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在看小说《大道朝天》,先看到的动漫然后因为内容吸引开始看的。大概看了三分之二吧,无力再看了,眼睛很累人也很累。故事情节设计的其实蛮好的,从中也喜欢几句话,不知道是作者从哪里摘过来还是自己灵感独到,总的来说还是很有意思:
1、任何会被时间终结的事物和感受,都是虚无
2、“如果往前看不真切,不如先往后看。” “至少可以看到一些。”
3、一天当中,有太阳升起的时候,也有下沉的时候。人生也一样,有白天和黑夜,只是不会像真正的太阳那样,有定时的日出和日落。有些人一辈子都活在太阳的照耀下,也有些人不得不一直活在漆黑的深夜里。人害怕的,就是本来一直存在的太阳落下不再升起,也就是非常害怕原本照在身上的光芒消失
看这个小说想的最多的就是一种道法自然,里面提到一句话“井水不犯河水”,如果相互纠缠便是因果。有一句话问井九他是谁,“万物一”还是“景阳”,实际上身体是“万物一”意识是“景阳”,他回答了一句很有禅意的一句话:我是我之所有因果的指向。世间万物皆是如此,存在便是因果,于人于物,终有起始与结束。正如一条河流的上游与下游,上游是因,下游便是果。
天地之间可能只有人才会烦恼,其他有灵智的物知道自己可及不可及,自然没了烦恼,其他不会想那些超出生老病死之外的事情,当然没有烦恼可言。曾经的人可能也是只在意生老病死相关的事情,渐渐的人的智力与能力的提升让人类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资源的需求也不断在扩大,即便是不需要或者无法消耗,但总是想获取更多的资源以代表自己与众不同的能力,远远超出天地自然赋予的能力。一撇一捺念做人,生活在天地之间,却做着超出天地之间原本没有的事情,这真的是人类生存的独特之处吧,不是适应而是在改变环境。
我想说的不是如此,不过也逃避不了如此,毕竟还是要在群体中生存。可能与我个人想法有关,总想着适应着周围环境自然环境或社会环境,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对社会环境开始抵触,可能是从想改变的那一刻开始,认为自己能力可以改变又想着去改变,徒增了好多烦恼,好的结果十不足一。回过头来,还是适应环境更容易更自在,毕竟生存在其中。适应环境,更多是要去做一个观察的“观”字,以前的人信息量比较小,对身边可利用的资源观察并利用到极致,当时是对自己有所帮助的方面。个人缺失或不足的地方不同,“观”物的本事也不同,观察的对象、观察的时间、观察的方法,从中观察的感悟都不尽相同。相信很多人都会看小说,或者一些动漫等影视作品,在成大道之前总是需要去领悟一些东西,没有人能领悟到所有的道,但会领悟到最适合自己的道,可能是命中注定,但我更相信因果使然。隔行如隔山,对同一事物的理解是不同的,更好的从自己的角度去对自己面临的事务来解读。道不同不相为谋也是由此而来吧,不能因为别人的角度不同来修正自己的道路,同道之人可遇不可求,因果内尽力便好,也可懒一点点,顺心而为。
不想写了,就这样吧,放下一起杂念净心以观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