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国传统习俗中的中元节,又称“七月半”。
由于不同地域的传统文化习俗各有不同,所以每个地方的说法不同,举行的仪式也会不同。
记忆深处,以前很多人把中元节叫做“鬼节”,各种阴深可怕的传说渲染。
随着年龄的增长,也随着传统文化习俗的变迁,懂得中元节的由来,不管是叫中元节,还是“七月半”,或者“鬼节”,都是祭祖追远的传统习俗,很大程度上,中元节的文化意蕴与上元节、下元节有种相辅相承的共存。
记得旧年的七月半,是在头一天的傍晚时分,买些生果糕点走去三叉路口焚香烧纸,碎碎念一些自己想说的话,祈祷那些有意无意伤害的生命离苦得乐,早日投胎转世等。而中元节这天是在家里的香案上重新摆上生果糕点,焚香诵经,祭祀先祖。
其实,还有很多不同的祭祀方式,有的地方放河灯,连续多日祭祀活动。
这一切,不过是一种生活中的仪式感,有的人特别讲究,有的人只是应下习俗。
也许七月是下半年的伊始,为了生活中的心想事成,多了些祈祷与祝愿吧。
也许数字“七”是个阳数,而立秋以后的阴盛阳衰,只为求图阴阳调和。
很多风俗习惯中,都会依照一种天地运行的循环之道。
《易经》中:“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原来,在《易经》中,“七”是一个变化的数字,是复生之数。
想起近年来,常常看到的那句话:敬畏生命,敬畏自然。
生活需要仪式感,每一个节气都值得尊重,每一个传统文化习俗都有它的意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