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将连续发一系列文章,剖析我所能看到的所谓教育。由于个人视野与见识有限,不能保证我所说的一切都是正确的,但请相信其真实性。我是从教多年的一线教师,了解基层教育;我也是学术性教师,发过论文,出过著作,与教育高层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关于教育
教育就是高考和生存。对于学生、家长、学校、教师来说,这就是一切教育的最底层的发动机。小学小考,初级中学中考,高级中学高考,一路走来,只为一个终极目的,考大学,考好大学,生存,更好地生存。整个中国乃至东亚的日本韩国的莘莘学子,为了改变命运,上名牌大学,无一例外地选择拼搏。只要应试教育存在,这就是最大的真相。博闻强记,课上认真做笔记,课下大量做练习,课外上各种辅导班。巴蜀中学,衡水中学,亚洲最大“高考工厂”毛坦厂中学等等这些超级中学掌握的是应试教育的真谛。我的一个学生在整个高三做了700套试卷,最终考上清华,基本上实现了阶层飞跃。我曾在省实验中学门口偶遇两个欧洲女孩,她们在等公交车的时候,一直不抬头地记诵写得花花绿绿的笔记。在应试教育大背景下,所有其他论调都是不合时宜、不负责任甚至是不怀好意的。把家长送来的孩子送进大学,是最大的道德。你就是教给他再多的人生大道理,让他能歌善舞,但却让他原路返回,除了添加点找配偶的本领外,基本上是无益的。所谓灵魂塑造,走出校门看第一眼即可灰飞烟灭。教育专家当然不这样认为,因为他们的孩子有更多的途径和资源,他们完全可以高高在上坐而论道。
这是我对教育的最本初认识,搞明白这一点,以下的论题就比较好理解。
关于教师
教师是最为社会诟病的职业之一,造成这一恶果的根源在于社会对教师这一行业的高期待。其实,教师就是一个职业,谋生手段而已,挣工资,养家糊口。工资一般,名声不好,社会地位低下,没有灰色收入,没有重要人脉,不能办事,没有人看得起。就是和我们的邻居,万恶的日本人相比,相差甚远。当然,教师比一般老百姓要好一些,没有风吹雨打,还有带薪假期。但那是16年甚至更多时间的寒窗苦读,放弃舒适,放弃花前月下,耐住寂寞换来的。如果你攀,我只能说这个机会你本来也有。一个出生在平民家庭的人,既想在年少时吃喝玩乐享受青春,又想在长大后还享受高质量生活,这并不合常理。至于其他行业,所有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可以与教师换一下,让你来当老师,你肯定不肯。很多人都会垂涎老师的两个假期,而忽视老师的普遍短命。教师职业的高压力,高风险,高劳动量,高亚健康率,高中道崩殂率是其他坐办公室的职业不能比的。教师子女多数不会继续干老师。即使加了那么多假期,教师的健康状况仍然非常突出,平均寿命偏低。无论从哪方面说,教师都不是一个好职业。整个社会并没有厚待他,尊师重道喊了几千年,没有根本改变,仍然只是一个口号,中国教师的生存状况在全世界处于一个十分低的位置。所以你不要像圣人那样要求他。而且,从整个社会来看,教师队伍中的败类远低于其他行业。据我个人来看,绝大部分老师是认真负责的,这种职业精神即使没有领导监督,也会很好贯彻。社会所期待的为了教学舍弃家庭以校为家的,我也见过,好像都死掉了,死得很凄惨,没有学生送行,几天后丈夫即另觅新欢。这就是她的结局,她成为周围所有老师的反面教材,警醒着一代又一代新任教师。要求一个人为了职业牺牲家庭亲人,是多么反人类。
当然,你可能会说,没人逼你当老师。你说得很对,对此我无话可说。大家都在谋生,少讲点大道理,少道德绑架,比较厚道。
关于职称
只吃死工资的人是最关注工资多少的。除了年限,文凭以外,最能让工资拉开差距的是职称。评职称像噩梦一样困扰着所有中国教师的整个职业生涯,是影响职业幸福感、教师心理健康和教师队伍和谐的极其重要因素。
评职称需要什么?首先是五年的手写教案。这是一个极其变态的要求。出发点好像是为了给非一线教师制造门槛,事实上伤害的是所有教师。很多学校已经废止教案,即使写了,也是应付检查,并无卵用。写完这些教案大约需要10000小时。你可能说,教师写教案不是理所当然天经地义吗?这说明你是外行。教案讲义在没有课本或只有一本课本的时代是需要的,现在已经完全过时了,而且至少过时了50年。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知道写教案是最没用最无用功的一件事,为什么就是去不了呢?很简单,有权利去废除教案的人不用写教案。心知肚明却要浪费掉大量人力物力去做这种事情,是教育主管部门对所有教师犯下的严重罪行,其心理阴暗程度及不作为令人发指。教案是中国教育界最大的骗局,没有一个人真正去用,却煞有介事地去写。在知识爆炸时代,信息海量,网络多媒体等先进手段层出不穷且几乎普及至边远乡村学校,却还在顽冥不化于已经腐朽的教案,只因少数领导的个人喜好和美好回忆。我大致给你算一下,一天在学校呆八节课。上四节课,还要派作业,不止一种作业,人教社的配套练习,省教社的基础训练,学校指定作业,单元考,月考,小测验,期中考,期末考......一个也少不了。试卷你要派,你还要备课,甚至集体备课,剩下的4节课你是干不完的,没有时间怎么办?就只能糊弄了。这就是真相。哪有时间写教案?这10000小时就得利用业余时间写,10000小时干什么都能成为专家,抄教案绝对不会成为书法家和教研专家,只能超出一身怨气和对教育的倦怠。
