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的视角:从热闹到门道》

作者: 风之郁少 | 来源:发表于2016-04-20 21:14 被阅读670次

在宁静的无知峡谷里,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房龙《宽容》

作者以大话西游中经典一幕开场:“看,那个人好像一条狗。”这句话在本书中出现了三次的样子,第一遍看完还不明所以,回过头来做总结的时候幡然醒悟:自己身披金甲,手持定海神针,却毫无欢喜可言,大巧若拙!微信何不是朴实无华,看似没有特色的一款产品,却蕴含了张小龙对人性的领悟。产品首先是给自己的,然后才是给用户的。

肯尼斯·沃尔兹在《国际政治理论》中提出:结构和过程组成了一切。后显慧老师也从结构和过程来为我们剖析产品。

作者首先分析了产品经理在中国背景下的一些特性——草根文化。BAT三大巨头(不包括百度)都是从草根创业开始,走的三种商业模式:百度2B,腾讯2C,阿里做B2C,赚取佣金,这三种商业模式也代表了中国目前互联网的主流盈利模式。百度2B,做企业广告盈利,偏重技术来让企业的广告投入降到最低限度,形成以技术驱动的产品;腾讯做社交起家,向用户收费,注重产品用户体验,因此产品驱动,腾讯家的产品经理也是业界大牛;阿里号称为中国中小企业服务,颇有晋商气概,企业和用户交易,阿里收取佣金,所以阿里天然具有平台属性,平台性产品需要运营能力、诚信和生态整合让其交易更加顺利、高效。随着技术的进步,代码可复制性增加,技术门槛降低,想法比能不能做出来更加重要。因此产品经理的需求开始变大。

Fig 1 从技术驱动到产品驱动

一、那么作为一个这么重要的岗位,应该从哪些方面去构建产品经理的能力模型呢?作为一个产品新人该怎样去构建自己的职业方向呢?

作者从三个维度去做规划:行业、职业、公司。首先要选择一个你喜欢的行业,同时这还是一个朝阳行业。其次,选择你的职业。不同性格和对成就感有不同期望的人,有不同的选择。最后你选择一个公司。有大公司有小公司,作者建议你选择一个类型的公司,然后做一个该公司没法拒绝你的人。

Fig 2 职业规划

二、选择好行业之后,该如何朝着市场要求的方向去努力呢?这个其实可以去一些公司的job description上去了解。作者将产品经理能力模型命为三圈定位产品经理能力模型。

Fig 3 产品经理能力模型

用户体验能力不仅仅是在思维和想法上有用户体验的思维,也在方法和技术能力上具有一种可以了解用户需求、体验的能力。技术能力不是狭义说的研发能力,而是指研发能力和产品设计能力的总称。商业思维是产品和互联网的思维。基本上,必须具备用户调研和需求分析、PRD/MRD撰写、原型绘制、流程绘制和数据逻辑处理的能力。第三个商业思维必须经过长期的行业和专业积累才能形成。

Fig 4 小米产品迭代和商业模式

三、产品经理入门功:产品分析

(1)产品经理的早期阶段是培养产品感觉。培养产品感觉只有多用产品,多尝试各种产品,才能在长期的积累当中形成一些感觉。在认识产品的过程当中,也要用一些系统的方法认识产品。

(2)那么什么是互联网产品呢?作者将互联网产品理解为网站为满足用户需求而创建的用户运营的功能及服务,它是网站功能和服务的集成。它首先能够带来用户微笑,然后能够带来商业价值。

Fig 5 互联网产品定义

(3)庖丁解牛去分析产品。互联网产品定义好了之后,是不是可以根据它的定义去使用呢?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观察产品和认识产品。作者将产品分析按照黑箱和白箱两个部分去拆解。我们认识产品,首先可以通过黑箱的方式,去看产品是否带来微笑价值。这一微笑价值的评估,作者采用了画布的方式去解析。

Fig 6 画布分析法

我们通过回答画布上的问题来认识这款产品。产品分析流程对应了相关的工作流程。我们认为,把产品当一个黑箱去分析它要解决的问题、提供的解决方案、独特买点和用户场景及目标用户等,可以让一个产品比较清晰地勾勒出它的框架。

(4)白箱则是要去分析产品的流程、交互、原型和版本迭代了

版本还原是一种重要的产品认识方法。作者在百度的时候,曾经指导过一些产品经理,通过App Store和豌豆荚市场的版本描述,还原产品版本。最后发现,这样的方法在复盘一个竞争对手的时候是非常有用的。你可以很清晰地看出这款产品的迭代节奏、走的弯路、交的学费,同时你也能看出,哪些功能点的发布带来了用户的显著增长。

