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是我并不怎么熟悉的作家,我对她了解甚少,只是在曾经在鲁迅生平介绍中看到过这么一个名字,别的也就不知道了。之所以决定去看看这个作者和了解她的文学,完全是因为现代文学老师对她的推崇备至,而且对她的《生死场》大加赞赏,于是有些好奇,到底是怎样的作家会有这样的成就。
看过电影《黄金时代》,了解了她的一生的大概之后,颇有几分同情,不过也对她的性格有些不那么赞同,总归来说她的一生也是那么个并不平凡的传奇女子。于是好奇心驱使之下,便去图书馆借来了《生死场》,令我惊奇的是书本已经开裂脱落,书上圈点勾画,写了不少评语,看来也是有不少人看过的。
书写得并不怎么长,薄薄的一个笔记本大小,的确是鲁迅做的序,胡风做的后记,总分为十七个篇章,并不太多。序写的是鲁迅由自己身处上海闸北,通过《生死场》想到在沦陷的东北三省上生活的大批国人过的亡国奴的日子。虽然这也对,不过对于东三省沦陷后的描写是从十一章开始的,篇幅并不显得很长,反而很是简略,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作家运用的文学手法,按照个人理解,我想这应该是一个显而易见的对比,将沦陷前东北省的一个村庄生活与之后的村庄生活进行比较,可又有些不太对,因为村庄的前后生活并没有尖锐对立的矛盾,不像普遍的抗日文学那么直接。
也不存在对日军残酷恶行的揭露和痛恨,反而是用了不带自己一丝感情的叙述方式描述了村庄居民由意识觉醒到联合抗日的过程,却正是这种不带情感的方式更让人体会出村庄居民面对日军的深深悲痛和愤怒,可偏偏文中又会出现一些让人捧腹的戏剧性的桥段,文中当宣誓抗日的日子来临,“人们宣誓的日子到了!没有寻到公鸡,决定拿老山羊来代替。”“寡妇们也是盟誓。也是把枪口对准心窝说话。只有二里半在人们宣誓之后快要杀羊时他才回来。从什么地方抓来一只公鸡来!”是二里半没有亡国意识?后文又写到他没什么可伤心的,一直到后来决定和李青山一起投奔革命,那时,他的意识依旧不曾想到亡国或者自己即将投奔的革命而感到十分激动,反而是即将离开村庄的一脸悲戚和老山羊的难过。或许这才是抗日早期普遍农村庄稼人的思想吧,毕竟他们和这土地联系实在太紧密了,他们的思想,也只是在这土地的耕耘上了,别的,恐怕一时很难升起。
还有一点,萧红的文章经常出现草草结束或者戛然而止的地方,这并不是一个善于运用文章表现的作家的风格,在小金枝的死,只有一句,“就这样小生命被截止了”。突兀的收尾,并且马上又写到三天后金枝去看自己死去了的孩子的尸骨,“他俩背向着留过眼泪”,让人有些看得不懂,似乎是很小的一个情绪,却招来了这样悲惨的结局,为什么会这样?基于怎样的缘由,作者也没有给出自己的答案。
作品本身故事性并不太强烈,基本都是零星的片段拼凑,而且对于人物命运的揭露并不是常见的小说那种一条线拉到尾,而是这儿说了一半,感觉好像完了,结果隔了几章又出现了新的转机,然而中间却未曾有半点提示之意,只是突然之间出现的另一种结果才使你恍然。文中王婆终于没有死,“她轻轻说:“我要喝水!”但她不知道她是睡在什么地方。”一开始看到以为王婆已经被钉在了棺材之中,已经悲哀地死去,直到第八章 蚊虫繁忙着,又突然出现“王婆能够拿着鱼竿坐在河沿钓鱼了”,才明白王婆终于幸免于难,没有死去。就如同裹着神秘色彩的王婆弄来了猎枪,最后才解释王婆前夫的儿子是个土匪。
这样的零散叙事说不出好坏,但如果自己不去仔细分析是不会弄清楚文中的人物关系和命运的,到最后,麻脸婆死去了,还有一些并不太重要的角色也死去了,主要的人物仍然活着,还有可怜的那些小孩儿和牲口。这样的结局让我有些不懂其艺术韵味,到底有什么作用,物是人非?还是逃不出命运的捉弄?
文章以永久的孤寂与冷漠笼罩着,透着森然寒意,尤其写到成业摔死小金枝时的血腥残忍,对待幼小的生命是那么的不尊重,然而他们又并不都是这样,他们对牲口却拥有着人文般的情怀,王婆送老马进屠宰场,二里半杀老山羊,他们都又忽然变得多愁善感起来,这时那生活中少见的人文情怀猛地爆发似的,可这感情,独独出现在了对牲口上,对人,却是连牲口都不如的。这不得不说农民思想上对于土地和牲口的感恩,他们把牲口能够帮助干活看得比人的生命还要重要了。
通篇看来,萧红的《生死场》主要是想从生活、情感、民族意识等方面鞭挞民国初期的农村人民,他们有其可悲的一面,又有其可爱的一面,在社会大环境的背景下,他们是被历史推搡着向前的一群人,揭示了当时面对内忧外患普遍中国人的心理。人们无力抵抗时代转轮的推动。
客官留步!看到这儿了留个喜欢再走吧,您的支持是我创作的动力,想看我的更多更新文章就请关注我。欢迎简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