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下午,上高一的孩子用班级手机(老年机,只能电话短信)发来短信,月考数学没考好,有点沮丧。我回信说,这只是众多考试中的一次,别有太大的心理负担,尽力就好。需要什么东西我晚上给你送过去,或者你请个假回来歇歇。
“6:30大门,回家吃饭。”
回家歇歇,正合了孩子心意。
晚上如约接孩子,回家路上,一向不愿谈学习的娃主动说起各科考试情况,自己的失误,自己的努力,并罕见的提出再给一个月的时间好好攻下数学。
许是我的淡化处理,主动关心,让他卸下了自己的防备,更愿意主动、而不再抵触谈论学习这个话题。
在孩子眼里,我是一个三句话不离学习的焦虑型家长。为了这事儿,母子间没少起冲突,孩子曾经气愤地说,要不你去上学,你去考试!很长一段时间,提起“学习”两个字,孩子都会不耐烦,导致这个话题根本无法继续。
从焦虑型家长到佛系家长,这中间的转变,经历了一个很长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有孩子的叛逆,成绩的下滑,自己劝说自己,如今,不说佛系有多彻底,表面上已经做到孩子不那么反感,算是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回想高中第一次考试,孩子的成绩还是年级十几名(1000人),现在节节败退,最近这次将近200。说不着急是假的,连续两次成绩下滑的时候还专门跟班主任老师打电话了解情况。班主任老师的评价极其精准,孩子还比较贪玩,心思没有都放在学习上。
这和我们的判断基本一致。问题在于,孩子想在高一体验丰富多彩的高中生活,不想把学习放在第一位。几次与孩子深谈无果后,我只能劝自己,孩子有自己的人生,只要不走偏,他知道努力了成绩会上升的。
我一次次劝自己,孩子也用一次次的成绩“教育”我,终于,我能表面上做到看到听到成绩处变不惊,也不再一个劲儿拉着孩子讨论学习的问题。我成为了文章开头的我,佛系的我。
其实,像我一样主动或被动佛系的家长越来越多。这次月考后,不少孩子要求回家。仅我们班,就有十几个孩子请假。家长们反馈,孩子们要求回家的理由五花八门:胃疼、肚子疼、腿疼、腰疼……家长们虽然内心怀疑,也大都满足了孩子。有家长陪着在学校附近商场坐一个晚自习的,也有带孩子回家睡一晚的,还有孩子在家待一天的,好吃好喝招待,好言好语送回学校,然后跑到群里吐槽,互相安慰。
不知是这届家长大部分80后思想比较开放的原因,还是这届孩子自主意识太强能言善辩的因素,不管情愿与不情愿,遇到这类孩子,也只能佛系或者至少表面佛系。多些迂回战术,少些简单说教,让孩子明白努力的意义,自驱力才是真正的源动力。
这条路任重道远,能不能走通,说实话我心里也没有底,只能安慰自己,孩子是独立的个体,身体、心理健康,能养活自己就行。
回想刚怀孕那会儿,父母对孩子的期待都是身体健康。而今,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同样重要,抑郁焦虑甚至自杀事件时有发生。做家长的,还是要不忘初心。遇到知道努力成绩好的孩子,是幸运,多关注孩子的心理,给孩子减压。遇到玩心重的孩子,也是幸运,没那么大的压力基本不用担心心理健康问题。
“孩子取得的成绩有很多方面,学习只是一方面。个人觉得要让孩子们学会做人、有责任感、懂得感恩,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成长。试想一个自私自利、不会社交的孩子,就算考上清北复交又能怎样?我们要相信孩子,给孩子们试错时间和空间,相信高考时节,咱们班的孩子一定会取得满意的成绩。”
——班级群一位家长的发言,与诸位已“佛”或未“佛”的家长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