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6.29《思考,快与慢》Day 6附录A检视阅读

作者: Luella_Lin | 来源:发表于2017-07-02 09:51 被阅读0次

    时间:2017.6.29  5:30-6:20 am

    人物:易仁永澄&伙伴们

    共读内容:附录A的检视阅读

    一、如何学习一个全新的学科?

    我的方法:当老师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首先第一个冒出脑海的想法就是找导师,通过基础知识的积累,概念的积累来慢慢形成学科表征。

    老师方法:从发展史、哲学思想发展史入手(如何发展,为何发展到现阶段的样子),清楚看出学科在解决的问题。

    背后假设:先快后慢,发现可能慢下去后,再先慢后快。

    为什么:学科产生都是为了解决某一个问题,找到核心问题后去构建一级话语体系,再推演二级体系,一级级推演出关键词,推演出框架,再嵌套理论。(主题阅读能力)

    方式:产生兴趣--深度投入

    高手和普通人差别:高手都是以五年十年进行积累,长时间的尺度和价值,普通人却想要得到及时反馈,重视现在的价值,忽略未来的可能性。

    二、附录A检视阅读

    检视阅读的目的:①知道在说什么,各部分如何构成、关系如何;

                                 ②是否值得分析阅读。

    自己在共读前做了预习,对附录A进行了检视阅读:

    附录A检视阅读

    自己做完这份检视阅读,对照老师说的检视阅读目的,发现自己根本没有达到,也就是如自己Day5的反思一样,没有抓住框架,关键词、句、段,从而把握不住整体。应把握住检视阅读目的,带着以下四个问题进行阅读:

    1. 附录A在讲什么?

    2. 附录A由哪几个部分构成,是用什么逻辑构成的?

    3. 附录A是否值得分析阅读?为什么?

    4. 和自己的关系是什么?

    三、是否加入附录A的分析阅读?

    胡奎_Reborn 的思考:我为什么没有冲上去抱大腿《思考,快与慢》共读Day6

    老师提出考虑是否加入应从以下几个部分入手:

    1. 能否增加认知深度?

    2. 是否为能力圈范围内的事情?

    3. 是否复利?

    4. 是否有边际成本递减的效应?

    5. 是否为正向黑天鹅高发?

    6. 是否为资源共振的现状?

    7. 是否符合理性决策逻辑?

    8. 是否能抓住本质规律?

    9. 值得做,有时间精力成本做?

    小伙伴文章的思考很深入,我自己在老大说出这个活动的时候,也是一样的想法,直接启动系统1做决策:要把握住机会,要积极主动,要抱大腿,要参加附录A的分析阅读,可是在后面提出要考虑是否符合决策原则时,我思考了下,最后觉得自己不合适而没有报名参加,整个思考的过程也只是飞快略过,就否定了自己,想说按照自己的进度来,也对附录进行英文版的分析阅读就好,看了小伙伴思考过程的反思察觉复盘,才深深惭愧,我从系统1到系统2的思考过程为什么没有成自己的小系统以后可以随时调取运用?为什么这个事情没有意识到需要反思复盘呢?文章中每一个点都和自己相当类似,复盘才会有改变成长!

    四、概念库建立

    概念库小思考以及什么是概念?

    思考完概念库后开始动手去做,成果还不多,每个概念觉得需要吸收特别多知识再来个高度浓缩,但是这绝对是值得一辈子投资去做的事情,虽然慢,不止步即可。

    五、写入长时工作记忆的方法

    1.组块化:将头脑中的信息组块,按照有意义的方式形成一个逻辑性、概念性的视野,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新知识。

    组快化记忆

    2.图像化:将各种复杂多变的信息,来制作“图像”的进程。这些“图像”可以是平面的,也可以是立体的,甚至还可能是多维的。是以图像来表达意义的文化趋势。

    古埃及人发明的象形文字

    3.格栅化:把矢量图变为像素图,栅格化后,你放大图像,会发现出现锯齿了。说明已经变为了像素图,一格格就是一个个像素。格栅化的主要呈现方式就是清单中大量的内容,他仅仅是用罗列的方式既,即把一个真实的内容用列表去逼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7.6.29《思考,快与慢》Day 6附录A检视阅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khnc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