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发问的「好」孩子

作者: 叶脑师 | 来源:发表于2020-04-09 22:33 被阅读0次

    身为老师,必须承认,一般的学生都很喜欢聊天,但不喜欢发问。

    每次课堂结束前,我都会问:「大家有什么问题吗?」而每一次,都是换来鸦雀无声。久而久之,我也很少问了。

    其实,人类在思考和学习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疑问,因此,学生不会无原无故地失去了这种「本能」。 追究起来,学生们到底是因为没思考,所以没有疑问?还是有疑问,但习惯性无视它?这到底又是谁的责任呢?

    家庭教育方面,不知道什么原因,中国传统式的家教,不太容许孩子问「为什么」,只要求孩子「听话」。 离别时,最经常听的就是「要乖,要听话。」听老师的话,听长辈的话⋯⋯彷佛不听话就是弥天大罪。

    孩子好奇心萌芽时,那怕是一片落叶,一弯新月,甚至一个微笑,都会触发他们无限的疑问。 在家里,可以问的对象自然是父母兄长,但通常都得不到认真的对待,甚至莫名其妙的怪责。

    这样一盘一盘的冷水「当头棒喝」,好奇之火不熄灭才怪。

    本来,这火苗还有重燃的机会,只要进学校后,老师肯下点工夫,事情就不一样了。 可惜,老师的教学热诚总是抵不过一堆人为的阻碍,课程的准备,行政的工作,课外活动的安排,家长的查询⋯⋯结果连想和学生好好谈话的机会都没有。

    为了赶课程进度,为了课室秩序,老师通常都会阻止学生发问。 结果,好奇之火的余温都被扑灭了。 钉小碰多了,尽管有一肚子的疑问,也会憋死了,也会习以为常。

    提问不仅没有得到答案,还会带来一连串的埋怨和指责。彷佛有疑问,就是因为上课不认真,或者不够用功,甚至是挑战老师,这都有违「听话」的原则。

    久而久之,所有的事都变得爱理不理,有时候,问学生一些关于他们自身的问题,他们竟然会回答「不知道」。 更可怕的是,「不知道」以后,就没有以后了,他们也不打算去「知」。 「不知道」得如此的理所当然,「不知道」得如此心安理得。

    因为「不知道」之后,父母往往会替他们着急,会替他们「知」,甚至替他们作决定。既然如此,又何必大费心神,所以即使一无所知,他们亦处于泰然。

    带着不求甚解、不辨是非的特质进入成年人的社会,就会过着后知后觉的生活。他们又是否可以撑起这一片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发问的「好」孩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rfkm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