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啊,谁又没有扶着碗吃”!
“还在那里说话,老师让你坐好了,还在那里翻书包干什么”?
老师说这些话的时候,声音严厉,一个字比一个字音量升高,面部表情很难看,整个脸都是拉下来的。
这是园长在幼儿进餐环节推门进班巡班时,看到听到老师们,指导幼儿生活习惯时发生的,有的老师对孩子说话趾高气扬颐指气使的完全是命令式的。更有甚者有些老师看到园长进去后,仍然是没有改变语气和表情,似乎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有错误,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语言有不妥之处。
老师的这些语言实际上是教育行为,想想看孩子的行为习惯中的语言习惯,是要受到成人潜移默化的影响,教育行为不光是教给孩子唱歌、跳舞,智力游戏等等。《纲要》中指出,保教结合,保教并重,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日常中除了在游戏中学习,在活动中学习,和同伴学习受同伴影响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就是我们成人的影响,成人的言行举止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
跟孩子说话需要有耐心的,要用陈述句,用正面的肯定的语气告诉孩子,培养孩子养成的行为习惯。
如:我看啊,谁又没扶住碗!这句话老师可以走到幼儿身边一边给孩子耐心细心的示范,边示范边说:我们吃饭的时候,一只手扶着小碗,一只手拿着勺子。相信幼儿反反复复练习后,慢慢的就掌握了。
如前面说的:还在那里说话,老师让你坐好,还在那里翻书包干什么?可以这样做:老师走到孩子身边,轻声的问道**小朋友,我们的小手洗干净了,再摸书包手就会脏了,如果要找东西,等一会儿我们吃完饭再找好吗?现在先坐下来吃饭好吗?相信孩子看着你的笑脸,听着你亲切的话语会很乖巧的照做的。
所以日常生活中巧用语言艺术进行教育,让孩子感受你优美的声音,在潜移默化中学习与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