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悠悠 恨悠悠”

作者: 业余养花 | 来源:发表于2023-10-31 08:48 被阅读0次

此典句出自唐代白居易的《长相思·汴水流》: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译文:

怀念丈夫的思潮,就像那汴水、泗水一样朝着南方奔流,一直流到瓜州渡口,愁思像那江南群山,起起伏伏。

思念呀,怨恨呀,哪里才是尽头?除非你归来才会罢休。一轮皓月当空照,而我倚楼独自忧愁。

注释:

长相思:词牌名,调名取自南朝乐府“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句,多写男女相思之情。

汴水:源于河南,东南流入安徽宿县、泗县,与泗水合流,入淮河。

泗水:传统上认为发源于泗水县东部陪尾山下的泉林。

瓜州:在今江苏省扬州市南面。

吴山:泛指江南群山。

悠悠:深长的意思。

赏析:

在朦胧的月色下,映入女子眼帘的山容水态,都充满了哀愁。前三句用三个“流”字,写出水的蜿蜒曲折,也酿造成低徊缠绵的情韵。下面用两个“悠悠”,更增添了愁思的绵长。特别是那一派流泻的月光,更烘托出哀怨忧伤的气氛,增强了艺术感染力,显示出这首小词言简意富、词浅昧深的特点。

相思是人类最普遍的情感之一。也是历代诗家文人付诸歌咏的最佳题材之一。古诗中多用“长相思”三字,内容多写女子怀念久出不归的丈夫。至于白居易这首《长相思》,则有其特定的相思对象,即他的侍妾樊素。

樊素善歌《杨柳枝》,因又名柳枝。因为种种原因,樊素自求离去,白氏在《别柳枝》绝句中说:“两枝杨柳小楼中,袅袅多年伴醉翁。明日放归归去后,世间应不要春风。”可见作者对于樊氏的离去十分伤感。这首《长相思》词也表达了相同的情感。

词的上阕写樊素回南必经之路。因为她是杭州人氏,故作者望吴山而生愁。汴水、泗水是一去不复回的,随之南下的樊素大概也和河水一样,永远离开了他。所以作者想象中的吴中山脉,点点都似愁恨凝聚而成。短短几句,把归人行程和愁怨的焦点都简括而又深沉地传达了出来。尽管佳人已去,妆楼空空,可作者一片痴情,终难忘怀,他便于下阕抒发了自己的相思之痛。两个“悠悠”,刻画出词人思念之深。这种情感的强烈,只有情人的回归才能休止。然而那不过是空想,他只能倚楼而望,以回忆昔日的欢乐,遣散心中的郁闷而已。

这篇作品形式虽然短小,但它却用回环复沓的句式,流水般汩汩有声的节奏,贯穿于每个间歇终点的相同韵脚,造成了绵远悠长的韵味,使相思之痛、离别之苦,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相关文章

  • 长相思|思悠悠,恨悠悠

    《长相思·汴水流》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时休。月明人倚楼。 这...

  • 悠悠

    思悠悠 念悠悠 此情不过千载恨悠悠 来悠悠 去悠悠 独立此间千载晃悠悠

  • 爱悠悠,恨悠悠

    每次摩擦,争吵 剧烈疼痛的呐喊 无法收拾流淌满地的清辉 我又摔碎了多少玻璃杯 假镜子,假镜子 只鉴映外表的容颜,以...

  • 爱悠悠,恨悠悠

    是谁, 给了我爱恨离愁? 如绵绵汉江, 何处是个尽头? 是谁, 允了我陌处心忧? 若丹赵灯烛, 如何眼底尽收? 夜...

  • 爱悠悠,恨悠悠

    我叫琚曼,28岁了,是一个苦命的女人,琚姓是我养父的姓,我本姓吴,我是一个从小被抛弃的孩子。 在我刚满月的时候,我...

  • 长相思

    苦相思, 恨相思, 残月星光忆故人, 故人何处寻? 思悠悠, 恨悠悠, 念到心头何以休, 明月斜照楼。

  • 诗歌,细听此时的夕阳无声

    思也悠悠 念也悠悠 悠悠不见西湖水 只听那泉水悄悄地流 爱也悠悠 恨也悠悠 悠悠回忆你双眸 相思 在午后 品一杯...

  • 长相思

    (1)汴水流,泗水流。 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 ...

  • 君知否

    思悠悠,念悠悠,问君何时方始休!爱悠悠,恨悠悠,爱恨几许难绪头。君不知,春意常在绿常柳,只是朱颜已白首。情悠悠,意...

  • 长相思•汴水流(白居易)

    ——今日诵读 汴水流,泗水流。 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思悠悠 恨悠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tti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