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网上很多人吐槽过,父母总喜欢拿别人家的孩子和自己比。
大言不惭地说,我就是那个“别人家的孩子”。
小的时候,我的表现欲就很强,家里来客人,父母会让我表演节目,背诵儿歌或顺口溜,不然就跳个舞,我也毫不怯场,客人们都说这孩子长大有出息。
我也特别愿意学东西,学过油画,学过书法,学过钢琴,学过围棋,后来爱上看书,别人家的孩子出门要去游乐场,我却要去书店。
上学后,我是抢着回答问题的那一个,手举着老高,嘴里还喊着我我我我我,哪怕这个问题我一知半解,也要先举手回答。
考试只要低于95分就会气得直哭,是大队长课代表优秀班干部,还兼任升旗手和鼓乐队指挥,凡是学校组织的活动我都积极参加。
邻居只要提起我,都说我是别人家的孩子,指着自己的孩子说多和人家学学,看看人家多不让家人操心。
我父母也很骄傲,和别人提起我都说,这孩子不用我们管,学习特别自觉,又要强,一回家就写作业温习功课,不贪玩。
我当然沾沾自喜,觉得自己很了不起,更是处处都要表现,凡事都要争第一。
但是做别人家的孩子滋味也不是那么好受,人缘不太好,在班级里没多少朋友,同学背地都说我是好学生不爱和我玩,那时个头又小发育晚,总受欺负。
学习只要一松懈,父母就会大为不满,说我骄傲就知道得瑟,偶尔想放松一下也会被喝令禁止,他们不允许我有丝毫的懈怠。
但后来我渐渐偏科,名次从前三名滑落到十五名,中考也失利,连普通高中都没考上。
我羞得整个暑假都没出门,认为自己给家人丢尽了脸,高中死活要去外地借读,考上北京的大学,一路走到今天,毕业工作,出书写作,家里的亲朋好友提起我,依然是别人家的孩子。
我其实没吃过什么苦,也没经受过什么大风大浪,但前些年,我却感觉很累。
不是努力生活很累,而是维持这种“别人家的孩子”很累。
2
曾经网络上有一篇热文,题目是《坐在路边鼓掌的人》。
文章里提到了自己的“23号”女儿,每每考试,女儿都排名23,是名副其实的中等生,家人觉得这外号刺耳,孩子却欣然接受。
家人曾经也对别人家的孩子赞不绝口,不仅出类拔萃,而且特长多多。
某次亲朋好友聚会,聊起孩子们的理想,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科学家、钢琴家、明星、政界要人、知名主持人等等。
可自己的女儿却说,长大要做幼儿园老师,第二志愿要做妈妈,给孩子讲故事,和他看星星。于是家人很尴尬。
但女儿的平日表现都非常好,懂礼貌,尊师长,班级评选最欣赏哪位同学,所有人都写了她的名字。
家人开玩笑地说,你快成英雄了。
可女儿却一本正经地说,老师曾说,当英雄路过的时候,总要有人坐在路边鼓掌。我不想成为英雄,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
我记得多年前看到这篇文章时,鼻子一酸,差点就哭了。孩子的这一句话深深地击中了我。
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想成为英雄,想成为那个耀武扬威的人。
但却没有人愿意承认,自己想做一个普通人。
虽然我们总能看到这样的句子:光是过普通的生活,就已经要用尽全力。但说老实话,真的让你踏踏实实安稳度日,也并不甘心。
和别人交谈间提到某一个人,说他热爱工作,疼爱老婆,孝顺父母,有可爱的孩子。大家或许没什么反应,但若说他是公司高管企业老板年薪百万,大家就会啧啧称赞。
从小我们被父母教育要做人上人。
现在我们从内心里渴望成为人上人。
但那个第一,真的有那么好当吗?那个人中龙凤,真的就那么完美吗?
我告诉你,其实不然。
因为这世界上,没有永远的第一,也没有绝对的一劳永逸。
3
以前我处处争,凡事都爱表现,争强好胜,不甘于人后,甚至落后一丁点都会百般懊悔,这会让我产生一个错觉:
我是不能失败的,我是不能不完美的,我是不能不做第一的。
我从小都是第一,长大后如果落后,岂不让别人贻笑大方?
