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家里买了车,每次来回老家,都是直奔高速,正常情况下,三个小时多一点,到达目的地。
今天从老家回西安,十一点半的样子发动车子,到了塬上高速路口,夫君说,天气好,不如我们走国道吧。
行,我还第一次走国道呢。夫唱妇随呀。
顺着千河北原,向凤翔方向开去。
村村通公路,无论是县道还是国道,路面都比较平整,或许也是坐在副驾驶的缘故,在山路上盘旋,也没有觉着晕车。
想当年,作为准儿媳,第一次去婆婆家的时候,从宝鸡坐上班车,在千阳岭的盘山公路上,蜿蜒曲折的行走中,我一会儿倒在未婚夫的身上,一会儿被挤的靠在车窗上,眼睛紧紧盯着车窗,生怕会有什么不测。70分钟的车程,一下车,我顾不上行李,更顾不上别人的目光,直接找到一棵树,一手扶着树,蹲下来,对着树坑就是一阵狂呕。接下来,怎么也不想在坐车了。稍事休息,步行去婆婆家,幸亏步行只需两公里多。
后来千阳岭隧道修通了,减少了盘山公路的颠簸。再后来,高速路通了,我们也就不再经过千阳岭隧道了。
今天,天很蓝很高,阳光照在庄稼地里,小麦一片绿油油。照在树梢头,枝头的叶子,有的是明亮发黄的绿,有的是金灿灿的黄。还有的,已是删繁就简,只剩了光秃秃的枝条了。
过了凤翔县向东,明显的,温度比千阳暖和些。千阳塬路边的行道树——钻天杨,只有枝条直指蔚蓝的天空,偶尔还看到,在树的枝丫中间,坐落着一只鸟窝。
过了凤翔后就不同了,白杨树梢的叶子金黄,贴近树干的叶子,正面还显绿色,背面还是一层白霜,微风吹过,树叶与树叶相互之间拍起巴掌,飒飒的响。
一路走来,靠近每一座县城的道路上,连路灯也是各具特色。千阳县是苹果基地,路灯的底座上,是镂空的“千阳红苹果”字样,路灯顶上,是带了一高一低两片叶子的苹果造型。
靠近岐山县,那路灯顶端,就是个“周”字。再向东的一个小镇,那路灯造型,分明是明朝的双翅官帽。扶风县的一个小镇上,路灯是中国结的形状,在中国结中部的空间,装点着颗颗珍珠般的灯罩……
![](https://img.haomeiwen.com/i8548770/24442c23af455a79.jpg)
公路边上的指示牌也有趣。指示着当地的风景。一路上的民俗村,有好几处。寺庙呀,博物馆呀,名人墓地什么的,也都有指示。
“李世民出生地”,这是到了武功地界上看到的,我有点纳闷,以我看过的电视剧,记得李渊封为唐王,是在太原呀。
“苏武出生地”,我只知道苏武牧羊北海边的故事,那北海,就是如今的“贝加尔湖”。出生地?我真的不清楚。
“班固墓”,对了,班固是扶风人,汉朝史学家。后随大将军窦宪攻打过匈奴。夫君问,知道班固吗?
我答,我知道他家祖上有个班婕妤。本来,皇帝出行,让班婕妤伴驾,班婕妤不但不解风情,还教导皇帝立国立德,当起了皇帝的老师。所以,尽管是皇帝的妃嫔,皇帝对她只尊不爱。
“贵妃墓”,兴平马嵬镇,有为杨贵妃修的衣冠冢。曾经去过,里面围墙上的壁画,就是一部《长恨歌》,还有刻字碑,有的是出土的墓盖,上面刻着墓志铭的。
一路走,一路聊着,一路慢,一路看风景。许多的路段限速40,最高时速也就70.到兴平,改道上高速了。进到西安市的时候,已经五个小时了。
嫂子打来电话,我赶紧回话,已经进西安了,今天没上高速,路途平安。原来,按平日里三个多小时就该接到的报平安电话,今天等了五个小时,还是亲人牵挂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