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仁事礼,以礼成仁

作者: 112212 | 来源:发表于2020-04-10 00:02 被阅读0次

孔子的主要思想有两个核心概念:一个是仁,一个是礼。

仁是什么?孔子说“仁者,爱人也” (“唯仁者,能爱人,能恶人。《论 语·里仁》),但是孔子的仁又不仅限于爱人,仁还指“成己”,成就自己,实现自己。所以有学者讲,孔子的仁是个自觉向上的道德精神,成就自己,提升自己,在成就自己、提升自己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去影响他人,关爱他人。

另一个核心概念就是礼。礼是什么呢?指的是礼乐制度,是一种社会的秩序。这个秩序在孔子这里当然代表了一个上下的等级关系,但是它也代表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的尊重,理解这种关爱。

所以说孔子一方面提出仁,以仁事礼,“人而不仁,如礼何?”(《论语·八佾》)想通过个人的这样一种道德完善去恢复礼乐秩序;另一方面他以礼成仁,通过礼来成就、实现仁,所以他讲“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

孔子的思路是把“仁”作为内在精神,“礼”为基点, 以仁释礼, 给本来仅作为社会外在行为规范的礼注入仁的本质, 丰富礼的内容。

《论语》中最直接表现孔子“仁”“礼”关系观的表述就是“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

仁是礼的核心,是蕴藏于礼之内的思想; 而礼是仁的表现形式,是实现仁的途径和方法。

孔子以仁事礼,赋予“礼”全新内涵,在理论上解决了“礼”的先天不足。

仁义是我们内在我们心中的仁义,是用自然的由内而外的流露,是不容己的一种表现,而不是把仁义看成是一个外在的规范,一种外在的约束

相关文章

  • 以仁事礼,以礼成仁

    孔子的主要思想有两个核心概念:一个是仁,一个是礼。 仁是什么?孔子说“仁者,爱人也” (“唯仁者,能爱人,能恶人。...

  • 请善待我们的父母,不要让“子欲养而亲不在”成为我们人生遗憾

    孔子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父母在世时,以礼承事;父母去世了,以礼安葬;逢年过节时,以礼祭祀...

  • 碎语——《论语》之礼

    曾子曰:“生,事之以礼;死,事之以礼,祭之以礼,可谓孝矣。”诸侯之礼,吾未尝学也;虽然,吾尝闻之矣。三年之...

  • 宋代汝窑天青釉琮式瓶

    《周礼》记载:“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

  • 事之以礼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

  • 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原文】 2.5 孟懿(yi)子问孝①,子曰:“无违②。”樊迟御③,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

  • 以礼

    人们都喜欢有礼貌,热情,乐观,干净,好看的人,只不过可惜的是这样总是很累,可是呢,如果不这样,你会更累,别人会疏...

  • 2022论语分享第224篇:有尺度才是真的孝

    【论语原文】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2...

  • 值得忧虑的网红文化——论语贯通67

    《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导事,《诗》以达意,《易》以道化,《春秋》以道义。 《礼》经纪人伦,故长于行;...

  • 相糖-鲁西南方言杂谈之美食

    《论语·为政》中孔子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这句话的意思是“当父母在世时,按礼节侍奉他们;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以仁事礼,以礼成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xwkm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