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坛

作者: 王小妞爱智慧 | 来源:发表于2019-04-04 20:04 被阅读0次

    文 | 王小妞

    清明期间,你以什么样的方式纪念故去的亲人呢?

    老家的习俗是要去扫墓,坟前磕头的时候顺便说点好听的话,祈祷保佑自己平安顺利。

    今年因工作安排,清明无法回老家和父母一起给爷爷奶奶扫墓,到他们坟前说会儿话。如果什么事也不做,心里总有个牵挂。

    想起在《不安的时候,坐下来写》这本书里,有一节谈到写作的仪式感——设立圣坛。

    在马贝尔的道奇·露罕之家,我们把教室变成禅修中心,用来做冥想练习。室内有黑色的椅垫,椅子沿着墙壁排好。

    我坐的位置后面是一个圆拱形壁炉,有几个架子,我们拿来做圣坛。

    一层架子上放着我们想要纪念的故人名字,另一层架子上,则是我们视为缪斯的人的名字,我们为他而书写;还有另一层架子,为需要疗愈与特别关怀的人而设。

    在家里设置一个或多个圣坛,为重要的人而书写,为需要疗愈的灵魂而书写,为觉醒而书写。经由圣坛,我们赞颂、回忆、崇敬、接纳、原谅。

    于是,我也想在家里设一个圣坛。佛堂里已经供了佛,桌子上有对我非常重要的菩萨像、上师像、重要的经文,以及花、香、水、灯。

    这还不够。对我重要的那些已故的亲人,也应该有个位置。

    于是在供桌的左下方,摆了一张小桌子。就地取材,整理出来一个小花瓶,插上前几日买的白菊和黄菊。

    又去厨房取了四个精致的小碟,放上早上从超市买来的零食。

    放多还是放少,一开始有点犹豫。像葡萄干和山楂片放多了吧,过几日就会回潮,我就没办法吃了,到时就那么扔掉也可惜。多少有点舍不得。

    回想我小时候,爷爷奶奶是如何的疼我,没有肉吃的日子里,鸡蛋是个稀罕物,我的碗里,米饭扒拉到最后总有个煎蛋,他们的碗里饭扒拉完就见底。他们有舍不得给我吃的时候吗?

    肯定没有。我被他们的爱包围着长大,难道这个时候多供一点零食都舍不得?

    多放点多放点~

    摆好了花花、供品、点了一盏灯,还是觉得缺了点什么。

    应该有照片才对,一时找不到,就在一张A4纸上,左边写上了张先生故去的爷爷奶奶的名字,右边写上我这边故去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大姨、奶奶的妈妈、还有爸爸的哥哥我的大伯……这些都是跟我有直接关系的人。

    有几位不知道名字,就用我对她的称呼代替。小时候喊奶奶的妈妈叫老婆婆,就在纸上这样写她。

    一切准备妥当,我静坐下来,给9位故去的亲人,每人念了108遍观音心咒,又总的一起念了108遍金刚萨埵。最后回向给他们。

    这次设置圣坛的目的,一是为了纪念,二是为了感恩,三是祈祷他们早日从轮回苦海中解脱,蒙佛加被,证得果位,将来乘愿再来利乐有情。

    为了这三个心愿,近日我都会给他们念咒回向。

    不知其他年轻人如何看待这种为故去的亲人设置圣坛的行为。我自己从发心和行为上这么做了一遍之后,心情得以释怀,同时像是与他们有了一种无形的联结,我相信当我在感恩他们曾经对我的付出并真诚的为他们祈祷时,我得以保佑。

    一行禅师在《与自己和解,治愈你内心的内在小孩》中,谈到觉察事情的根源。我们的模式有些是从祖先那里继承过来的。有了觉察之后,我们就开始转化,放下这些习气。

    如果我们能觉察自己的习气,对自己的行为、语言、念头有更多的觉知,我们就不单转化了自己,也转化了播下种子的先祖。

    我们不仅是为了自己而修习,也为祖先、后代、整个世界修习。

    实际上,我的觉察不仅让我明白自己习气的源头,也让我知道自身优势,也承袭自祖先,继承自那些故去的亲人。我应当时刻心怀感恩。

    而我现在在佛法上的学习,也不仅仅是为了我自己,也为了我故去的亲人,现在的家人、朋友,一切与我有缘的人。

    带着这样的心,我接纳、恭敬、祈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圣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unqi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