时时刻刻把自己绷得特别紧,又特别在意别人的评价和看法,这让我特别困惑,先是纠结为什么我努力那么久却不能成为第一,而我的努力为什么总有人不认同?
我在许多年里,都为这个“第一”而活。
后来,我突然察觉自己错了,错不在我的好胜心,错在我其实根本没办法十全十美。
完美,是一个特别唬人的词。
你在这件事上做到极致,不等于你事事都如愿,你在这个人身上得到的好评,不等于你在别人身上也换来赞同。
想要把所有事情都做得游刃有余,想让所有人都理解和赞美自己,真的很累,做到别人期待的模样很辛苦。
父母曾教育我:宁做鸡头,不做凤尾。
他们的本意是让我要强向上,但现在我却觉得,做个鸡头很好,做个凤尾也不错。
鸡头对于鸡而言已是完美,凤尾虽不在凤头,但对比起来也比鸡头风光。
参照物只要一变,完美的含义和标准就会马上改变,但我曾觉得,完美是没有参照物的,是固定不变的定量和硬性标准。
这点道理,我直到前几年才突然明白。
后来,我就自嘲说,我不努力了。
不想做那个事事完美的人,不想做所有人眼中优秀的人,也不想做被人认同的人。
有朋友劝我,你不能这样啊,这就是堕落,你这样会一事无成的。
我笑笑,对啊,我就想做个一事无成的人啊,不行吗?
4
想做个一事无成的人。
这里的一事无成中的一,意思是第一,是完美,是过于的苛求。
人贵有自知之明,曾经我为了这个第一付出过太多,也失去了许多,我误解过完美,也错过许多机会,现在看来,虽不是得不偿失,但为自己活着的日子却没几天。
现在不愿意争第一,不是我堕落了,而是我知道,在很多事情上,我不是那块料,不可强求。
更何况,别人家的孩子,那是别人说的,你自己究竟活成什么样,自己心里要有数。
是你的终究是你的,不是你的就算费尽心力也只是擦肩而过,这个世界成功的人那么多,但毕竟是个例,不用变成典型,不要让自己变成炮灰。
很多时候,想做第一,想要完美,是一种执念。
金字塔很壮观,但想要站在塔尖上却高处不胜寒,有人愿意贡献自己微不足道的力量,去创造一份完美,去营造一个没有瑕疵的世界,这是他们的选择。
我曾经也愿意这样,但如今我却觉得,执念于完美,远没有接受如今的现实,更加轻松和自在。
对我而言,在自己家的小窗户里看到的朝阳,和在马尔代夫高级别墅落地窗里看到的朝阳,其实一个样。
我努力,上进,每天认真生活和工作,不是执着完美,而是执着生活。
既然是生活,就注定要接受许多现实,这里面包含着妥协、忍让、瑕疵,还有许多的无可奈何。
我也想改变这些不如意,我依然要拼命,但最终目的不是要成为那个别人口中的第一,而是要活得尽兴。
小的时候,我为了维持那个“别人家的孩子”形象,认真学习,勇于表现,大家点头称赞,我也满意,也没想过这是否是自己想要的。
后来,我像是发狠一样想去摆脱这种束缚,认为人要活得更自我,差点就误入了自私和偏执的混沌之中。
如今,我学着把得失看得淡一些,把曾经的执念都放下一些,突然就觉得,人生的格局宽广了许多。
海子写过: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曾暗自笑过,这是什么句子,粮食和蔬菜有什么可关心的?
但现在我却真心以为,对比关心那个完美和第一,关心粮食和蔬菜,真的要快乐很多。
5
或许你也总觉得自己一身疲惫,觉得活着好累。
但实际上,不是你的工作学习多么累,而应该问问你自己,你做的这些事情,有多少其实并不是你情愿的,有多少是身不由己,有多少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
我就想做个一事无成的人啊。
但我不是说你别好胜了,你别努力了,而是你心里要有一座天枰,一头放的是你的生活,一头放的是你的内心,要善于维持这种平衡。
我们爱说格局二字,但这格局不是你获得了多少次的第一,而是你心里是否有这世界的山山水水,是否能容得下看似糟糠但却真实的生活。
得失,不是不再计较,而是不再因为心里的一点执念或虚荣,去过于斤斤计较。
不是第一,但活得自在,这就很好啊,不是吗?
