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419060/e6c41e5796e5e4cc.png)
上周末,经同学推荐,看到这部《人民的民意》,当时本来说仅看一集的,结果点开后, 一发不可收拾,接连把剩下几集看完,这也是我来大学后,追的为数不多几部电视剧,今天就来讨论下,为什么它突然就火了?
以下转载微信号:gqtfltxw
近日,一部极具政治正确的电视剧。
一开播就火了。
究竟有多火。
看一下百度搜索。
![](https://img.haomeiwen.com/i1419060/a33ead97cb48a162.png)
看一下微博话题
![](https://img.haomeiwen.com/i1419060/6a590d6f887354da.png)
看一下微信搜索:
![](https://img.haomeiwen.com/i1419060/1470b8ceaa869381.png)
而且这部以反腐为题材的大戏
豆瓣评分高达8.8分
(虽然豆瓣近段时间有被水军侵蚀的态势,但是短期内的参考价值还是有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1419060/7d1d80f338a7ad8d.png)
那么这部播出至今,收视率保持第一,号称中国版《纸牌屋》的大戏,究竟有什么亮点,小编就带你一睹为快。
1,空前的尺度突破
反腐剧这在中国而言是一个相当敏感的题材,相比于小鲜肉式剧本,反腐剧的投资方、制作方、播出平台等硬件配套,本身就面临很大的风险。
直到“打老虎、拍苍蝇”的壮士断腕态度一出,政策上留足了空间,这部《人民的名义》才得以问世。
开篇抓捕的赵德汉,身居处长职位,贪腐 2 亿之多,可谓小官巨贪。两亿后边有几个零的问题先放一放,先看看这些(看到这些,震惊的小编眼睛都直了,这要是去雄安新区买房,那得买多少套呀!)
![](https://img.haomeiwen.com/i1419060/ab8a37a13407cdd1.png)
赵德汉这一角色的原型是“巨蝇”魏鹏远(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原副司长)。魏鹏远现实里也是穿着朴素,骑着自行车上下班。被抓时,在他家中起获的现金超过 2 亿,床板下、衣柜里,甚至塑料袋里装的都是钱。十多名工作人员,五台点钞机,清点了 14 个小时,甚至因为钞票数量巨大,还烧坏了一台点钞机。
在法庭上他的自白,和剧中赵德汉如出一辙,“对不起党,对不起人民。”
剧中的侯德汉则被陆毅饰演的“候怼怼”当场反驳:“你这种人,就是专门用来对不起人民的!”
这部剧除了“抓贪官”,更注重挖掘由腐败带来的一系列连锁反应。暴力强拆、官商同谋、官匪勾结、裙带关系等敏感问题,一股脑地被端上屏幕,《人民的名义》诚意十足。
2,强大的阵容保障
以往谈到一部剧的阵容,总是演员优先,或者是内容创作者,但是这部剧的阵容无论是演员还是内容创作,甚至到制作单位都是空前的强大。
在官方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到:
![](https://img.haomeiwen.com/i1419060/0f60809613c93daa.png)
有最高检做内容支持,无论是尺度还是专业性呈现,该剧都有质的飞跃。
同时,这部剧能够打动人心,还有老戏骨们“殿堂级的演技”。每个人都用有层次的表演,让自己饰演的角色,或正或邪,或清或贪,都成为一个立体的形象,映射在观众的心中。
以侯勇老师扮演的贪官赵德汉为例:
陆毅饰演的侦察处长候亮平到赵德汉家中搜集证据逮捕他时,他还一副廉洁清官的模样,教育起检察人员:
![](https://img.haomeiwen.com/i1419060/0c88bc5e1ecf0481.png)
被带到藏匿赃款的地址时,下车腿都软了,需要别人扶着才不至于摔倒:
![](https://img.haomeiwen.com/i1419060/91acea759eeef900.png)
40多位老戏骨齐上阵,连《永不瞑目》出道的陆毅,都被人调侃:
”陆毅演技被吊打,可以和《北平无战事》里的刘烨做个伴儿了“
3,精致的细节把控
细节体现诚意,更是体现专业。说起“细节控”、“处女座”剧组,《人民的名义》一定当仁不让。
从称呼语言就可见一斑。关于称呼问题,各级地方党委都出台过一些关于称呼的要求,但并没有特别明确和规范。而这部戏则是给出了一个范本级的称呼模式:
![](https://img.haomeiwen.com/i1419060/8c86a1ecf88d9f61.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1419060/6a9cda49bf575720.png)
一个眼神就是一场戏
一个场景就是一个局
那种感觉不要太过瘾
4,部分剧情分析:
这部剧的真实,在第一集的第一次抓捕行动中就体现地淋漓尽致。
当最高检要求汉东省(剧中虚构的一个省)配合拘捕京州市(汉东省下辖市)的副市长时,汉东省检察长飞速赶到检察院门口拦截了省反贪局局长陈海。
车上,季检察长和陈海一段对话揭露了“双重领导”的弊端。
省检察院理论上是直属于最高检的,但是同时又是地方官员,要受地方党委管理,类似的还有法院、国税等部门。
季检察长看着有些窝囊,却是权力运行机制里的“明白人”:你配合最高检把案子办好了又怎样,得罪了省领导,到时候还不是给你小鞋穿?
