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己检视阅读的成果
【亮点】
主要内容,在分析阅读序言的基础上,阅读开篇和结论、小标题,几分钟就稿清楚了。
【原因】
1.分析阅读序言的基础
2.这是一篇文章,文章的检视比整本书、整本书的一个部分来说难度小许多
3.本篇文章的结构非常清晰,且开篇和结论给出了答案
【不足】
每个部分,具体到每一种偏见,没听过的偏见看得痛苦。
【原因】
1.陌生的、是自己弱项的知识,统计、概率、数学方面。
2.情绪上焦急了,本来看不懂了,却还不能沉下心思考分析。检视阅读时,必然是带着已有知识进入的,这篇对好几个偏见已有了解,那么,把注意力和时间投放在陌生的、一看不能懂的地方更明智;并列关系的内容,前后连贯性强度低,挑选任何一个不会影响其它内容的理解,可以仔细看最难的、最感兴趣的等。这样,不至于最终一无所获。至于前后关系、逻辑紧密的,再实践。
【对比永澄】
1.差距在他能够讲出来,我没有尝试去讲。
2.“关键结论和相关案例引用”没有这样精准的总结。这是”每个部分是怎样构成的“的回答。
二、确定检视阅读的模板
到现在,非常熟悉检视阅读的步骤。要达到的要求或者说要回答的问题,主要受阅读对象难易的影响。用时间和学习方法慢慢积累罢。
三、如何进行一门全新学科的学习?
1.产生兴趣或问题导向
2.从学科的发展史开始了解
3.找到本学科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构建以及话语体系
4.进行二级推演,构建知识框架。
四、回答问题
1.你认为附录A 值得分析阅读吗?1-10打分。
论其价值,值得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10分。
在粗读时,有的概念让我看的很费力。直觉性的判断是,现在不投入分析阅读,先完成其它部分的分析阅读,放入将来也许。找的原有有:瞬间想到,要完全弄懂要花的时间会很多,还要弄懂一些统计学、概率论的知识;现在可没有这个精力,暑假还打算看《阅读心理学》,用于解决工作中的疑问。
统计学、概率论的基础知识,早年看《把时间当作朋友》时,李笑来就推荐过,那时候有想法学习,一直也没有行动。书写到这里,我发现,要思考的问题是:你到底需要学习什么知识?
2.你打分的时候判断和决策使用了什么样的捷径?这个捷径有没有偏见出现?
可能存在根据困难程度做判断的可能,因为有难度,所以拒绝了。有没有出现偏见,我回答不了。因为相关的知识不具备。
3.你怎么思考别人的打分,有没有出现判断的捷径?
永澄老师要做成一个概念库把它结合在一起,并且找寻实实在在发生的若干个案例,整合
起来。打10分。这是很高的标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