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看之下,黑棋攻势猛烈,紧追不舍,似乎再走几手就可吃掉对方一条大龙。可是又过了十来手,秦昌海越来越觉得不对劲了,那白棋开始只如涓涓细流,到后来却如涛涛江河,已然没有合拢围堵的可能,而黑棋因为专注攻势,被一条白龙引入了危机四伏的境地。此刻继续追,前途无望后院随时起火,如果转为守,恐怕也只是垂死挣扎罢了。秦昌海看着面前这进退两难的棋局,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右手擎着黑子再难落下……
老叟取过秦昌海手中棋子放回棋盒之中。缓缓道:世事如棋啊……
“徒孙棋艺不精,今日有幸得师公指教”
“哈哈,恐怕棋艺不是不精,而是无心吧。你不是想学不悔心诀嘛,先打赢你师叔再说。”老叟指着那猴子道。
“一言为定”秦昌海嘴上应到,心里暗喜。起身便拿刀到旁边削来一根称手的棍子,来到那猴子面前拱了拱手,硬着头皮道:师叔,得罪了。
那猴子见状兴奋的上蹿下跳,秦昌海便将棍当刀使欺身挥去,可那猴子似乎视得这不悔刀法的套路,竟然连续躲开了他十几招。“想必是平时和师公一起练过”秦昌海心头一动,便立刻变招,索性改用了棍法,一招达摩渡江,紧接着一招仙人望月就把猴子师叔给唬住了,他以棍支地跃到了那猴子身后,右脚便向那红屁股踢去。这一脚秦昌海只敢使三分力,多使一分都怕把猴子给踢残了,可力道小了速度自然也慢了,那猴子的反应也的确快,两腿蹬在了秦昌海的脚上化解了这一脚的力道,同时用尾巴缠住了他脚踝,如此一来反而让他有点重心不稳。接着又用尾巴绕着他脚踝借着力一下又到了他身后,只闻背后“嗖嗖”声起,秦昌海暗叫一声不好,纵身一跃,但为时已晚,背上仍旧中了一枚野果。一时心中懊恼无比,竟然又败给了这猴子。
“我输了”
“你刚才那一脚要是使出八分力,你便赢了!去年你与毛骧校场比武,你自问使了几分力?毛家枪名声在外,招式似直实弯,且站且走,以化御为主,趁隙进击为辅,寻常功夫是难破其枪弧。但不悔刀法是战场上历练出来的实战刀法,有进无退,极擅抢攻,区区毛家枪如何能挡其锋?”
听闻此言,秦昌海细细回忆,确是那么回事,毕竟毛骧乃自己的顶头上司,自己顾忌太多,必然不能使出全力,如若全力而攻,毛骧真未必是自己的对手呢。
老叟伸手要过秦昌海的刀,指着刀把上的刀穗道:你可知这结怎么称呼?
那刀穗是师傅教他不悔刀法时就送他了,由一个绳结和一缕流苏组成,时间长了由当初的大红变成了暗红色。由于是师傅送他的,他便一直没舍得换。
“还请师公指教。”
“此乃我恩义门的不悔结,用的是独门的编法,非我门人不得其要领,编时讲究一气呵成,一旦结成,无法可解。正合我不悔刀意,所谓不悔心诀也就八个字:心无顾忌,刀出不悔。置生死功名于度外,将不悔刀法连绵使出,有进无退,天下无人可挡!你与毛骧比武,忌惮对方的身份;与小四比试,忌惮它的生死;如何能赢?若非你死我活,如处战场,你又如何做到置生死于度外?当初我师傅教我时,我尚有疑虑,后来我身经百战,杀敌无数才知心诀所言不虚。”
老叟略有停顿,脸上闪过一丝落寞,又道:“如今天下太平,不悔刀法怕是难有伸展咯……你师傅知道这心诀,无奈他自己都堪不破,又如何教你?让你来找我,我又如何教得了你?”
得闻此言,秦昌海恍然大悟,他年少成名,那时候血气汹涌、激进少虑,不悔刀意可以发挥的酣畅淋漓;而娶妻成家、步入官场后,自己顾忌太多,想要刀出不悔谈何容易。
苦寻七年不悔心诀,竟是这番结果。秦昌海心内懊恼,也只能宽慰自己:好歹有了个结果,毕竟师傅的话也带到了。
“师公乃世外高人,徒孙得您教导,所获非浅。”
“世事如棋,一朝争来千秋业。你我对弈一局,可曾想你我皆是他人大棋局中的棋子而已”
秦昌海心头惊惧,环顾四周,仿佛生怕有人偷听了他们对话一般,皆因一句“世事如棋,一朝争来千秋业。”
原来当今圣上朱元璋与大将徐达曾在应天莫愁湖畔对弈。两人棋艺相当,恰逢那天圣上棋兴勃发,遂以莫愁湖作赌注,若是徐达赢了,便把莫愁湖赐给他。结果经过一番苦战,圣上还是棋差一着,让徐达胜了去。圣上“君无戏言”,果然将莫愁湖赐给徐达,并在对弈处建造一座亭楼,取名“胜棋楼”,亲自在楼前题了一副对联:世事如棋,一着争来千秋业;柔情似水,几时流尽六朝春。
秦昌海常去胜棋楼,焉能不知该典故,那刚才师公话锋所指,不言自明:你我都只是皇帝手里的棋子而已。他万没有想到竟有人敢在锦衣卫面前妄议圣上,换了平时怕早已拔刀缉拿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