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渐消失的粪堆

作者: 图图1513 | 来源:发表于2022-05-24 07:42 被阅读0次

今天,国人津津乐道的一件事是,我们用占世界百分之七的土地,养活了世界上百分之二十的人口。这样说当然没问题,可是大家不知道的是这是如何做到的。有些人想当然地以为我们勤劳,可是以前的人就不勤劳吗?显然不是。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是我们用掉了世界上最多的化肥。我们大量使用化肥不早于一九七二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缓和以后,签署的第一份商业协议就是为中国引进 13 套当时世界最先进最大规模生产氮基合成化肥的合成氨装置。自此,我们的粮食生产迅速跨入了快车道。

化肥大量使用之前,我们使用什么来给庄稼助力呢?用的是农家肥。那个时候,到随便一个农村走一走,到任意一户人家的院子里看一看,都能见到一个个小山似的粪堆。家畜家禽的粪便更是被农人们视作宝贝,要做到“颗粒归仓”。“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拾粪沤粪不分时令,尤其到了农闲,比如秋后或者是冬天,更是拾粪沤粪的好时节。用来沤粪的材料无所不用其极,田间地头的蒿草被人割得精光,庄稼的秸秆也都用闸刀切碎,跟土搅拌一起,堆成山,再向里面灌些人粪尿,用泥一糊,等到来年春天,扒开,热气蒸腾,扑鼻的粪臭里还能夹杂着一丝丝的香气来。

据说那个年代,判断一个村子的民风是不是古朴醇厚,到村子里转一圈,看看有没有粪堆;娶媳妇嫁女儿,都要暗访对方人家,判断一家人是否勤劳善良、能干靠谱,看他家门口或者院子里是不是有粪堆。今天的人们恐怕想不到粪堆竟然还有这样的功能。

反映六七十年代以及之前生活的影视剧里经常出现农人背着竹篓拾粪的情节,或者为了偷粪而打斗的场面,八零九零后的人们很不理解,这粪还用拾和抢吗?但在那个时代是常有的事儿。农家肥到底有多好不甚清楚,但就是到了今天,施用农家肥不用化肥长成的蔬菜似乎更能赢得人们的青睐,倒是不争的事实。不用农药化肥的蔬菜,有一个美丽的名字“绿色蔬菜”。

八十年代初期,在中部省份的县城学校,还没有用到冲水厕所,一律的旱厕。坑位在屋内,粪池在屋外,男厕有尿槽,最后自然流向了粪池。粪池里的粪过一段时间就溢满了,需要找人清理。这里有一个有趣的现象,生产队、学校的厕所所积攒的粪,是公家的,不能私用,只能撒到公家的地里;过了几年,兴起了公平交易,公家的厕所也承包给了私人,粪成了商品,可以拿来买卖了,谁来拉粪谁掏钱;后来要把粪运走,得给别人掏钱请人家来拉。水冲厕所的大面积普及是在九十年代以后。

说粪堆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农耕历史的国民久久不忍丢弃的精神图腾的一部分,一点儿也不为过。传统社会农人们对于粪堆的热爱绝不亚于他们对于家禽和牲口的热爱,就像士兵爱手中的枪骑士爱胯下的马木匠爱手里的刨子锯子一样。今天的人们远离粪堆是社会的进步,科技改变生活,也改变了人们的精神世界。

相关文章

  • 逐渐消失的粪堆

    今天,国人津津乐道的一件事是,我们用占世界百分之七的土地,养活了世界上百分之二十的人口。这样说当然没问题,可是大家...

  • 逐渐消失

    单身朋友之间的友谊的逐渐消失,是从其中某位脱单开始的。

  • 逐渐消失的村庄

    八月十五,我们一家驱车回老家,看望公公婆婆,正赶上秋收。公公婆婆,都70多了,还在田地里忙活,庄稼长得不错,...

  • 逐渐消失的农村

    这次国庆假期我按原计划抽时间回老家看望了父母,但回老家前在和父母的电话交流中,母亲多次告诉我开车回老家的具...

  • 逐渐消失的村落

    现在在农村老家,讨论最火热的话题,莫过于“拆迁”。社会的发展,新农村建设,这也是必然的过程。中国近十年有近...

  • 逐渐消失的我

    内心憧憬又害怕 渐渐没入墨绿的潭中 即使口鼻已无法呼吸 我也...

  • 方言的逐渐消失

    严格意义上我是说普通话长大的,我支持普通话推广,支持汉字简化。 但是,我发现我无法做到看着方言消失,统一当然好,交...

  • 逐渐消失的轮廓

    你说,未来某一天,你会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我面前。而我却渐渐的意识到,我已经慢慢的在消失你的生活中。

  • 逐渐消失的祭祀

    2016暑假一直闲住在老家。恰逢七月初八要举办祭祀,目睹村子的集会。 在家里烧好香,我提着装好米面的禅篓,拿着3根...

  • 逐渐消失的村庄

    进入这个山村是一条刚修好的水泥路。旁边有一条通向村后的蜿蜒阡陌小径,喜欢脚踏在土地上的踏实感觉,就沿着小径向村后绕...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逐渐消失的粪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zxjp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