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满怀期待走进校园
一年过得很快,时间好像吹过的风,一阵过去,抓不到,看不见。1997年的夏天,到处充满着幸福快乐的味道,香港回归就在这一年的七月一日,期盼已久终于回归祖国的怀抱,举国欢庆。
校园更是欢声笑语,所有人注视着国旗行注目礼,看着操场上站着整齐的队伍,一个个身穿统一的校服,粉红色圆领雪纺衫,胸前系着鲜红的红领巾,穿着粉红色的百褶短裙,脚上穿着白色小布鞋,露出白白的还带蕾丝小花边的袜子。
每个孩子都精神饱满的看着国旗冉冉升起,广播里播放着“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所有的学生也都一齐高昂着唱着,站在校门外路过的我,突然不自觉的跟着一起看向国旗,一起唱着。
妈妈看着我:“喜欢么?想不想和他们一起升国旗啊?”抬头看看妈妈,很真挚的说:“妈妈,我想穿带那个红色的在胸前,我也想唱那个歌,我也想看五星红旗。”妈妈笑着蹲了下来,整理了下我的衣领“下个月妈妈领你报名,给你买小书包、小文具,这样你就可以和他们一样在学校学习,唱歌。”妈妈手指了指那边的小朋友说:“他们胸前戴的是红领巾,戴上了它就证明你已经很优秀了。以后也会和他们一样一起升国旗。”听了之后突然变得很激动,一直嚷嚷着要上学,还依依不舍的看着校园里的小朋友。
回到家后,妈妈跟爸爸说了上学的事情,谈论着要把我送到哪所小学,以后能去哪所中学。哪所学校的教育质量更好些,地理位置更方便些……
当时的我不明白为什么上学考虑这么多,随便一个学校就好了,反正书本上的内容都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区别。
爸爸妈妈的决定是想让我去户口所在的街道那边的小学,而且教学质量也很好,环境也方便,周围有公园,有当时的早、晚市,各种好吃的好玩的聚集地。但又考虑我的弟弟需要照顾,去那里上学可能离我家比较远,想着先让我在离家较近的学校上学,接送也方便,等大一点能自己坐车,或者家里在那所学校附近买到房子再转过去也方便。最终给我选择了“车站小学”。
“车站小学”并不是很大,但是建校的时间却已经很久,在我上学之前这所小学教学质量很厉害,考进初中优等班的人很多。由于后来的学校越来越多,更多的家长选择市中心的学校。慢慢的,这所小学的学生也越来越少,校园环境也是教学质量一般般,之所以叫“车站小学”,是因为在火车站附近,附近的小区基本上住着的都是铁路家属。学校里的学生有很多都是铁路职工的孩子,大家彼此差不多都认识。
我家离这所学校骑摩托车差不多20分钟就能到,自行车半个小时,走路要50分钟左右。那时候,妈妈负责接送我,他她每天都会骑着自行车送我上学,自行车是那种前面带大梁,后面带座位的那种老式自行车。我每天都会坐在前面的大梁上面,小时候坐在那里感觉好幸福,很有安全感,也很舒服,慢慢长大的时候学会蹦车座的时候,就坐在了自行车的后座位,然后紧紧地抱着大人的腰。
自从知道要上学的时候,每天都充满了期待,期待着走进校园,走进教室,交新的小朋友,上课,学知识,特别欢喜。
终于等到了报名的那一天,妈妈特意给我换上了白色连衣裙,穿上了小黑皮鞋。那时是第一次走进校园,之前都是在被大铁门隔开在外面,终于可以走进校园了。
记得报名是在8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五,爸爸妈妈一起领着我去了小学,之后进行排队报名,缴费,领书,买用品,等待开学。还记得当时身后站着一个和我一样短发的女孩,长得比我高很多,笑起来有两个酒窝,特别好看,对她的印象很深刻。当时的我很害羞,只是和她面对面的笑了下,然后俩人各自跟随爸爸妈妈走了。
报名之后爸爸妈妈领我到了文具用品商店,我挑了自己喜欢的书包,铅笔盒,铅笔,橡皮,田字本……还有好多好看的书皮。妈妈告诉我一定要爱护书,所以给我买了很多书皮。其实就是一种包装纸,上面印着很多的图案,有卡通类,有纯色类、有花色类……各式各样。
回到家之后,妈妈把每一本书都拿出来,仔仔细细的用书皮给我包好,然后让我好好看着,以后要学会自己包书皮,这样书的封皮才能保护好。报完书皮用黑色的圆珠笔写上了我的名字。妈妈边写边说着:“上学了不是家里,好好学习,上课的时候不要玩,不要睡觉,有事情呢就找老师,告诉老师,知道了么?”
