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关于“体验”的对话
20220908
张三:被赋“黄码”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李四:不知道。
…………
李四:你可以试试。
张三:我也想呢。
李四:当小偷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张三:不知道。
李四:你也可以去试试。
张三:哥们,你不厚道呀。
李四:咋了?
张三:当小偷是有危险的,弄不好还要进去的。
李四:那怕啥,体验吗,要的就是这个劲儿。
张三:你是在抬杠,但是你的水平还差了一点。
李四:哦。不错,我是在抬杠,可是怎么就水平差了呢?
张三:说你吧,你还别不服。
李四:我是有些不服。
张三:抬杠的境界,或者说是原则,就是不要出圈。
李四:我怎么出圈了?你不是要体验吗?
张三:体验和体验能一样?
李四:……
张三:且不说法律法规的层面,也不说体验的后果与影响,只说体验的实现。假如我真的要体验当小偷,必须的前提是我要实施与偷窃相关的活动,而这些活动是判定我是否能够成为小偷的关键要素。请记住这个要点,即我要有相关的行为。
李四:不错。
张三:赋“黄码”呢,为什么要赋“黄码”呢,从行为层面来思考这个问题,是因为我没有行为。你能理解其中的意味吗?
李四:当然,这其中是有些意味。是什么意味呢?
张三:你不是挺明白的吗,怎么在这件事儿上装起糊涂来呢?
李四:其实也没啥糊涂不糊涂的,总的说来还是糊涂一些要好。我之所以拿赋“黄码”与当小偷做比,比的是啥,你比我更清楚,装糊涂的是你,不是我。虽然说法无禁止即可为,但是这句话,或者说这种说法是有前提的,……
张三:好了好了,打住,不要说了,别在我面前卖弄你的那点学问。我知道你的意思,但是法律规范似乎并不是约束我行为的边界,道德和信仰,才是我的支撑,而自私的说,利己,应该是我的行为准则。
李四:好了,你也别说了,我也知道你在说什么,要不是我给你做注释,恐怕你早就被淹死了。
张三:那是。
李四:所以你就不要瞎放炮了,还要体验赋“黄码”,老老实实的待着吧。还是说你的“利己”理论。没有人知道你说的“利”,是利益的利,还是有利的利,在现实社会之中,人们的眼里只有利益,没有其他,而你想置身事外,不是在做梦,就是在发烧。
张三:的确是一种悲哀。悲哀的不是别的,是我的老腰呀。
李四:加强锻炼吧,多晒晒太阳。
张三:有道理。
李四:还想体验吗?
张三:想是想,只是不能做,还是晒太阳吧。
李四:这就对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