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玩笑跟孩子开不得!

作者: 苏菲的妈妈圈 | 来源:发表于2017-08-18 23:43 被阅读346次

导读

不要以为孩子还小,就可以随便开玩笑,大人说的话,小孩子都有可能当真哦。

-01-

利诱式

在商场看到一个妈妈正在跟3岁左右的小女儿说:跟妈妈乖乖走,妈妈就给你棒棒糖吃。

当时,小女孩正在距离妈妈2米左右的地方噘着嘴站着,显然是生气了。不过,当她听到妈妈说给她棒棒糖吃的时候,非常开心地朝妈妈跑过来。

但是妈妈没有立马给她棒棒糖,而是拿着棒棒糖开始往前小步快走。小女孩一边咯咯笑着,一边朝妈妈一路小追。

直到一家餐厅门口妈妈才停下脚步,然后弯腰把糖给了小女孩,笑眯眯地说:好了,奖励你的!下次乖乖跟妈妈走,妈妈还给你糖吃好不好?

小女孩开心地说:好!

不知道为什么,我听到妈妈最后说的那句话,有一种人贩子哄骗小孩子的感觉。是只有我这样认为吗?

不给甜头就不走,给甜头就乖乖跟着走,事后还鼓励孩子。可能孩子妈妈是出于无奈,因为无法控制孩子的任性,所以才想了这么一招。

可是,孩子不会仅仅认为,只有妈妈给糖,才能跟着乖乖走。孩子会发散理解为:谁给糖吃,就跟谁乖乖走。

这样的玩笑太可怕了!实在开不起!

人贩子哄骗孩子的技术手段之高明,实在让我们无法想象,恐怕利诱还算是最简单的一种吧?这样的玩笑岂不是在推波助澜吗?

即便没有遇到人贩子,在这样的利诱式玩笑,也会误导孩子的价值观,久而久之,孩子会形成这样的思维:只要有利可图的事情就可以允许自己做,没有利就不值得自己理睬。

-02-

无原则调侃式

我记得去年的这个时候,儿子刚开口说话,还不利索,很多发音都是混沌不清的。比如说,他叫“姥姥”做“脑脑”,“胡萝卜”叫“胡磨卜”,“哥哥”叫“嘚嘚”……

这些搞笑的含糊不清,常常引发包括我和他爸爸在内的哄堂大笑。当然不是嘲笑,我们觉得好可爱,好有趣,有的时候还会故意效仿他,逗逗他。

后来,我妈妈知道了这件事,摆出一副当老师时的严谨态度教育我们:孩子学语期,发音出现错误,即使再可笑,也请你们克制一下,除了认真校正发音,其他玩笑不要随便开!要知道,你们的笑是在刺激他,你们的模仿更是鼓励他在错误的道路上继续前进。

其实类似的玩笑生活中常有,只是我们不觉得对孩子是一种无意的伤害。有些玩笑积累到一定程度,我们才能看到危害,然而有些玩笑的负面效应,我们很快就感受到了。

比如,有那么一段时间,儿子喜欢躺地下示威。我们觉得一个小胖家伙在地上像个毛毛虫一样拱来拱去,很好玩,就乐出了声,还抱起来哄一哄亲一亲。

不想,这一笑,一哄,一亲,就鼓励了他继续以这样的方式耍赖,甚至打滚不起来。我们只好尊师重教,对他的任性胡闹,采取冷态度。结果,小家伙发现没人为他“喝彩”,反倒觉得无趣,自己一咕噜爬起来,恢复常态了。

现在,儿子还是有些很多音咬不准,即便我们的普通话都很标准,他还是会把“挖掘机”读成“挖角机”。我们不敢再发笑或者模仿,而是认真地把正确发音重复一遍。虽然他不会每次都很准确地发音,但是至少他越来越多地跟着我们重复正确的发音了。

事实证明,与小小孩调侃也是需要底线的。小宝宝的思维虽然还不成熟,但他也会察言观色,并且简单地把大人的笑理解为喝彩和鼓励,逐渐就会形成对某些事情的错误认知。然而对于大人的认真,孩子也是有感知的,孩子会以同样严肃的态度回应。

-03-

威逼恐吓式

这是比较常见的玩笑,可能很多家长面对不听话的孩子,气急败坏的时候都脱口而出:你再这样,我不要你了!

可能孩子噘着嘴不说话了,也可能被吓哭了。这样的玩笑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教育”效果,但通常影响也是最坏的。

在成人的思维里,这样的威逼或者恐吓只是一句玩笑,自己很快也就忘了。可是孩子也许当真了,并且会选择沉默,会对世界充满敌意,会有不安全的感觉。

有朋友说,自己的孩子晚上睡觉居然说梦话,还是哭着说“不要扔,不要扔”。只因为这个孩子的爸爸曾经威胁:如果他再不听话,就把他最心爱的玩具遥控车扔掉。

还有一位妈妈说,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了,无论怎么吓唬都不怕,实在不知道该怎么管他了。这就是“狼来了”的效应,因为威逼恐吓的玩笑开得太多了,每一次都没有实现过,对于一些大大咧咧的孩子,没形成心理阴影,反而不再相信大人的话了,那么父母在孩子心里的威信全无,话语权也丧失了。

