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天,你的新老师,在课上点名让同学读前言,按照生活的经验,接下来是不是敲黑板划重点?又或者对大家说,高考这里不考,大家了解一下就行,又或者,......,总之接下来发生的是千篇一律的可能性,是那些情绪不会受到波动的可能性。
但如果他说了一句,这他妈是什么屁话,你们把前言撕下来,对,全部的前言,都他妈给我撕下来。我相信你会马上在床上惊醒。
《死亡诗社》里,还真有那么一位特立独行的老师,基丁先生。他告诉学生,诗歌是为了表达自己,抒发感受,每个人都能写诗。他让学生站上讲台,告诉他们看待任何事物都要用不同的角度。他带学生在教学楼下上课,教他们跟随自己的节奏去走路。这样不在学业上有严厉要求,解放应试教育的束缚,给学生自由的灵魂的老师,大概就是每个在或曾在高考桎梏下受刑的你我,都曾梦寐以求的。
在一所守旧陈规如浓郁的爬山虎般包裹着的学校,学习和考试被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仅次于生命,成绩成为一个人唯一的名片,任父母和老师的耳提面命,活得如机器,不在复习做功课就被认为是浪费时间,参加话剧演出被看作不务正业。
电影中,尼尔,因为热爱演出而遭到父亲的严厉斥责,我很同情他,但这显然不是什么新鲜的剧情了,毕竟还有更多的人,像安德森一样,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甚至不知道自己除了学习之外能做什么。换言之,就是活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
这部电影不同于《三傻大闹宝莱坞》的喜剧收场,也不像《风雨哈佛路》的简单直接,这部电影是悲情的,基丁先生被解雇,诺克斯被退学,尼尔吞枪自杀,但在悲情场面调度中他升华了主题。
原著里,基廷老师是死于白血病的,但导演彼得·威尔认为影片关注的主体应该是孩子们,所以从最后的他们站在课桌上的镜头可以看出,他们遵循了自己的内心。他们改变不了规则,但改变了自己,这于自己而言,就是得到了重生,他们作为拥有思想的人来活着。
再次,他的主线也不仅仅在于主角,配角的戏份也有很多,就像不同的故事拼凑在一起一样,就像不同颜色的颜料摔在画布上,形成了一幅抽象的印象派画作。代表对爱情追求的诺克斯,代表对理想追求的尼尔,还有对自我追求的多尔顿,而主角安德森突出的则是人的改变。
他们的追求,不仅仅是老师单方面的努力,更多的是忠于内心深处的勇敢追求,他们冒着被学校发现的危险,组成死亡诗社。电影里经常出现湖边的海鸟成群飞起的镜头,转而切换到学生们的生活,似乎也暗示着他们像海鸟一样,有了自由思考的翅膀。
死亡诗社在秘密基地朗诵着惠特曼的诗,亦或从口袋里掏出自己有感而发的作品,亦或在敲锣打鼓,把惠特曼的诗唱成rap。Then l saw the congo creeping through the back,cutting through the forest with a gold track。诗歌不再是躺在课本上为了考试需要死记硬背的铅字,它变成一种爱好,一种重视内心情感的表达。
再看如今社会,“清华状元毕业后当网络主播”的新闻这阵子上了微博热搜,这无疑是对传统观念的又一次冲击,有网友认为,这是浪费人才,如此高的学历,为什么不去做更能给社会作贡献的事情上来。而当事人回应,贵贱在自身。我认为这就是《死亡诗社》里强调的,跟随内心的选择,旁人代表不了自己。
整部电影有两个镜头让我印象深刻,一个是基丁老师在教授不会写诗的安德森,用了旋转镜头,脑海的混乱感就在眼前,他扮演的是一个引导者的身份,而安德森在这样独特的教学模式下,迸发连他自己也意识不到的创造力。他做的是真正的引领,而不是司空见惯的重压之下的填鸭。
另外一个镜头就是neil的自杀过程,场面阴森且难懂,他为什么要脱光衣服,为什么要打开窗,为什么要把头饰放在窗台上?我在看的时候屏住呼吸,思考着。之后我上豆瓣看影评,还在百度上搜,很可惜,似乎没有人关注我的疑问。我细想了一下,他脱光衣服就像自己一层一层地解开父亲对他的压迫和束缚,犹如金蝉脱壳,他打开窗,意味着他向往自由,放飞自己。之后把花环放在窗边,是想以此当做祭奠自己的仪式。
这部电影让学生,老师,还有家长们深思,自己处于一个怎样的位置,所做的事情,又会对身边的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又怎样才能避免悲剧的发生。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了答案。最后,用我在整部电影中最喜欢的话来结束这篇影评。
只有在梦想中,人才能真正自由,从来如此也将永远如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