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保护公司信息安全的前提下,我的文字尽可能忠于我的内心。
关于什么是移动医疗,可以一键回顾我之前的文章《医生,接吻会怀孕吗?——移动医疗引发的思考》,也许会瞥见一方。
01
昨天跟教授上完最后一天班。
大家可能以为我终于要辞职了,然而这一次,还不是我。
教授要和女儿到澳洲生活了。
一位退休的老教授,想来移动医疗看个究竟,一年以后,各种原因也真的离开了。
人家说,币圈一天,人间一年。这句话对于移动医疗同样适用。每天各种创新数据刷新曾经的潜能,每个月新的政策层出不穷,却又像刚出生的雏鹰,嗷嗷待哺,时不时伸出脖子探索外面新奇的世界。
就像那一句,每对夫妻在一生中都有500次离婚的念头,100次掐死对方的冲动。这句话对于在移动医疗里呆了两年的人同样适用。每次上晚班都会心生辞职的念头,特别是大夜班。遇到一些素质低下,甚至不懂尊重二字的用户,甚至开始怀疑人生,怀疑当初的选择。
这些想法持续轮番上演了将近一年,如果再回避,只会身心交瘁。是时候开启元认知,剖析自己,在轮回中自我疗愈了。
如果一项工作已经如此不值得,如此难以忍耐,为何我还要留在这里?
离开移动医疗,我能去哪里?我要去哪里?
这份工作为什么让我有如此难受的感觉?下一份工作能够避免吗?
毕竟两年的时间,离开,谈何容易?即使最终真的离开,下一步也应该更好,不是吗?
移动医疗两年的摸爬滚打,唯有用心+真诚的复盘总结,才不负这两年的青春年华和曾经的热血沸腾,不是吗?
02
我想谈谈这两年的收获。
开始的时候,我并不知道这收获如此巨大。还好,我的007写作群战友,给了我如此有价值的反馈。


