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纠结了许久,不知该以何方式将自己的所想所悟通过推送传递给你们。不想说些什么大道理,因为“道理”这一词在我们的意识里即暗示着某种“正确”。
我更希望的是,我们每个人都能意识到属于自己的“正确”,而不是他人的硬核传输。
所以我最终决定,对自己下手了。突然后悔让认识的人关注公众号了是怎么回事(手动狗头)。
话说,会不会一发出来就没有朋友了(小心翼翼)……
我好像并没有什么朋友
“
从小到大,由于家庭的原因,我转过很多次校,因此也很少有一个学校我能连续待超过两年的。
而且我也没有任何一个阶段的朋友还陪我走到现在的。即便是那些曾经被我定义为“好朋友”的人,也没有。即便有,当真遇见了反而会尴尬得不知该说些什么。
我必须承认,感情这种东西也是有保质期的。
所以,我总是特别羡慕那些有发小的人。见证了彼此年少时的“放荡不羁”,又能在长大后“不离不弃”。
前段时间《复仇者联盟4》被讨论得火热,我抱着看一看的心态,买了张电影票。我还记得,票是在一个中午买的。
买票前,我隔着床帘,问室友谁想一起去看。一个跟男票已经买了,一个还有事,另外一个不在宿舍。我想了想,还是按下了确认。过了一会,有事的室友问,已经买了吗?我说是呀。她说,怎么不找个人一起呢。
这话,我听了莫名难过。
我怕找了别人没空,我怕找了别人不感兴趣,我怕找了别人心里明明不想又不知道怎么拒绝,我……
有那么多个原因,我也不知道该说哪一个好,索性一个没说。
我回复:“我好像并没有什么特别好的朋友。”
我后来思索,这个“特别好”的意思,难道是别人愿意勉强和我做他不情愿的事还不能表现出来的那个意思嘛?
这么说,好像也没有多好的样子。
如果真的有这么一个“特别好”的人,我知道了他的感受,那我自己也不会开心。因为我希望我能感受到的快乐,他也能感受到。他的快乐可以打折,但不能只有忍受。因为那种忍受的感觉我太清楚不过了。
自小每换一个地方,每进入一个新环境,我就要想方设法的找一个“归宿”,即便那人我其实也不怎么喜欢,或者他感兴趣的事物与我而言根本不值一提,但只要那人一开口说:“一起呀。”
我就会笑着说:“好啊。”
等价交换的是,对方也陪我做我感兴趣的事情。
那时候我的好朋友真多,即便上个厕所都要三五成群。
但是我没有快乐,连打折的也没有。
后来再换学校,每每独自在一个人群聚集的地方时,我便有意识的跟自己说:“不要向自己内心的那点脆弱妥协。”
因为你向内心妥协来的关系,迟早会让自己感到厌倦,然后又勉强维护之前的形象。
如此重复一遍又一遍……
当自己终于能从容的走在人群里,又能开口跟别人说“我不要”的时候,我终于没有多少朋友了。
剩下的人全部都跟自己在某些方面有相似的地方。当真遇到了这几个好像可以做一辈子朋友的人了,离开时留下联系的方式,却又无法真的经常联系。
我们都有对方无法参与的朋友圈了。可是即使再见,也不会觉得尴尬。
但我还是想感受到那种即便过了五年、十年还是能在彼此的生命中造作的感情。
我想如果有那个人的话,他应该是这样是:
不需要我说什么他都懂,只需要说,即便我不怎么清楚,但只要是你确定好的我都支持;他会比家人更容易让自己坦白,比情人更容易去亲近,没有伪装,没有防备;我生活里重大决定会跟他说,我人生中的重要场合他都会出现。
他知道我的过去,接受我的现在,也能明白我的将来。
我高中时候曾经在周记里写:这一生不需好友三五成群,只要能有两三个知心友人,日常能通通电话,平日能出来聚聚便是我生命中的一桩幸事了。
但是老师说,不会的,不会只有两三个的。
我总觉得我说的特别简单,可即便是这么简单事情也很难很难实现。
我不知未来会经历什么事,遇见什么人。我只希望,大浪能为我淘沙,而你被留下。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