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5008015/3fb26ef095fbc13f.jpg)
7月11日,是入伏的第一天,真正的暑天来了。
冬病夏治,夏病冬养。
冬养三九,夏养三伏。
三伏天介于小暑与处暑之间,分为初伏、中伏、末伏,是一年中气温最高、最潮湿闷热的时间段。
今年将从7月11日这一天正式入伏,并将于8月19日迎来末伏的最后一天,整个三伏天将持续整整40天的时间。而长达40天的暑伏时节,正是养生防病的黄金时间!
2023年三伏天的时间表如下:
初伏:2023年7月11日-7月20日,共10天;
中伏:2023年7月21日-8月9日,共20天;
末伏:2023年8月10日-8月19日,共10天。
根据中医理论。春夏养阳,冬病夏治。三伏天,坚持中医调理,借助大自然的阳气,不仅能够预防冬天的易发病,甚至可以断根,冬病夏治是中医的一个重要特色的治疗手段。三伏天扶阳驱寒,治已病,防未病的最好时机。特别是冬天容易感冒,鼻炎,咳嗽,哮喘,宫寒,四肢冰凉。怕冷,脾胃虚寒,关节疼痛等虚寒症,一定要在夏季三伏的时候,要扶阳气,驱邪气。三伏天是扶阳最好的方法。
第一,天灸。早上七点到八点钟晒太阳,戴上帽子,晒背一个小时,收太阳过冬。
第二,早上起来喝姜枣汤,(姜枣。各一百到两百克,放点红糖)。
第三。贴三伏贴,做三伏灸,没有时间的,可以贴艾灸贴代替三伏贴。
主要艾灸大椎,肺俞穴,膏肓穴,命门,足三里,膻中穴中脘,关元穴等穴位,根据自己及家人的体质,选穴艾灸或艾贴。
在三伏的时间里,如果坚持扶阳气,驱邪气,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到冬天你就少生病,或者说不生病。这就是冬病夏治的效果。请大家注意,根据自己的特点,身体的体质,选用扶阳的方法。艾灸的穴位。请大家行动起来吧!以上穴位和方法。请仅供参考。备注:如有呼吸道疾病的虚寒证的,切忌寒凉之物,空调,不然用了扶阳的方法效果也不好。
请抓紧在这三伏天的时间里清扫干净吧,各种解毒动起来。
入伏后多晒背,愿大家幸“伏”美满,无忧无虑,心静人安。
![](https://img.haomeiwen.com/i5008015/e0cd59e05778f36e.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