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校到社会,我们好像一直在经历着:想要独立-以为自己可以独立-外界说我们不独立-我们以为是独立的一个怪圈里面。离开大学这座象牙塔半年之久,从实习开始踏入社会也快两年,我想梳理一下自己独立的那个过程。
你知道你是一个人
自我意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是从幼儿园要求自己一个人睡,还是青春期的时候开始叛逆?都不是,那时候我们还不清楚独立的意思。只是好奇,只是尝试,只是不想听话,还没有想要“异于常人”的意识。
可能发生在高中,可能发生在大学,我们发现自己讨厌和别人一样。高考是一道很明显的分水岭,在高考前除了成绩,我们每一个个人都淹没在群体里面。班级解散,不同的人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也受到社会舆论影响,开始觉得你走的这一条路终究是和别人不一样了。
在高考写给自己的格言中,语文课代表写了这么一句话:“讨厌成为一个平凡人。”
你认为你应该是一个人
大学里,时间自由金钱自由,我们进入了传说中的“上了大学你就可以好好玩四年”的阶段。大一,我们盲目肆意地享受着;大二,终于想到要开始做点什么了,看书、兼职、社团工作,开始脱离过往的生活。生活的意义必须建立在个人思想的意义之上。大学课堂里那些已经被大师总结出来的规律或者理论,成为了我们开始思考的摇篮。
在课堂上,我们被鼓励去评价大师的理论,用理论去评价时政乃至政治经济,不管承认与否,这种带着些“天马行空”的指点江山着实让我们发现,其实自己就是和别人不一样的。
“世人皆傻逼,唯独我清醒。”
你是一个人
这个阶段最能迷惑你,它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让你相信,你真的是独立的人。知道自己与别人不一样后,这种意识开始反馈到行动上了。妄加评论,埋怨别人,深信自己一个人就能做得更好,其实只是像彰显自己的不同和所谓的“独立”。更不幸的,是将自己难得的优点当成沾沾自喜的资本,不可自拔。
开始将优点无限放大,只是优点缺点本身的界限就不清晰,于是今日的优点轻易地变成了他日的缺点。但陷入太深,你还是会长时间处于这种独立的自我喜悦中。这个阶段,就是鸡汤里面经常说到的“世界上唯有一个这样的我,不可替代。”
直到有一天,因为猝不及防的一件事或者你的思想开始成长到一定阶段,你终于清醒过来,活在自己的“独立”里面,却从来没想过向外面看本身就是错误的。于是你开始向外面的世界寻求帮助。
你可以是一个人
你看到自己的软弱,无论是生活中还是思想上,你开始成熟地思考究竟别人可以帮助你什么,来弥补自己的缺陷。你正视自己的缺点,犹如你正视自己的优点一样,你清晰地认识到你可以做到很多事情,也会经常失败。
当你突破上面的几个阶段之后,我想你会很清楚,你可以独立也可以不独立。你可以一个人将工作完成得好,也可以和别人一起将事情变好。一个真正独立的人,从来不会说出自己有多独立,或者明显做出那些独立的事情。因为独立开始变成一种气质,只会让人感受到,而不是从话语或你做的事情上单方面接收到。
值得注意的是,“个人主义从来都不是自私自利。”
问问自己,你是真的独立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