生活之美,不是美在人人都是第一,如果人人都第一,那还有什么真正的第一可言?
生活之美,在于在不同的地方,在不同的阶段,都对认真生活,做一个活得畅快淋漓的人。
生活之美,不是第一和完美那么美。
而是在看清生活真相后,但依然热爱它的模样,很美。
网友评论
从来不关心你多努力,你多累…
当然,他们觉得苦的,怕你受的累,但你也许乐在其中。
各自心安就好了。
笔者能够思考透彻人生的价值,很羡慕了。
反正呢,我希望现在好好学习,以后能当个老师啊之类的,业余写作爱好者?有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真的很好啦。可以每天都风车快乐啦。(小学生的快乐)
人生的目标就是:活着,别饿死了。组建家庭之后别让另一方和孩子饿死了,活得好好的,在我看来就ojbk了。
别的什么,管他呢。开心就好。(啊我不反社会也不反人类)
我觉得都海星。没死就成死了就算。死的话太难受了算了还是活着吧。
所以,为了开心,我就去和男同学玩吃鸡了。(咳。)我原来是好学生啊,现在是可以在班上到处混的好学生啊。都是前几,区别是真大。精分是越来越严重了。解放区的天越来越蓝了。
学习使我快乐我要一辈子学习。
生活这么美好干嘛要死要活的。
【评论区的泥石流,三流段子手】
做一个平凡而不平常的人,活出自己的精彩……✨
而是在看清生活真相后,但依然热爱它的模样,很美。
谢谢你帮我看清
不经意间,就会活进了别人的条条框框中~
条框内外徘徊进出,不能自拔,身心俱疲~
西安新亿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艺浩艺术共享平台
而之于怎么活, 都是自己的选择。
已处于这个大染缸,又有谁能心如止水,出淤泥而不染?
拼搏有拼搏的韵味。
只不过都要做出抉择。
答:什么意思?!我难道不能成为我自己吗?
为什么呢?因为我追求的不是别人眼中的完美,而是自己最喜欢的完美。
但是却并不是都能做到!
生活之美,不是第一和完美那么美。
而是在看清生活真相后,但依然热爱它的模样,很美。
我也大概算是“别人家孩子”的一员,成绩还算不错,也喜欢争第一,也看不惯那些不喜欢的人比自己成绩好能力强。但是可能跟作者不太一样的一点是,我去争这个前列,不是为了维持自己的身份角色,单纯是喜欢,顺便想做到最好。完美主义者活得累,我非常赞成,但是想要创造出价值极大的成就是需要偏执和痴守的。不知道这么说是不是有点过激,我倒是觉得“佛系”“活在当下”,也许更适合生活已经趋于平静祥和的人。“嫉妒”“愤怒”也该是一种促进的动力。有时候我们学习,我们争第一不是为了自己,更重要是为了肩上的责任。对家庭的责任,比如整个家就指望你一人成才,撑起整个家。对自己天赋的责任,生来具有的才华潜力不该浪费。对国家的责任,比如中国乒乓球国家队,他们背负的是整个国家的荣耀。对人类社会的责任,如果有能力让人类历史正向发展,又有什么理由不去争取呢?我倒觉得,无论如何,活的开心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可能正像是政治老师时常洗脑的那样,实现社会价值才是人生的最好归宿。文章最后落脚到真实的活着,我非常赞同,但正处青春期的我或多或少对于明天饱存幻想,兴致勃勃地规划好一切,我认为这样的期盼是每个人都该有的。《傅雷家书》里有这么一段话,大抵是说,战士啊,当你想到其他人也与你一样,承担着一样的痛苦,你就应该让希望在绝望里再生了吧。无论如何,承认生活的真实不意味着就要否定希望的可实现性。野心也不过是放大数倍的希望。谬误之处欢迎批评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