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呐喊》之前……

作者: 老卢庸观 | 来源:发表于2018-10-21 12:11 被阅读0次

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我觉得似乎有些唐突了,因为我并未读过鲁迅先生的传记、也未读完其所有的作品。也就是说我对其《呐喊》结集前的人生经历知道的是不完整、不精准的。

不过,这个题目的出现也并非来自我的臆想和杜撰,却是鲁迅先生在其《呐喊》自序中的文字线索启迪而来的。

这种文字背后的人生观念变化对人们追求目标的影响,不仅对鲁迅而言是种进步,对所有人都适用。

鲁迅早年受父亲病重期间往返于质铺(当铺)和药店的影响,想通过学医来救人于疾苦,便冒着被他人诟病“走投无路”学洋务“将灵魂卖给鬼子”的风险,到N去进入K学堂学习,接触到了西医,对国术中医有了一个反思。尽管这反思当下看,似乎是有些贬义和偏见的,但从一个人开眼看世界的角度观察,却是进步所要经历的必然。

不过,这并未能撼动鲁迅学医的追求。

真正让鲁迅感到学医无用的是,因为学医最多可以挽救一个人的生命和肉体,却无法唤醒其精神。日俄战争期间,鲁迅在学堂偶尔看到“久违的许多中国人”“一个绑在中间,许多站在左右,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出麻木的神情。”,“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了。

自此,鲁迅先生的志向转到了改变国民精神领域,也就自然而然“弃医从文”了。

但在一个动荡的时代,想通过从文改变国民精神也非易事,如果没有文化阵地和平台,客观讲,还不如从医救治几多生命来得更实在一些,说不定这些被挽救的生命中就孕育着改变精神的人或力量,谁知道呢?

但,鲁迅先生显然是很决绝的,坚定地放弃了医学,在不容易找到志同道合之士的年代,还真找到了几个人,打算创办《新生》(“新的生命”的意思),冀望通过文艺运动改变国民精神。可惜,未能得偿所愿,临近出版,“最先就隐去了若干担当文字的人,接着又逃走了资本,结果只剩下不名一钱的三个人。”“而其后这三个人也都为各自的运命所驱策,不能在一处纵谈将来的好梦了。”

《新生》的流产,让鲁迅先生在那个时代产生了一种“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的茕茕孑立之寂寞,而且“这寂寞又一天一天的长大起来,如大毒蛇”,缠住了鲁迅的灵魂,让鲁迅感受寂寞的同时,也知道自己“决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

于是乎,从目标清晰的学医,到弃医从文立志于改变国民精神,再到《新生》流产感受到前所未有之寂寞,鲁迅终于不再慷慨激昂,躲进据说院子里槐树上缢死过一个女人的S会馆屋子里钞古碑去了,而且一钞经年。

直到鲁迅的老朋友金心异来到这间让知道的人多少会有些嫌恶的院子里,向鲁迅约稿,才把鲁迅从自己也觉得毫无意义的钞碑文中唤醒。而鲁迅之所以同意写些文章,也许是觉得这对自己是种无比珍贵的鼓励,等了那么久终于有人赞同自己了;也许是想鼓励一下老朋友办的《新青年》,避免他们走上自己之前的寂寞荒原;也许是想借助《新青年》这个平台,把《呐喊》的声音一点一点释放出去,唤醒几个、一些甚至更多的人,点燃未来的希望。

真正的原因也许只有他自己知道吧!

不过,从后来者的角度看,鲁迅是终究逃离了之前的寂寞,成为了一个“大嚷起来”的人,也许也是“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之一吧,打算动手打破自己的“铁屋子”理论——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寄希望于未来。

因为,希望是在于将来的,是不能抹杀的。

《呐喊》因“希望”而生!

(完结)

封面图片来自网络。

后记:鲁迅先生唤醒国民精神的志向,即使今日也不过时,令我等后人钦佩不已。而其《呐喊》之前随见识开阔而不断转变的观念及人生追求,虽非武林绝技《如来神掌》《降龙十八掌》,却也是一面可供后来者反省人生的历史镜子,可渡化有缘。今年是鲁迅诞辰137周年,谨以此文怀念先生!

相关文章

  • 鲁迅先生《呐喊》之前……

    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我觉得似乎有些唐突了,因为我并未读过鲁迅先生的传记、也未读完其所有的作品。也就是说我对其《呐喊...

  • 你那叫“喷”, 不叫“呐喊”!

    最近老师讲到了鲁迅先生的作品,这几天我也把鲁迅先生的《呐喊》以及《彷徨》再看了一遍,与之前阅读的感觉截然...

  • 时代巨变下的悲剧——孔乙己

    今天一大早起来读了鲁迅先生写的短篇小说《孔乙己》,其收录在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集《呐喊》之中。《呐喊》主要抒发了鲁迅...

  • 鲁迅先生的《孔乙己》

    引言: 鲁迅先生《呐喊》中有14篇小说,而《孔乙己》是鲁迅先生收录在小说集《呐喊》中的一篇。 原文: 鲁镇的酒店的...

  • 自由写作——读鲁迅先生《呐喊》自序

    自由写作——读鲁迅先生《呐喊》自序 最近读鲁迅先生的作品。感慨先生写作之深刻,思想之尖锐。在书的自序中,先生说出了...

  • 呐喊

    以前,看过鲁迅先生写的呐喊,具体内容忘记了,只是记得自己当时的一种困惑,到底是什么样的社会,让鲁迅先生想要呐喊呢,...

  • 以笔墨呐喊的鲁迅先生

    鲁迅先生他身为医生,却以笔墨呐喊,他诊断出了中国人身上的久患,并给出了治病良方。鲁迅先生不是一位浪漫的文人,他是一...

  • “我并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人”(《呐喊》)

    由于心理学王老师常在课上常提及鲁迅先生的锐智,而我又敬仰王老师,故重读鲁迅短篇小说集《呐喊》。 在《呐喊》前页“自...

  • 【Reading156】鲁迅文集

    【Reading156】鲁迅文集 树欲静 本书收录鲁迅先生创作的全部著作(不含译著):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

  • 随笔

    今天继续读《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读到鲁迅先生。鲁迅先生的《呐喊》与《彷徨》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的标志,也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鲁迅先生《呐喊》之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uhbz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