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字经》学文化(1)

作者: 草寇纶巾 | 来源:发表于2017-10-11 17:32 被阅读192次

人之初,性本善。

人在刚出生的时候,本身的根性都是善良温俭的。大约都是这样理解的,这多半是指个体而言。也可以这样解释:人在着衣进入文明初始的时候,人类是一个根性善良的族群。

人字是典型的象形文字,是一个侧立俯身的人形。这样的字形彷如孕中的幼体,更形象的说明了人的胎生本来。

汉字是表意文字,起源于图画而成的象形,进而形成了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的六书文字系统。许慎言: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讬事,令长是也。

之字,《说文解字》:“之,出也。如幼苗破土而出。现在大多用于助词,是假借而来,本意倒是不用了。

初字,会意文字,从刀从衣,用刀剪裁衣服是制衣服的起始,文明之起点为初。左衣右刀,两个象形字组成。古字上为衣下为裳,故衣字仿若领袖。

性字,会意文字,由心而生,人所具有的能力、作用、根本的特质。“食色,性也。”注意了,这个不是孟子的观点,这个是那个持性本无善恶的告子说的。

本字,指事文字。草木之根为本,引申为基础根本。注意下面的小点就是指事符号,表示草木的根。

本字翻个身就是末,一个根一个梢,故曰本末倒置。

善字,指事文字,吉也。从羊从言,如同羊一样说话,引申为心地宅厚,性情温顺,完好圆满,温良吉顺。

知道每个字的本意,我们再看人之初性本善六个字,可以理解为,人在幼童的时候就像羊一样温顺;或曰,进入文明社会的人类,从本性而言是善良的族群;或曰,人的究竟根本就是无欲无争的空明善慧。

下面解释关键的一个字,善。

上善若水,善的最高境界如同水的五德一样具备了德义道勇法。水,是生命的源泉,能滋养一切生物,行使了天之规则,就是有德;流必向下,不倒流,依形就势,遵循自然规律,就是有义;浩大无尽,含纳众生,就是有道;流向百丈山涧毫无畏惧,水滴石穿,以柔克刚,就是有勇;安放没有高低不平,处之以公,就是守法度。

人本之为善,是慧根本性,之所为恶,无明沾染。

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性本善的学说出自《孟子-告子上》,“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子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 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天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荀子主张性本恶,其《性恶篇》言:“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善恶之论自有因果。善恶之辨无非是基于人的认识。入轮回之道就已杂染不清,来了就已有了无明之恶。觉悟解脱明了真相,方是至善。

善本无大小高低之分,只因人为所遮方有初中后善。方有戒定慧之层次。

又言,百善孝为先。此百善言多也,非数字衡量。利己利万物皆为善也。

相关文章

  • 【蒙学经典】——《三字经》总目录

    【蒙学经典】——《三字经》【总纲】 【蒙学经典】——《三字经》【1】 【蒙学经典】——《三字经》【2】-【4】 【...

  • 从《三字经》学文化(1)

    人之初,性本善。 人在刚出生的时候,本身的根性都是善良温俭的。大约都是这样理解的,这多半是指个体而言。也可以这样解...

  • 肖何视频学国学背三字经

    两岁玩童学国学,骑马爱背三字经。 心从口亦口从心,勿仿老父歪诗人。

  • 萌娃学诗·绝句二首(其一)

    好几天没有带柒小妞学唐诗啦,她最近总爱背声律启蒙和三字经,不过呢,进展也不大,三字经从“人之初”背到“子不学、断机...

  • 小p孩周末班国学经典读之感悟

    背诵弟子规,弘扬传统文化,改变从自己开始 一直很喜欢优秀的传统文化,昊泽两岁半多也引导让他接触,从启蒙的《三字经》...

  • 从《三字经》学文化(3)

    苟不教,性乃迁。 苟,形声。从艸,句(gōu)声。草名、菜名。句,既是声旁也是形旁,与“勾”同源,表示勾连。苟,甲...

  • 从《三字经》学文化(2)

    性相近,习相远。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出自《论语·阳货》。 孩子小的时候,性格脾气都很类似。长大了以后,处事、秉性...

  • 基础篇3:生命教育

    中华文化宝藏《宗运生命学》之“基础篇”第3篇 《三字经》开篇讲:“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人刚出生之时,...

  • 《三字经》为何是蒙学经典?

    《三字经》为何是蒙学经典? ——《知道几句三字经》解读 裴鹏程 前言 今天为你解读的...

  • 人类学论坛后感

    今日,半天的时间到中国人大文化大厦听了人类学论坛,收获及感触如下:1.礼物及互惠是文化人类学的基本而重要的概念,从...

网友评论

  • 草寇纶巾:首次登陆首页😄😄😄
  • 阅微不语:本善,本恶,或无善无恶。实际上,告子应是对的。人是白纸,是后天所染。当然2孟子之说,也有一定的道理,毕竟,婴儿如老子所称赤子。婴儿是非常美好的。

本文标题:从《三字经》学文化(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wywy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