似乎没有听清妈妈说的是什么,就点点头“嗯嗯,知道啦!”然后拿起书就看着,开心的笑着。
终于到了入学的日子,人生中第一次真正的上学,第一次走进教室,第一次上课,第一次有同桌,有了同学,老师。
1997年9月1日的清晨,还在睡梦中的我被妈妈早早的叫起,手里拿着我的新衣服,放在床边然后拍拍我,让我起床。那时候的我还是短头发,省去了妈妈给我梳头发的时间,穿上新衣服、新鞋、刷个牙、洗个脸,最后背上我的小书包就可以去上学了。
学前班规定早上8点就要到班级,妈妈怕迟到,不到八点就来到了学校,学校的大门上挂着“车站小学”四个醒目的大红字。妈妈领着我走到了学前班的班级,门口的上方写着学前班便确定这个就是我上课的地方。
那时候的门还是传统的屋门,门里面有门栓子,就是一个弹簧连接着门和里面,这样不用自己关门就可以自己关门。迈进门槛,走进教室,闻到了一股臭臭的墨汁味,夹杂着粉笔灰的味道。
进入教室第一眼看到的就是讲台桌,大概有一米高的棕黄色木制的大桌子,然后就是漆黑的黑板,臭臭的墨汁味就是应该是从这上面散出。黑板上面用白色的粉笔写着:‘欢迎’二字。讲台用水泥砌围绕着黑板下面的墙面成一个长方形,那个位置就是老师站在上面讲课的位置。
整个屋子摆放了整整齐齐的桌椅,五排五列,每个桌子配两个板凳,在屋子的中间有一个火炉子,上面连接着大铁管子,一直连接到外面。因为学校是平房,所以,冬天不是统一供暖,而是屋子里面要烧炉子,这样才能通暖气,整个屋子才能热起来。窗户也是木头的,冬天也是需要贴窗糊纸,就是用长纸条把漏风的地方糊上,这样就不会进风,才能抵御外面的冷风。
估计看到这的很多人会以为我是90后,怎么会这么艰苦?!千万不要以为我们是在艰苦的农村或者郊区之类的,是当时我们那边都这个样子,很多学校也是这样,毕竟我们这里不是什么大城市。但正因为这样,也体现出我们90后是可以吃苦,什么环境都待过的一批人。
和妈妈坐在教室的第一排位置,正对着黑板,我们是最早到的,教室里只有我和妈妈,妈妈正跟我聊着上课要听讲的之类,这时一位身穿黑色白色衬衫短袖,黑色西裤,黑色半露脚面的皮鞋,一头短发微卷,带着一个黑框眼镜,岁数大概40岁左右,头发也有些几缕白发。看向我们微笑说:“你好,我是这个班的班主任,你们到的挺早啊。”妈妈让我赶紧叫老师好,我看着这位和蔼可亲的老师:“老师早上好!我叫韩晓,‘春眠不觉晓’的晓。”老师看到我介绍自己的同时,慢慢的向我这边走过来,好像很喜欢我。然后摸摸我的头说:“这么好听的名字,真聪明。”妈妈很开心的看了看我,我被老师夸得反而不好意思起来。
老师和妈妈正在聊着的时候,又有一位妈妈走了进来,一个高高的个子,乌黑的头发,是当时很流行的扣发,长得很端庄,穿了一套黑丝的连衣裙,配着黑色的高跟鞋,右手牵着一个男孩。她一眼看到老师,连忙跟老师问好,但这个男孩似乎比我还害羞,只说了句老师好,并没有介绍自己。
这位端庄的妈妈看到我们说:“你们也来的这么早啊,这么漂亮的小女孩叫什么名字啊?”我把头歪在妈妈的胳膊上面,看着她说了句“我叫韩晓。”然后又看了看那个男孩子,他也正看着我。“他叫赵伟,你们应该是同岁吧,属羊的。”“是啊我家孩子也是属羊的,4月份的,他俩谁大啊?”两位妈妈正在热火朝天的聊了起来,似乎有很多话要说,把我和那个男孩子晾在一边。老师也在忙着她一会要用的东西,在教室和办公室来回走动着。