Fig 7 春雨医生版本迭代

四、产品经理的局限和破解之法

(1)理想产品经理:熟练的上网用户而已

(2)为自己做产品还是为用户做产品。

(3)把无知当创意的产品经理。(多看)

(4)认识产品,还原产品,创造产品(recognize,analysis,creative,简称为RAC模型)

前四章是针对产品经理的基本训练的,后面几章开始涉及到不同层次的产品经理的训练过程,只是素养。

五、一年级产品经理:执行力驱动,产品感培养

(1)解决问题,而不是制造问题。先思考一定的解决方案后去问问题,而不是一开始就一堆问题;

(2)创意没有价值,执行力才有:实现大于空想;

(3)想改变世界先改变自己:至少要在时间管理、目标管理、项目管理和知识管理4个方面做好基础工作;

(4)产品经理书架:

Fig 8 产品经理的知识视野 Fig 9  能力拓展图谱

(5)培养产品感觉和职业人格

Fig 10 分析产品类型不应凭自身喜好

六、二年级产品经理:用户价值驱动,沟通能力培养

1.用户价值驱动。

2.沟通能力培养:沟通能力不是会说,而是基于宽口径的知识储备和换位思考能力具有的沟通理性

(1)学会定义流程和产品:

二年级产品经理应该非常了解流程对于流程有着“令人发指”的严格。将用户场景流程化,其实就是将用户故事产品化的过程。产品经理必须能够培养通过业务流程和产品形态思考问题的能力。举个例子,当伙伴在和你说某个用户场景和功能需求的时候,你应该在脑海里形成一个流程和信息架构的框架,当他说完你能立刻还原这个框架。

(2)和用户站在统一战线

(3)将用户需求翻译成产品需求

(4)管理需求

七、三年级产品经理:运营与规划

一个是产品作为一种沟通渠道,帮助服务提供者连接客户;另一个是产品经理思维作为一种沟通机制和话语机制,用来思考和描述一些故事,而这种思维和话语机制可能和之前我们生活中的不一样。

八、产品设计与迭代视角做产品

Fig 11 产品的生命周期 Fig 12 从0到1,从1到N的产品生命周期

(1)探索期:顾名思义,就是要探索产品的定位和用户的需求。在这个阶段,探索是唯一的目标,用户增长这件事,先放放吧。有很多老板希望在探索的同时也要求带来用户量增长。为什么我们之前章节提出说让KPI让位于KOR呢?因为在这个阶段,用户数量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阶段性的探索实验和项目。如果你在这个阶段就追求用户量增长,那探索这件事一定会变味。

(2)增长期。当产品定位探索成功了,增长似乎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因为如果产品定位成功了,用户对产品的黏性和口碑会带来一部分产品的自发增长。

九、从运营视角看产品

(1)运营目标:拉新、促活、留存

(2)运营要素:场景、动机和需求

十、控制产品开发进程

总结,全文上下列出了从产品新手到职业产品经理的进阶宏观基础,提出了黑箱和白箱两部分去拆解产品,黑箱为产品解决的问题、解决方案、盈利模式、成本分析等方面可以理解为用户体验要素中的战略层和范围层;白箱为分析产品的流程、交互、原型和版本迭代,对应用户体验要素中的结构层、范围层。作者还提出了RAC模型(认识产品,分析产品,创造产品),具体的话没提,作为广告和营销手段,让读者自行去其官网(三节课)查看,并且貌似是收费的。比较重要是的是产品迭代这块吧,毕竟可以真正的帮助小白产品经理去分析某一款产品的研发路径,个人觉得还可以。

以上为此书的一个总结吧,后面期待根据书中所讲来进行一些实践,希望到时候能跟大家一起探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Wanna不是晚安:你怎么理解第四章第二节:理想产品经理特征之一:需求的汇集是取最大公约数,而不是最小公约数。 难道不对吗
    风之郁少:@wanna不是晚安 个人觉得最大公约数说的是产品经理要去挖掘用户需求的每一个点。我觉得这个点没问题,但是对于一个理想的产品只是一个熟练的上网用户而已,产品经理代表的也是某一类用户,需要的是同理心,需要拥有强大的场景还原能力,需求的汇集是最大公约数,需求的输出必然是最小公约数,以上。

本文标题:《产品的视角:从热闹到门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bjnl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