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在很大一部分人的心目中,几乎是晦涩难懂的代名词。一开始我也是这样认为的,说起来我和佛经的缘分是很长的,这段时间一直可以追溯到我小的时候,那个时候香港电视剧《西游记》正在热播,在观看这部电视剧的同时,电视里的唐僧经常用佛经里的故事给徒弟讲道理,就是在看他讲道理的同时,我也对佛经产生了一丝的好奇。这大概就是最初的缘分,但那时候我并没有打算看,直到在大学毕业后最难熬的那段时间里,(突然发现两年的感情是那样的不堪,没有理想,自己出去闯荡的想法也和家庭产生矛盾,处于不断的煎熬中。)我从这时起才开始翻阅佛经。虽然谈不上取得了很大的智慧(世人皆被欲望所迷惑而不得大道,我也是如此。),但是也取得了不一样的感受,这种感受是在我以前的生活中没有的。
读佛经的入门(我认为)当属《心经》和《金刚经》两经,为什么入门首先是这两部经?因为这两部经比较容易懂(一上来给你一套几百卷的《大藏经》你是不可能有兴趣看的。容易懂有兴趣,才可能看下去。),而且这两部经讲述的是一个道理。在这一个道理的讲述中,《心经》是总论讲空的总体特点,而《金刚经》则是讲述空的具体事例。(即如来没有法,没有法身,也没有法相。正因为没有具体的形象,所以如来之法在万物之中。个人理解,如有错误敬请包含。)那么问题来了,这两部经中提到的空这个概念,究竟是什么呢?空这个概念,比较特别它并不是没有,而是一种哲学观念。佛教的理论中,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由一系列规律所构成的,所以一件物品和事物不是单独存在的,是依托因果规律而存在的(所以他们认为所有的事物都是虚幻的。)。这就是他们对世界的认识。
除去这些繁杂的哲学概念,在生活中有与无的也无处不在。生活并不是虚幻的,但是有一些事物却是虚幻的,在面对这一系列虚幻事物的同时,人们容易被外在的东西所左右,从而做出错误的决定。在这个时候,你就需要来自佛陀的智慧,来做出一个合适的选择。从有到无,其实是一个很难的抉择,大多数人虽然不能修炼成佛,但是也能运用这里面的智慧,放弃一些东西,看淡一些东西,珍惜一些东西,从而把自己的精力摆正,找到自己的优势和幸福,过出属于自己的生活,这其实就是普通人所能悟出的道。
能悟出这样的道,并且身体力行你的人生就会少了许多不甘,和暴躁。你不会一而再在而三的,明知道对方并不在乎你还要去病态一样的付出一切,因为感情有他的客观规律,你所做的不过你自己心里给自己制造的虚幻,抛弃自己认为的有,回归无你才能变得幸福,你也不会明明多次生意失败,还幻想能够发大财,最重要的是,你不会看了几篇励志鸡血鸡汤,认为自己只要努力,什么都能办的到。一切事物都是有无相生,无论你怎么做,它的内在规律并不会改变。你早一天认识到这一点,就早一天心灵能得到平静,对自己才是最好的,从而能达到一个平和的生活状态,而这部经的启发目的也就达到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