两位妈妈不知道什么时候坐到了一起,而我却和这个男生坐到了一块,变成了我第一位同桌。可能因为不熟悉,就算坐在一起也并没有交流,小孩子的世界单纯又怕生,俩人看着这里看看那里,就是一声不吱。
后来我想起爸爸之前跟我说:要多交朋友,和同学处好关系。于是鼓起了勇气,看着旁边这位正在左顾右盼的赵伟,我从书包里拿了两颗棒棒糖递给他说了句:“给你,妈妈给我带了好多,你喜欢什么味道的?”他看了看我,白白的小手刚伸出来又缩了回去,又看了看坐在旁边的妈妈。
“没事,快吃吧,我给晓晓带了很多,喜欢吃什么味道的就拿哪个。”妈妈看着我们说。而他还是很不好意拿,我的手也一直停在半空中,我想他是在等他妈妈的许可。“拿着吧,快谢谢阿姨跟韩晓。”听到了可以拿,他开心的伸出自己的小手,然后在我手中拿了一颗草莓味的棒棒糖,看了看我说了句“谢谢你。”,紧接着又看向妈妈的方向“谢谢阿姨!”。
这是我第一次听见他的声音,声音特别好听,这也是我真正看他他的样子。长得很白,有点微瘦,干净利索的毛寸头,穿着格子的小衬衫,深色牛仔裤,黑色小皮鞋。记忆力最深刻的就是他的手很好看,又白又细长,干净的手,干净的指甲,单看收的话,真的以为是小女生的感觉。
这时教室里已经陆陆续续来了很多家长和同学,每个小朋友都背着各式各样的新书包,穿着新衣服。最后来晚的一个男孩很特别,那时的我们都看过释小龙和小胖子演的电影,我当时最喜欢的一部电影里是《笑林小子》,特别搞笑又好看的电影。在我的印象里,这个男孩和他长得特别像,眼睛大大的,个子也不是很高,说话还有一点奶声奶气。
他的妈妈长得也很漂亮,当时她领着这个男孩进来的时候,有很多家长都在看着他们。刚好妈妈的后面有一个空座,就让那位妈妈坐过去,这个男孩和他的妈妈坐在了那里。而我也一直留意着他,特别想过去和他说一句话,想知道他叫什么名字,是不是和我同岁。
班级随着时间坐满了人,有的家长没有地方坐,就站在教室的最后面。老师抱着一摞本子走到讲台上面,轻轻地放在讲台桌上,然后微笑的说了句:“首先,谢谢各位家长的信任来到我们车站小学,欢迎各位小朋友正式入学。以后我就是这个班级的班主任,我叫李杰,以后叫我李老师就可以……”说着便拿起白色粉笔,转身在黑板写下“李杰”两个字。
之后老师就开始了点名,每个被点到名字的小朋友都会喊一声“到”,当老师点到“李昊”的时候,我听见一个‘到’的声音从他那边传来,原来他叫李昊。
最后老师让家长领着孩子到门外,李老师老师让我们按照大小身高站成两列,男生一列,女生一列,对齐站好。然后一对一对的进教室坐下,最后我还是坐在刚开始的位置,同桌竟然还是赵伟,看了看门外的妈妈,然后妈妈冲着我点点头。紧接着我四处的看着同学们一个个都坐好,有了自己的同桌和位置。终于看到了李昊,原来他也在第一排,不过我们中间隔着一对同桌,这个长得像释小龙的男生总是会让我不经意的看看他,可那时他并没有看到我。
所有的同学都坐好之后,老师告诉我们标准的坐姿,只见我们一个个很整齐的将两支胳膊叠交在一起放在桌上,腰背挺得直直的,目不转睛的看着老师,而门外的家长也渐渐的散开,所有的孩子和我一样都在认真的听老师讲话。
只听从教室里传出来很大的声音“老师好!”,这个嘹亮的声音响彻整个校园,我们这一批学生开始了真正的校园生活,学习真正的知识,结交属于自己的同学。长大一岁的我,在视线里看不见妈妈的状态下,没有哭闹,而是开心。
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