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

作者: 少叔夜 | 来源:发表于2018-11-11 20:18 被阅读12次

    活着,真好。这是我由心的喜悦。纵然生活有千般苦,万般累。只要活着,才有希望。

    看过《福贵》这个电视,知道这是从小说《活着》改编拍得。于是,就想着看原著。可惜直到二十岁时,才接触到这本书。

    当时毕竟过于年轻了。不懂世事,看电视还不觉什么,看书就觉得福贵很没用,很懦弱。因为作为一个人,总得有些追求吧。他那样的一生在农耕文明、封建社会或许还说得过去。可是现在是现代社会,工业文明。那样的一辈子在我看来是浑浑噩噩的,是碌碌无为的,是毫无进取的。当时不但是看不起福贵,也同时立志要和他不一样,要在这个时代有一番作为。

    可时过境迁,经历过一些事,和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打过交道之后。突然羡慕起福贵来。

    有时候虽然得不到什么,可是也不会失去什么。有些人为了财富、荣誉、地位忘却了年轻时的理想、忘却了少年时的抱负。虽然得到了一世无忧的财富,但是却只能在梦中期待和青年时的至恋相会再见。有些人得到了无上权力,有些人事业成功,可是他们的身体却不健康。这些都只是说明有得必有失,不得可能不失。

    后来一段时间,看了许多中国古代哲学著作,其中对杨朱的“存我”思想感悟最深。人活一世,不单单是为了享乐,也不仅仅是来受苦的。应该劳逸结合,苦乐参半。这样才是完整的一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来世走一遭。因为苦和乐就如同镜子的两面一样,因为苦,所以你想乐。因为乐,所以你能度过苦。

    但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有人苦乐参半,达不到这个大圆满。因为有一顺百顺的,生来就不知忧愁苦痛为何物的。也有人诸事不顺,一辈子没享什么福就和这个花花世界再见了。也有人在拼事业争权力的中途,就一睡不醒的。很少有人能做到急流勇退,也很少有人能享尽世间富贵。似乎这些都和杨朱的“存我”相背离了。他认为“外物”只能是促进我们生存,应该是“存我”的保障,而不能因过量的外物“累身”。变成了外物“累我”,就违背了“存我”,违反了生物的初衷了。

    酒,可以提神,可以浇愁,可以助兴,可以参与祭礼。同时,酒也是某些人眼中的魔。天下许多人生活中常见的都差不多。女人、财富、权势都不能过,一过就会走极端。变了极端就会出问题。本来是北方佳丽,就变成了乱世红颜;钱本来是物质基础,没想到却成了许多人终其一生追逐的对象;欲望原先不过是人类内心的想法,但是后来却能支配人心。但是如果你不活着,是不能接触到这些的。所以说还是要活着,哪怕你不能完全抵抗这些诱惑。哪怕你是不幸,或者你是幸福,这些都是个旅程,只要生命之舟不停,旅行仍旧继续。

    人死万事空,人活着什么都有希望,才有可能。要珍惜生命,应该先珍惜时间。因为时间是生命的构成部分。可以说无时间就无生命。好好活着,不由得想起一篇文章里的头一句,活着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于是,作者就开始和这两只鸟打交道了。慢慢地就建立起了感情。该作者还因此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我们虽不像那作者那样以饲鸟为乐,也可以找别的来充喜好。

    人无癖不立。没有喜好的活着似乎没什么意义。诚然,活着需要由其他的东西来表示或演现其意义。比如有人喜欢美酒、好烟,还有其他形形色色、各种各样的喜好。这都是人之常情。不然你活着赚钱干嘛。是吧。就像学生要学习,自顾自一味地学习,那当然了不起。但是也要注重劳逸结合,也要注重身体锻炼。不能光理论,而忽视了动手能力。这些都像是人和癖好之间的关系一样。不能完全沉恋、着迷于癖好之中,那样或许是你的癖好完全得到了重视。但难免会轻怠了别的人或事。人当然也不能活着跟木头一样,没有喜好,没有嗜好。那样活着的乐趣也少了许多。

    以前真想不懂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现在稍稍明白了点,活着需要理由,活着要觉得有意义。但自己赖以生活的理由不可靠,依靠的意义变得无意义时,思想只能崩溃了。就思考活着与死去的问题,突然因生活的无趣,觉得死亡没什么可怕的(因为生活的无趣大于对死亡的恐惧),就这样自绝于人世。其实,对这种看法我颇不支持。何必呢,生命本就是来受苦、成长的,活着必定会有幸或不幸,只要自己看得开、看得透、看得淡,你就会发现,活着真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活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wjxp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