评职称还需要论文。省级的,国家级的,核心期刊,带CN号ISSN号和邮发代号的,大家都竭尽全力出论文。绝大部分论文都是东拼西凑,四处摘抄,纯粹的废纸垃圾。各期刊报纸明码标价,大发其财,500,600,1000......。中国的论文量占全世界90%,教师职称论文贡献极大。这些所谓论文一点鸟用也没有,只是养肥了相关期刊。虽然这是举世公认的事实,连官方都承认,但是,一切还不是照旧。内幕在于,刊物是教育厅主管的,编者是各级领导及专家。
评职称要荣誉证书。各级优秀教师,优质课,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不是白给的,需要关系需要钱。一个区级优质课需要2000,市级省级国家级更是成千上万要。教师不是一个好职业,但是教育厅长,教育局长,教研室主任,教研员,校长可是好职业。据我所知,区教研室主任,副科级,其权利和所得利益远胜于大部分其他行业局长。那办红白喜事的排场,帮忙的,插科打诨的,人头攒动,好不热闹,远超其他局长。平日里来送礼的更是踏破门槛。能结交各级教研室主任,教研员是极大的荣幸。教研员们则利用这一身份大谋私利,我不敢说每一个都这样,基本上是这样。据我所知,长相漂亮的女老师或者成为情人,或者沦为后宫。然而几乎所有老师都知道这一事实,却见怪不怪,并无一人站出来挑明此事。有的科目几乎所有优质课公开课都被那几个美女包了,再傻的人也会看出端倪。教研员每到一个地方,晚上常常会明目张胆地打电话要求或暗示某位女教师陪侍。当有大型教研活动时,大家都住在外地,且住在用一宾馆,干什么都更方便了。
真正评职称,男人要交钱,女人甚至要交身体。评上高级职称,工资大幅度上涨,然后就到后勤养起来,既有名,又有利,人人趋之若鹜。评上了,身体健康,心理更健康。没有人会管你怎么得到的。只要教研员没有性病,你就赚到了。什么是事实,这就是事实。更让你想不到的是,想与领导上床,还得看你的颜值、身材和气质。我们学校有位女老师毫不避讳与人谈与市教研员的暧昧关系,很是荣耀。有一次开学科年会,我和省教研员同桌用餐,在坐几位女老师非常露骨地挑逗教研员。明确表示只要一个电话,她们会随叫随到,这是我亲眼所见,你肯定不信。各种潜规则已成为明规则,教育系统内部很肮脏。男教师则相对简单一些,拿钱就行。我的一位老师著作等身,每一次评职称都名落孙山。为评正教授,老人家豁出老脸,提着一袋子钱,送遍所有可能当评委的人,包括亲朋好友,终于如愿以偿。
职称高低既不能真正说明老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更不能体现老师的工作实绩,却能让老师之间的收入拉开巨大差距,让本来脆弱的教师心理雪上加霜。教育官员专家坐收渔翁之利,收贿受贿大行其道,教师之间则是明争暗斗,甚至剑拔弩张,一片乌烟瘴气。教育部引以为政绩的正高级职称进中学小学,更加剧了这一态势,完全是火上浇油式的调戏教师。作为小知识分子的教师,不患贫患不均的心理较重,少制造矛盾,少添乱是教育主管部门的正事。网络上多次100万级点赞的帖子主张按年龄发工资,尽管这一举措也有缺点,但是因明显优于职称工资而赢得绝大部分教师赞扬。绩效工资则操作性极难,尤其是各级领导如校长主任后勤等不上课人员无法量化,所以吆喝多年却无法得以实行。所谓教育专家及各级领导多数没上过课,并不真正懂得教育界规则,基本上是胡乱指挥加上添乱。我坚定地认为,既然空军将军必须会开战机,海军将军必须会开军舰,教育部长、教育厅长、教育局长、教研员、校长、教务主任就应该会上课,哪怕一个月任一节课。你不上课,就没有资格对老师的课评头论足。各级领导也并不一定不知道内情。只不过,如果没有职称评定,他们和会失去很多既得利益。什么都是假的,权利和利益才是真的。就目前形式来看,绝大部分教师就是到退休也不会有晋升机会,干着一样的活,待遇不一样,积极性从哪里来?别道德绑架,不公平是一切祸乱之源。
表面光鲜的所谓教育,里边已经杂草丛生。
写了这么多,并不得层次和章法,随性而为,不平则鸣而已。凡事对事不对人,切勿对号入座。圈中人皆明就里,圈外人看看热闹即可,谨慎置喙。
网友评论
文章学习了👏👏
可以引申思考 文章的很有营养
会持续关注 给你点了喜欢
我国的思想创新理论创新为何落后于西方?为什么中国的许多大学生停留于读小说?而西方的大学生开始读人文哲学著作?为什么中国当今缺乏人文社会领域的大家?为什么法国的高考考学生对《尼各马可伦理学》著作的理解?
教师的功能不在是对良好人性的塑造。
老师你们应该深有体会,学生学习背答案的有很多,但他没办法,不背答案可能就考不好,比如文科的,但这样一来,把思考的东西当成了体力活,说白了,就是失去了学生的能动性了,从而失去了创造力,这反而不是勤奋,而是偷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