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的泡芙放错了冰箱位置,冻成了砖。
当作冰淇淋吃了几口后还是不堪忍受丢进了垃圾桶里。
看着巧克力色的曲奇派皮,想到大二的冬天,每天下了晚自习后都会去东门买一个抹茶泡芙犒劳自己。
当时觉得幸福至极的甜品在学会做之后突然变得乏味无趣。
转而想起六年级时靠在沙发上一颗接一颗的吃薄荷糖,一边听着阿莲的河东狮吼“牙齿都要蛀光了还吃!”一边心想,等以后工作了我要买一箱回来摆满茶几!
那些依靠曼妥思超强薄荷度过的压力年岁,突然就变成了对过往的怀念,平淡成一种逛超市看见也不再会兴奋到随手即取的普通零食。
念及此,有些了然。
这事就和感情一样,在那个当下喜欢是真实存在的,不管不顾想要厮守的冲动与勇敢也是恳切的。
而当肾上腺素褪去,多巴胺回归正常水平,索然无味的应付也是现实。
就像有人失恋后哭诉“ta当时明明说过会永远爱我为什么变了”。对方并没有撒谎,只是我们一直误会了,永远是个程度副词,而不是时间状语。
分离终究是一件令人心碎的事情,但无论过了多长时间想起一起经历过分分秒秒的小细节也还是会忍不住噗嗤一声笑出来,觉得很可爱。
这就像是再吃曼妥思时,想起小时候嗜糖如命的自己立下豪迈的心愿时还是会会然一笑。
即便已经不再依赖,也不再是必需品,但嚼着它刷题的中学时代、去年失恋后干妈送了几十支过来安慰我的日子,它带来的美好,依然不减半分。
不因痛苦而遗憾相遇,就是最大的值得了吧。
因为备课整整焦虑了一周时间,却还是没想好要怎么和学生解释“识人”的标准以做到“慎交友”。
坐公交去学校的路上演练完最后一遍还有一半的路程,于是插上耳机听歌放空看景。
不知怎么的,就想起了高三时看到的一条微博“你不约会、不谈恋爱、不出去玩、不喝酒、不逛街、不疯不闹、不叛逆、不追星、不暗恋、不表白不聚会不K歌不撒野,因为你要学习、要工作,请问你的青春被狗吃了么?”当时也很认真的思考过不越轨的人生、没有经历过浪子回头的起伏是不是很血亏,而燕燕当时很霸气的告诉我“这才是回答:请问这样的青春狗愿意吃吗?”
站在国旗下顶着妖风拿着话筒说出这一段插曲,我说,“有时候我们会动摇,会觉得抽烟、喝酒、打架、逃课的人很酷,他们似乎做了我们不敢做的事,仿佛是真正生活着的人。可是你们认真想想,要堕落真的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学会这些并不困难。可是要日复一日的督促自己自律上进,拒绝诱惑,反而很难坚持。而做到这些并且一直努力保持优秀的人,我觉得,他们才是真正酷炫的人。希望也祝福你们能被正能量的朋友环绕感受到温暖,老师更希望你们能够做自己的太阳,去照亮别人的人生”。
话毕,放眼望去台下的学生和老师依然在各忙各的聊天,收回目光的最后一瞥,看见高年级举班牌的姑娘在对视的一瞬间冲我很甜的笑了。
有一个人听懂,就足够了。
某日患者焦虑自己出院后会故技重施,依然难脱泥沼。
把聚焦点放在如何去寻找替代物上,沟通良久,两个人都变得越来越没有头绪。
之后有一天,他来找我说自己想通了。明白自己需要做的并不是思考要如何寻找一个满分的替代物,而是清楚的知晓在无聊的时候有哪些东西是坚决不可以作为替代物的,只要守好这一条底线就足够了。
人生那么长,有谁能够一直把每个日子都安排的满满当当,只要不触底线,偶尔没有主旋律的虚度也未为不可呐。
顺藤摸瓜没有合适的方案,那不如就从否定的选择去筛选出一个逆向标准。
每一个“是”都意味着“否”的舍弃,剔除干净,就是最终想要的答案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