还有一些玩笑属于“哄骗式”,其结果跟“狼来了”差不多。

有一位爸爸说,他工作很忙,晚上回来还要加加班,孩子有时会来纠缠,他就哄孩子说“如果乖乖自己玩会,就给他买飞机”。但是一次也没有实现过。

这位爸爸说,他只是随口一句玩笑而已,以为过后孩子就会忘了,但没想到孩子真的会要求他兑现,在屡次失望后非常恼火,现在对于爸爸的任何一句话都很反感,总是顶嘴。

显然爸爸的权威已经在玩笑中丧失了。当然,这不止会造成亲子关系的恶化,还会造成孩子自身信用危机,他被父母“玩弄”了,他也会去失信于别人,对孩子的情商教育是很恶劣的影响。

-04-

性器官玩笑

这一点最容易被忽略也最为重要。很多老人尤其喜欢拿孩子的性器官开玩笑,比如,逗弄孩子的小鸡鸡。甚至很多孩子都两三岁了,还毫无隐晦地拿性器官开玩笑。

要知道现在的性侵越来越低龄化了,变态的性侵者甚至连8个月大的婴儿都不放过。并且不要认为男孩子就不会被性侵。前一阶段的林肯主唱Chester bennington自杀不就是因为童年的性侵阴影无法抹去吗?

从《熔炉》、《素媛》、《房思琪的初恋乐园》到林肯公园主唱自杀再到最近的南站候车室,我们除了对一次又一次伸向幼小孩子的魔爪感到无比的痛恨,是否还应该反思家长对待性教育的态度和方式?

首先就应该戒除孩子的性器官玩笑,哪怕是刚出生的婴儿,也应该有隐私被尊重的权力!哪怕是拍照转发朋友圈,也不要忘记把小宝宝的隐私部位打上马赛克。

如果连孩子身边最亲近的人都不尊重孩子的隐私,怎么能够指望孩子对性器官有正确的认识和采取积极的保护措施?

孩子从2岁开始就不该穿着开裆裤到处跑,除了注意隐私的健康和卫生,还要有意识灌输孩子不可以随意暴露自己的隐私。除此之外,父母和亲人更不应该过分关注孩子的隐私,以避免孩子好奇引发错误的行为

对于孩子来说,玩笑更不可以随便开,因为孩子单纯认真,还没有形成独立的认知和世界观,他们可能当真也可能错误理解。一句玩笑可能会注成大错,所以,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在孩子低幼时期,才会显得尤为重要。

还有哪些玩笑是不能和孩子随便开的?欢迎文章下方留言探讨。

相关文章

  • 这些玩笑跟孩子开不得!

    导读 不要以为孩子还小,就可以随便开玩笑,大人说的话,小孩子都有可能当真哦。 -01- 利诱式 在商场看到一个妈妈...

  • 职场险恶,这些玩笑开不得

    职场是一个江湖,有时候比江湖还复杂,很多人为了调节气氛喜欢开玩笑,但是玩笑开好了是玩笑,开不好反而却是灾祸,哪些职...

  • 施琪嘉:跟孩子,哪些玩笑开不得!

    有些玩笑对大人来说是玩笑,可是对于小孩来说,它会放大数十倍、甚至数百倍。 有些玩笑对大人来说是玩笑,可是对于小孩来...

  • 有些玩笑,别跟孩子开

    小时候,我们村上有个老头儿,经常在大槐树下闲坐。每次我出来玩,他一看见我就说: “你不是你妈亲生的哦,你是抱来的。...

  • 请停止跟小孩开这些玩笑

    原创:沐森读书的小天沐森夜读6天前 01 香港演员蔡少芬曾带着两个宝贝女儿参加亲子节目《不可思议的妈妈2》。节目录...

  • 有些玩笑开不得

    今天下午公司下午茶期间,本来很高兴的氛围,前台同事突然很伤心的哭了,把我们吓坏了。我们赶紧去询问,是家里出事了还是...

  • 有些玩笑,开不得

    因为曾经从事人力资源工作的原因,有个亲戚联系我帮朋友招聘一些技术方面的人,想了想,因为同学较多就答应了。 1. 最...

  • 有些玩笑开不得

    是不是两人关系亲近,就意味着可以不顾他人感受,不经大脑思考就随便说出一句你自认为是开玩笑的伤人话,然后用一句“是因...

  • 疫情玩笑开不得

    又一轮的疫情来势凶猛,几乎全国上下都在做疫情防控工作,但有的人偏偏喜欢在这个节骨眼开玩笑。 “故意散播不实确诊病例...

  • 这种玩笑开不得

    牛大叔在树下修车,把刚补好的自行车打足气后,就进屋喝水去了。 马仔、牛牛和小猩猩,见小黄狗躺在树荫下睡觉,彼此悄悄...

网友评论

  • 小星星1123:你们的笑是在刺激他,你们的模仿更是鼓励他在错误的道路上继续前进 呵护过度了吧?
    苏菲的妈妈圈: @Xyun星原 倒也谈不上呵护,只是有时候教育就是教育需要严肃
  • 橙长日记:性别歧视方面的玩笑也很伤孩子
    苏菲的妈妈圈: @橙长日记 孩子天性纯良,理解不了人性的复杂,很容易被误导
    橙长日记:@苏菲的妈妈圈 我也赞同!有些无法控制的人士自以为的玩笑话,却是伤害孩子最厉害的武器
    苏菲的妈妈圈: @橙长日记 嗯,不过性别歧视就不属于无意识玩笑了,而是赤裸裸的伤害
  • 爱瑋儿:鼓励鼓励,好文继续

本文标题:这些玩笑跟孩子开不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vpzr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