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8月9日,呼和浩特,迎来了天津大沽渔校的老同学聚会。
这次从天津塘沽来的有王生浦、万秀英、张回阳、马树文、“大牛”、魏志敏、郝宗騫、石兰琴,从北京来的有岳玉华,在呼市的周立国、朱桂枝、墨学智参加了,共计12位大沽渔校的老同学聚首青城。尽管一行人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但寻找回了失落在久远时空里的厚重、纯朴的同学情,使我感慨万千。

——人生如梦。当年在凉城县金星三队下乡插队,张回阳和另一位女同学与我组成三人小集体,搭伙渡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时隔46年再相见,回阳同学已经年过花甲了。但她当年柳腰轻盈的身姿,以及那时因对生活的无奈而流露出的坚忍、豁达神色,始终 浮现在我的眼前,挥之不去。

——相逢一笑泯恩仇。魏志敏在大沽渔校时和我同班,银铃般的嗓音经常高唱《红梅赞》。而我则不分场合地对魏同学寻衅滋事、无端发难,使她苦不堪言。这次相见,双方握手言和。老魏还问我:“你看我有嘛变化?”我想说,“你比以前漂亮了!”但这话我已对另一位女同学说过了,再对老魏说,似乎成了套话,因此没能説出口。但我向老魏致以了迟到的问候,不堪回首的往事都一风吹了。

——“大牛”竟然是知音。被同学们叫做“大牛”的同学,在大沽渔校时与我不同班,彼此也从无交集,我已不记得他的姓名了。“大牛”在同学转发给他的微信中,看到了我写的几篇短文,尤其仔细看了我写金星三队当地人物的《二毛》。交谈中,我才知道“大牛”当年在相临的生产大队插队,和二毛相识。“大牛”在评论了我的几篇文章后,纠正了我在文章中出现的错误数据,并对《二毛》的结尾提出己见。“大牛”的点评,令我十分开心。在此谢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