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开始给女儿讲《西游记》原著,人民文学出版社那版,见上图。说起怎么给她讲起了原著,也是有段故事。她小时候,幼儿园时期吧,一直在听孙敬修爷爷的《西游记》,听了很多遍。孙敬修爷爷给孩子们讲《西游记》有个特点,就是口语化比较重,比如开场会说:小朋友们呐,今天我给你们讲个故事”,我觉得这样的开场对幼儿园的小朋友没有问题,但是对于开始正式学习语言文字的小学生来说,不利于孩子对书面语的学习,当然再加上妞上了小学之后,我停了她听中文故事的习惯(因为希望她能学会自己阅读读故事),所以当上了小学的妞再提起要听孙敬修爷爷的《西游记》,我跟她说了“No", 她有点失望,我跟她说,西游记有九九八十一难吧,孙敬修爷爷其实也只是讲了一部分,比如蜘蛛精啊,玉兔精啊,什么的,孙敬修爷爷没有讲。这一下引起了妞的兴趣,说,我想听蜘蛛精的故事,哪里可以听到啊。我顺势说,目前妈妈没有找到直接听的,但是,看原著一定会有。妞说,我要看。我说,原著有点难,要么等你大些自己读,要么妈妈先给你读。那,妈妈给我读吧,妞说,于是人民文学这版的《西游记》就买回了家。
她的这个反应符合我的预期。我想给她读这套原著,一是想要继续保持她对《西游记》的兴趣,二是,希望能让她对古汉语有些语感。中国的迅速崛起,国内教育对大语文的重视,都要求这一代的孩子能更深地理解我们的语言文化的底蕴,在培养孩子的兴趣时,我觉得对我家妞来说,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是个切入口。
在买这套书的时候,其实,我对于自己能不能给妞读也在打鼓。我不是学中文的,对古汉语的理解也就是大学之前的那些底子,书买回来之后我翻了翻,很多词语我不知道如何解释,但幸亏这个原著的电视剧让大家对故事情节不陌生,就算一句话里有个别词语不知道准确解释,但也能知道个大概意思。这边,妞对收到了书很兴奋,催着我赶紧读,我想索性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先读起来再说,边读边看。
这套书一共上下两册,共一百回。第一天就读了第一回,刚开始读的时候,我会读一句给她用现代汉语“翻译”一句,我知道意思的词语就多给她讲几句,不知道的就一掠而过,不纠结具体词语的意思,只求能让她理解句子的意思。这么读了一段后,妞说,妈妈,您不用这么解释,我能听懂。我很惊讶,后来我琢磨,才发现孩子听故事真的就是听故事,她不管什么具体词语到底什么意思,能抓住大体意思知道情节就好,她有之前听“孙敬修爷爷讲故事”的故事情节的底子,虽然在听原著的时候有些词语不知道什么意思,但这些不知道意思的词语丝毫不影响她对整体故事情节的把握。后来,我跟她约定,妈妈就不逐句解释了,你不明白的时候随时打断我,你打断我的时候我再解释。她说好。这样,我们也读得快了许多。
虽说快了许多,但是文言文就是文言文,有些的确也比较难,比如这套书开始第一回就有这么一段话:
诗曰: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
自从盘古破鸿濛,开辟从兹清浊辨。
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
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还有,书中经常有大段的描述性的文字,比如孙悟空跳入瀑布泉后见到的水帘洞的样子,比如孙悟空与二郎神打斗的场景,这些文字都很难,我都不知如何给妞解释。
“但见那”后面的大段比较难 “但见那”后面的大段比较难我想,不好解释索性就不解释,抱着给孩子讲故事的心理,如果是为了学习古汉语,字字都给孩子讲清楚,就不是讲故事了,她也很快不会有兴趣了。于是每每读到这样的大段,我跟妞说,这段就是描述什么什么的,比较难,我们先不讲。妞是为了听故事,饶有兴趣地要知道故事是如何发展的,自然不会要求必须讲那段难的,就这样,我们每天睡前读20--30分钟,一直读到了第七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