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长亭外,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人生难得是欢聚,
唯有别离多。
1915年的这首由李叔同作词的《送别》,是每一个中国人心中诗与歌结合的最佳典范。它凄美柔婉的曲调,质朴悠远的意蕴,写入人心,使其流传到世界上任何一个有华人的地方。
著名歌手朴树在翻唱这首歌的时候,曾说过,这首歌要是是我写出来的,我当场死了都可以。
李叔同是我国历史上从人生绚丽至极而自愿选择归于平淡的第一人。他的才华让世人惊叹,然而却无心听赞赏,于繁华之时寂然转身。
在中国文化艺术领域中,李叔同(出家后法号弘一)是学术界公认的通才和奇才,他擅书法,精诗词,通丹青,能演艺,他的学术和艺术成就驰名于世,但在鲜花着锦,烈火烹油值盛世时,他却选择皈依佛门,笃志苦行。成为世人敬仰的一代佛教宗师,被奉为律宗第11代世祖。
李叔同的人生,是当之无愧的传奇。
01
1880年庚辰年10月23日,弘一法师李叔同出生于天津一家大盐商世家的家庭。父亲辞官以后又称为了显赫一时的银行家,所以李叔同是个标准的富二代。
母亲是父亲的第三房姨太太了,20岁生他的时候,李叔同的父亲已经68岁。所以他的成长其实是与母亲相依为命的。
他降生时据说有喜鹊口衔松枝送进产房。正所谓奇人出世,必有天降祥瑞异象。当时是否真的有喜鹊或仙鹤,这无从知晓,但三岁开始李叔同就跟随大娘和兄长学习佛学,并开启了他非同凡响的艺术生涯。
足够的经济来源,以及聪敏好学的性格,使得年纪轻轻的李叔同除了佛学以外,更熟读各种中华文化经典,又先后从师学习篆刻,书法,诗词,戏曲,这给他整个一生的文化艺术底蕴打下了至关重要的基础,但同时,过于严格教育的家庭氛围也许一定程度上也压制了他的心性。
他精通诗词书画,演艺音律,是中国话剧奠基人,也是西方乐理传入中国的第一人。
于南洋公学毕业以后,又留学于东瀛,毕业于东京美术学院,是中国新文化运动以及中日文化交流的先驱。虽然较之政治方面他个人做出的努力,他的诗词书画以及音律戏剧方面的辉煌成就更是辉煌夺目,但李叔同确确实实是为了挽救国家危难而奋力奔走过的。
1884年父亲病逝了,年仅5岁的李叔同也许第一次知道了生命会或迟或早,终究会消亡的这一残酷而必然的事实。
1887年开始,他学习临摹各朝书法,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开战,国家危难对他来说似乎已经算不得头等大事了,那一年他吟诵出:人生由此西山日,富贵终如草上霜的寂寥落寞的名句。
虽然他仍旧还是极力支持和呼吁维新变法运动的,甚至篆刻了康梁为吾师的章来表示自己支持变法的决心,但戊戌六君子的英勇就义和康梁流亡国外,让热血沸腾想要努力挽救国家危难的李叔同心中产生了幻灭感。
02
年少时候的李叔同已经有了反叛的思想种子萌芽,父亲去世后,兄长继续要求他学习经国济世的正经学问,但他已经对那些不那么热衷了,相反却是对于当时为世人所不齿的唱戏产生了兴趣。
他成了戏园子的常客,铁杆票友,甚至没事客串某个角色。
就在此时,他更是深深迷恋上了一个伶人女子。她名叫杨翠喜。
风流倜傥却有些落落寡欢的李叔同几乎每晚都去天星园为她捧场,一直等到散场二人一起提着灯笼你侬我侬地回家。,他指导杨翠喜的唱腔,使其事业更加蒸蒸日上,然而。两情相悦在那时却抵不过世态。杨后来被卖入官家,几经周折后又被嫁与商人为妇,李叔同的一篇相思痴情化为落花。
自此他也许深刻明白那种求之不得的无奈心境和相思成疾的苦闷心情。
1897年他在母亲的要求下,娶了茶商侄女为妻。兄长给他三十万置办了琴具,并学习音律。他用音乐来填充自己日渐空虚的心灵。
03
康梁变法失败,同党皆被杀害,李叔同为避祸带母亲和妻子逃难到上海,在法租界住了下来,这才过了一段安稳的日子。
因家资殷实,即使是逃难的岁月,仍旧可以让李叔同过得自在舒服。他10月加入城南文社,与沪上名流来往,过起了名副其实的富二代兼文人雅士的生活,不久还设立了上海书画公会。与黄炎培等人一起跟随蔡元培学习。
然而好日子没过多久,母亲重病弥留的消息便传来,李叔同急忙赶回天津,仍旧没有赶上见母亲最后一面。他极度悲痛苦闷,料理完母亲的后事,李叔同没有回上海,把妻子留在天津,自己去了东瀛留学。
那一年他26岁,但好像已经过完了一辈子。
04
到了东京,他与几个志同道合的人成立了春柳社,演出和研究中国话剧,1908年,他退出春柳社开始专心研究绘画和音乐。1911年带着在日本相识相恋的第二任妻子回国抵沪时,已经家道中落了。
人一生长不过百年,多少人蝇营狗苟或碌碌无为,而他却在短短几十年为世人留下咀嚼和参透不尽的精神财富。
就连以高傲清冷著称的著名作家张爱玲也曾说过,不要认为我是个高傲的人,至少,在弘一法师的寺院围墙外面,我如此谦卑。
有人说,声色犬马之后,他看红尘不过如此。于是决定修身养性。有人说他情绪思想飘忽,确实是做艺术的人才,有人说李叔同虽为佛学一代名家,然而他最终是抛妻弃子,太过任性。
妻子带着孩子去寺院找他,他不让他们进寺门。妻子怪他独独对自己残忍。他亦不多辩解。
诸多爱恋,诸多牵挂,理想与大义,猥琐与龌龊,这一切依附于人的肉身这具臭皮囊。
世事无常,他终究走向自己唯一可以寄托心灵的地方。
蒋勋说过,人与人的关系只有两种,一种是生离,一种是死别。
灰飞烟灭,天心月圆。谁又说得清是非对错。
长亭外,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还,
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1942年壬午年10月13日,一代佛教宗师,万千成就于一身的弘一法师安详圆寂。
临终留下四字遗言:“悲欣交集”。这一切,留与世人说去吧。
绚丽至平淡,悲欣交集。
遗世而独立,傲慢无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