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勇//5.24小满四日//实用可学的律诗对仗的技巧(七)//小
- 周勇//5.31小满十一日//实用可学的律诗对仗的技巧(八)//
- 周勇//4.26谷雨七日//实用可学的律诗对仗的技巧(一)//谷
- 周勇//6.13芒种九日//实用可学的律诗对仗的技巧(十)//芒
- 周勇//6.22夏至二日//实用可学的律诗对仗的技巧(十二)//
- 周勇//6.28夏至八日//实用可学的律诗对仗的技巧(十三)//
- 周勇//6.17芒种十二日//实用可学的律诗对仗的技巧(十一)/
- 周勇//4.30谷雨十一日//实用可学的律诗对仗的技巧(二)//
- 周勇//5.19立夏十五日//实用可学的律诗对仗的技巧(六)//
- 周勇//6.6芒种二日//实用可学的律诗对仗的技巧(九)//芒种

题记:辛丑春日,我曾分十二期与简书诗友共同学习了王渔洋先生“绝句创作十二法”,有幸得诸多诗友关注赏睐。其间,亦有诗友诗文往来,言及诗词创作之心得,或论及诗词格律,或畅论律诗创作之法,或细谈对仗之思悟等等,我一一拜读欣赏,亦颇多收获。
在诸多交流中,我印象最深的是,河北省抚宁县坟坨中学王应文先生《谈律诗对仗的变化技巧》一文。王先生文中所列“律诗对仗”形式凡二十余种,角度新奇,见解新颖,言之有理,持之有故。文中例证,乃王先生本人诗作的例句。我认为先生之论,大有学习借鉴之处。好东西,我不敢独享。自今日起,我将分期与大家分享,以飨同好诗友,以明切磋交流之意。今天,分享王先生“谈律诗对仗的变化技巧”第十三、第十四两种形式。
王应文先生论对仗有一段前言如下:
对仗是律诗必有的语言形式。对仗句能使诗显得凝练、整饬、匀称、典雅。因此好的对句往往成为律诗中最吸引眼球的精彩部分,大大增强诗的艺术感染力。但如果只一味追求“规规然于媲青比白”,则容易流于板滞、堆砌。王力先生说过:“关于对偶,我们不要光看见古人求同的方面,还要看见古人求异的方面,后者比前者更为重要。”对仗句的技巧灵活多变,不仅表现在对仗的语义内容方面,也同时表现于对仗的语言形式方面。既可以在对仗的两句之间变化,也可以在对仗的两联之间变化。下面均以我自己律诗中的一些对仗句子分别加以叙述。

第十三种:虚实映照法。
即一句写虚,另一句写实。如:
例①
故梦闻残鼓,长波送远帆。
例②
悒悒黑煤洞,森森白骨堆。
例③
一山携两岳,九水坼三坡。
例④
往事如烟缠老树,余晖似月照新池。
此四联“故梦”、“白骨堆”、“九水”、“缠老树”都是虚写,“长波”、“黑煤洞”、“一山携两岳”、“余晖似月照新池” 都是实写。一句写虚,一句写实,虚实相映。

第十四种:行云流水法。
即用流水对。同一联中的两句话,从形式看是两句话,但意思并不互相对立,实际上是一整句话分开成两句来说。也就是这两句话在理解时应该是如同流水般一气贯穿下来。它的前后两个句子在意义上有连贯、因果、条件、转折等关系。如:
例①
却叹凡间子,难持自在身。
例②
敢迈巴人拙步履,强登白雪雅厅堂。
例③
舍却一身悲与壮,赢得百姓喜和怜。
例④
尽赏飞鸿一字趣,尤羞瘦骨百春哀。
流水对使句子形式活泼、节奏流畅,减少了律诗的呆板。
(未完待续)
2021.05.24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