银幕上。

《何以为家》讲述了一个12岁男孩赞恩的艰难生长历程 ,他状告父母让其来到这个世界,却没有能够好好的抚养他…… 

故事就此展开,他对自己的存在产生质疑:除了被虐待之外,这个幼小的儿童生来就没有任何身份。通过赞恩的奋争,《何以为家》希望成为所有没有获得基本权利保障、缺乏教育、健康和爱的人们的代言人。

影片在戛纳电影节亮相时名为《迦百农》,代表乱和不规则的意思,此次在中国上映,将片名定为《何以为家》,显然对于中国观众来说,《何以为家》比《迦百农》意义更为清楚。

导演娜丁拍摄《何以为家》的初衷是黎巴嫩难民危机和童年受虐的问题,很多孩子出生后并不幸福,由这个想法展开出去,娜丁想到非法移民、虐待孩子、移民工人、国界的概念以及其荒谬的地方。

在为影片做调研时,娜丁采访了大量的孩子,每次在访谈结束时,她都会问这些孩子一句话:“你们觉得活着开心吗?”这些孩子的回答都很令娜丁绝望,他们说:“我觉得我还不如死了。”

娜丁说自己不断地听到这样的回答,很受震撼,“我了解到这些孩子们不知道自己准确的生日,因为他们的父母只是以一个节日,比如圣诞节来标记,父母对孩子说:‘你是在圣诞节左右出生的’,这些孩子因此觉得自己一点都不重要,他们一直在质疑自己存在的价值,这是最为心痛的地方。当他们对这个世界还抱有最美好幻想的时候,就已经被扔进成年人的世界, 过上残酷且困难的生活,与他们的理想背道而驰。” 

《何以为家》真实得像是一部纪录片,令人心痛,娜丁表示,这部电影虽然故事主线和结构是虚构的,但是细节都是她接触和看到的生活,没有想象和虚构的成分,“你们所看到的一切,都是我深入贫困地区、拘留中心、少年监狱的经历所形成的。我独自一人戴着墨镜和帽子去观察他们。

通过三年的研究,我意识到自己在处理一个复杂而敏感的问题,这个问题对我来说是陌生的。因此,更加触动了我。我需要深入这些人的生活,沉浸在他们的故事中,沉浸在他们的愤怒和挫折中,这样我才能最好地通过电影来表达。我必须先相信这个故事,然后才能讲出来。” 

《何以为家》前前后后制作时间长达五年多,前期三年是进行了实际调查,其间剧本逐渐形成。拍摄时间长达六个月,后期的剪辑有两年的时间,因为全片的演员都是非专业演员,在指导过程中需要花费很多时间来引导他们,给大家最自然的表演。这也是拍摄时间长的原因之一,拍摄持续了6个月,最终得到了超过 520个小时的素材。

这些毫无表演经验的“演员”成为这部电影的“致胜法宝”。他们的完美表演征服了全球观众,娜丁·拉巴基感叹说:“他们不是在表演,而是在表现自己真实的人生”。而这些演员的真实生活,也都是“一把辛酸泪”。

娜丁透露:“片中男主角赞恩的真名就是赞恩,是一位真实的叙利亚难民,选角导演发现他的时候,他正在街上玩,12岁的他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由于长期处在营养匮乏的生活境况中,他看起来只有10岁。

找到他的时候,他很快就接受这个角色,他认为这部电影赋予他一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熟悉影片里的故事,甚至不用给他‘讲戏’,他就完全理解,他就像是这部电影的一部分,自然地与这部影片融为一体。”

赞恩母亲这个角色,娜丁说灵感来自于自己遇到的一个女人:“她有 16个孩子,生活在和电影中一样的环境下。她的六个孩子都死了,其他人在孤儿院,因为她不能照顾他们。 ” 

片中除了男主角赞恩外,还有个抢戏的明星,是个一岁多的小宝宝,她与赞恩的“对手戏”成为片中最温情动人的一幕,真实生活中,这个小宝宝2015年11月21日出生在黎巴嫩,父亲来自尼日利亚,母亲来自肯尼亚。而在片中扮演这个小宝宝母亲的Rahil,真的因为身份问题被捕,所以,当她在电影中被送进监狱开始哭泣时,她的眼泪是真实的,因为她经历了那段经历,“所有这些故事和现实结合在一起的时刻,无疑为这部电影的真实性做出了贡献。 ” 

娜丁·拉巴基1974年出生于黎巴嫩,在内战期间长大,1997年获得贝鲁特圣约瑟夫大学的视听研究学位。凭借《焦糖》、《吾等何处去》、《何以为家》而在国际影坛备受关注。

拍摄《何以为家》时,娜丁刚生下第二个女儿不久,所以她和片中的那对母女可以感同身受:“在拍摄现场和我的私人生活中经历的双重体验,尤其是当我不得不在两者之间权衡的时候,无疑加强了我与这部电影的联系。即使我不得不在拍摄间隙回家哺乳,即使我几乎睡不着, 在整个拍摄过程中,我感到了一种难以言说的力量,非常难以置信。 ” 

作为黎巴嫩导演,娜丁心中的电影承载了更多责任,“我总是觉得我有必要,通过我的电影去质疑这个预先建立好的社会体系与它所带来的矛盾,甚至来改变这个体系。” 

电影的结尾,男主人公赞恩获得了合法身份,Rahil也与她的小宝宝重聚。在现实生活中,在多方努力之下,现在赞恩一家在挪威生活,娜丁说:“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设法使他们的处境合法化。这一次,我不希望大团圆结局只现在银幕上,我希望通过电影引发的争议能在现实生活中起到作用。《何以为家》给了演员一个出口,一个空间可以让他们的痛苦和呐喊被倾听,这就是胜利。 ”  

       在今天,影视版权认投得到了国家政策的扶持,已经不再是那些高端人士可以参与的投资项目了!咱们大家都可以参与,也可以像明星一样!跟着他们看影片,参与影片的投资!一起等电影上映后获得丰厚的分红!这不是很好吗?影视行业的暴利大家都看得见!机会来临的时候,就要抓住!你才能成功!对电影版权认投感兴趣的朋友加小编的微信:d y 5 4 3 2 1 8 8  .欢迎咨询,影投青青有好项目也会推荐。小编也会给你详细分析影片的利与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何以为家》今日公映,控告父母真的能解决社会现实问题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qoka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