当中央和地方博弈时,得罪了哪边都不好,所以最“明智”的自保策略就是汇报。
这一汇报,就有了第一次会议,会议中各方的台词让我拍案叫绝,不仅真实,而且水准非常之高。
有些人觉得这部剧里的台词太墨迹,套话太多,但这才是体制内开会、汇报的常态,而且越是高水平的对抗,越是滴水不漏,绵里藏针,真实的意图都暗藏于套话背后。
第一次汇报会现场一共有5个人,省委副书记兼政法委书记高玉良,省委常委兼京州市委书记李达康,省公安厅厅长祁同伟,省检察院检察长季昌明,以及省检察院反贪局局长陈海。
简单汇报了情况后,会上各方的共识是要把人抓起来,但矛盾集中在是把人“规”起来还是“拘”起来。
所谓的“规”就是指双规:“规定时间,规定地点,交代问题”,这是由纪检部门所做的行为,是对党员在党纪方面的纪律检查,后续操作的弹性比较大,而“拘”则意味着走司法程序,人一旦交给最高检,操作空间就很小了。
“规”起来还是“拘”起来,说白了是地方和中央的博弈。
市委书记李达康的态度是把涉案副市长“规”起来,而且态度非常强硬。
当时正值省领导换届,李达康很有希望成为新一任的省长,而涉案的副市长是他下属,如果副市长出事,他最起码也要承担用人不当的责任,而更重要的是他的政绩。
涉案副市长丁义珍分管市里一个280亿的大项目,如果丁义珍被拘,无疑会拔出萝卜带出泥,到时候可能会出现投资商大面积出逃,市里的GDP也可能会腰斩,这将葬送他提拔省长的政治机遇,所以他强烈要求把人“规”起来。
检察长季昌明的态度则相反,但他的言辞很有技巧:“我尊重省委的意见,北京那边已经把立案的手续传过来了,让我们拘,可要是规起来呢,也行,先把人控制住,以后不管怎么样都好办,但是(停顿了很长时间)……从我们检查的角度来说,还是应该按照司法程序办。”
高水平的对抗就像荆轲刺秦王,前面的话都是肯定你的观点,但一旦说出了“但是”两个字,后面的话就是“图穷匕首见”。
从剧中的种种迹象表明,季昌明是个没什么后台的人,瞻前顾后滴水不漏是他立足的前提,这也是寒门融入权力游戏的无奈,但关键时刻他能表现出自己的专业态度,无疑是个相当有水平的检察长。
当会议各方僵持不下时,场上官职最大的省委副书记高玉良以“要考虑我们省特殊情况为由”,提出向正在外地调研的新任省委书记沙瑞金请示。
层层请示的结果就是有内奸向丁义珍通风报信,并且通过各种反侦察手段,逃到了美国,连蓝色护照(中国的护照是红色的)都提前准备好了,留出的悬念让剧情走向了扑朔迷离。
高玉良向省委书记请示完回来的时候,他问了一句,达康书记呢?
公安厅厅长祁同伟接话:刚还在呢。
紧接着,画面转到内奸把手机SIM卡冲进了马桶。
下一秒就是李达康匆匆回到现场的画面,给人以强烈的暗示。
但如果仔细看的话可以发现一个伏笔,李达康的左手是带手表的,而那个把SIM卡冲进马桶的人并没有带手表。
内奸是谁,用排除法分析可以找到答案,这里就不剧透了。
我的思考
总之这部剧在某种程度上极大反应了我们国家的现实,不论是官场还是社会现实。比起以前弘扬正能量,传播真善美的的片子,它更显得真实,更显得矛盾突出,或许也正因如此,大家更愿意看到这样真实的故事,就如同发生在我们身边发生,内心也有了更多的认同和震撼。
有人的地方就有政治,懂一点政治,可以避免犯低级错误,懂一点政治,也是一个人成功的前提。
看剧学政治,良心推荐,强烈安利!
视频:花式点钞走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