是的,你必须拥有超强执行力,超强灵活性,超强同理心,超强耐心,超高情商,超饱满激情,超好体质,超强抗压能力,还要懂心理学。
否则,你完全不能胜任移动医疗这工作。
虽然现在的我正处于消极怠工状态。嘿嘿。
1 超强执行力+超强灵活性
用日新月异来形容移动医疗,一点都不夸张过分。每月一次大的绩效方案改革,迭代速度之快,让这家创业公司跑在了移动医疗的前头,成为移动医疗当之无愧的独角兽。在这里,我学到了重要一课:这世间唯一不变的就是善变。
每天各种更新的数据,不断刷新人的三观,挑战人的极限。别人能做到,你凭什么做不到呢?在这只看数据的时代,这里没有合情合理的借口,只有漂亮的数据能说话。
所以你唯有干,狠狠的干,埋头苦干。还要干出一点成绩来,数据还要漂亮,至少没那么难看。
所以超强行动力是这么来的。因为变得太快了,每个月甚至每天不得不断的调整自己的目标和姿态,若没有强大的灵活性,哪有机会成为同行中的前20%?
2 超强同理心+超强耐心+超高情商
医者父母心。没有超强同理心,老实说,在中国根本当不了医生。因为每一位病人心中理所当然觉得医生就应该是活雷锋。
移动医疗更加特殊,厚厚的电脑屏幕和巨大文化差异将医生和病人在空间上隔开了,医生根本看不到病人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很多信息只能通过屏幕上的只言片语来传达和感受,特别是遇到一些表达能力不强的病人,更要试着换位思考,理解清楚病人的真实意图。这个时候,医生的同理心就一定要在场了,特别是面对肿瘤科的病人。
很多时候,由于用户认知水平的差异,同时,现在网上的伪科学实在太汹涌,病人往往会拿一些无厘头的伪医学知识来质问医生。比如说最常见的就是用户会问:发烧会把孩子的脑子烧坏?咳嗽会咳成肺炎?
这个时候就要变着戏法,各种医学上专业解释,比喻通俗版的解释都用上场了。而且说一遍用户还不懂,那咋办?再说两遍呗。超强耐心就是这么来的。但这也有很不好的一面,那就是要不断的化解用户带来的焦虑,如果焦虑化解不了,就活生生的中招,从一个毫无脾气的人沦为吐槽户甚至怨妇。
超强情商我不说了,凡是接触过我的人都知道。还是那一句,真诚是最大的套路吧。
超强情商是怎么养成的呢?
就是用户一上来就问你,川崎病有什么症状?这个时候可不能直接跳入用户的坑里,照着书本念川崎病的临床表现。这时候我会说,目前您孩子是有什么症状,让您担心孩子有川崎病吗?然后这一招就凑效了,这时候用户会噼里啪啦的跟你讲一大堆孩子的症状。然后就可以运用专业的医学知识来判断分析,有没有川崎病啦。
这也是要懂点心理学啊。
3 超饱满激情+超好体质+超强抗压能力
移动医疗是非常有前景的朝阳行业。如果没有对移动医疗有深刻的理解,没有意识到自己每天都是在做善事。那么这份工作对你而言也只是一份简单的打字员工作,每天都在简单的重复,哪儿来的饱满激情。
超好的体质是必须的,为什么呢?请允许我简单粗暴的描述一下我们残酷的工作环境。
三班倒那是不用说的,大夜班更是雪上加霜。很多时候都在想,为什么世间会有这么残酷的工作,大半夜的要爬起来,顶着高高的明月去上班。白班的话也是几乎连续坐在电脑前七个小时。喝水和上洗手间都变得如此奢侈。
腰肌劳损,腱鞘炎,颈椎病,肾结石,泌尿系统感染,胃病,这些都是常客。非常庆幸感恩目前的我还没有中招,除了有些腰肌劳损。一年下来,很多同事眼睛瞎了,腰酸了,腿痛了,心也累了。好好的年轻人,身体变成了大叔大妈模样。相信这是很多俊男美女的惨重代价。当然可能会有人说,你下班以后去运动呀。我也只能呵呵了。我只能说,这份工作真的让我很惜命。
超强抗压能力。这点不多说了,大家都理解,哪一个行业,能不累呢?没有一份工作是容易的,如果想做好的话。
再说,医疗本来就是高危行业,移动医疗各种快速迭代的新数据,更是让人的心非常焦虑。要是想再干得好一些,对自己要求高一些,加班加点没时间谈恋爱是分分钟的事。那就干脆嫁给公司吧。然而,没有超强的抗压能力,哪有机会嫁给这踏上快速成长轨道的创业型公司呢?估计连门票都没有吧。
其实更多的时候心累是隔着屏幕,对方的恶语相向。一句你瞎了吗,让人心顿时拔凉拔凉的。网络时代,键盘侠的毒气太猛,连医生也不放过。做不到去毒化的话,只能狠狠的把自己给毒死。
就这样,一点一滴,整整两年了。不管是被拉着往前走,还是自己愿意走,每天反复的上百次刻意练习,强大的同理心和超强的执行力,还是有的。暂且算是一笔价值不菲的收获吧。
03
上面噼里啪啦说了这么多,也让大家知道,移动医疗基本的工作模式和所需的基本素质。
上面也可能会给大家一种吐槽的感觉。其实我的内心是相对比较平静的,我只是在展现事实,稍微加入了一些个人感情色彩。
那么,我为什么还没有离开移动医疗呢?
至少两个原因吧。
第一,我确实没有想好要去哪里。
离开移动医疗,我能去哪里呢?我能做什么呢?还回医院吗?当年辛辛苦苦学医,在别人周末大把休闲时光去逛街,刷电影,恋爱的时候,我们在啃厚厚的病理和解剖书,在背试卷,在准备考研,甚至出国。不想现在一大把年纪了(虽然刚过完26岁生日不久),放弃初心,放弃医学专业。除非是遇到非常喜欢的专业和工作,如心理学?那就另当别论。
第二,移动医疗确实是一件很酷的事情。
移动医疗的使命是:打造中国一站式医疗健康生态系统。让每家拥有一个家庭医生+让每人拥有一份电子健康档案+让每人拥有一份健康管理计划,是移动医疗三大愿景。
北上广一个小时内送药上门,小病足不出门就把病给看好了。大病还可以启动国内二次诊疗,海外诊疗等高端医疗服务。后续还会把医保保险全部纳入,从最大意义上来解决中国医院资源分布不平衡,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如果成功了,不,肯定会成功。真是造福千秋万代,为子孙后代留下点好东西。
而每次咨询过程中,收到用户一句暖心评价:你真是一位有责任心的好大夫。前面所走的99步疲惫不堪,都被这句贴心的话吹得烟消云散。
是的,就是这么容易满足。
在中国做医生的,其实很容易满足。只要病人说一句:谢谢,您辛苦了。就足够了。
曾经,网上有一个段子:当你在手术室的时候,在门外的妻子,父母,儿子不一定会百分百想救活你,但是你的主刀医生一定会百分百,拼尽全力去救活你。
是的,你负责相信我,我负责把你的病治好。就是如此简单。
但是这在线下的医院,绝大多数难以实现。牵涉太多,太广了,这里也不展开讨论。
而线上的移动医疗,因为滤去了很多现实因素,目前很多咨询还是免费阶段。只是单纯的隔着屏幕,两个个体在对话。一来没有涉及到利益,二来隔着屏幕,很多时候可以敞开心扉,展露真实的人性。可以说毫无利益冲突。当对方隔着屏幕向你发出一声感谢的时候,那一刻,明亮了整个夜晚。
想想自己每天都在做善事,也是件很酷的事情。
所以,先走着吧。
总结
两年的时间,在移动医疗摸爬滚打。有收获,也有焦虑,有迷茫,有当下一些不成熟的思考。
在这善变的人世间,做一个真诚的用心的人,是珍惜这个时代最好的方式。

最后,我想以这一句话结束(请看上图)。
最后的最后,放一张007,全球最大写作群的码吧。

2018.02.27 广州
网友评论
嗯呢。有空约。
罗文婷|007-1718|班长 罗文婷:一个在移动医疗摸爬滚打两年的人内心独白
【文章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2974ee85e6d3?utm_campaign=hugo&utm_medium=reader_share&utm_content=note&utm_source=weixin-friends
【文章评分】
[逻辑结构10']9
[文字功底10']9
[价值启发10']10
【我的收获】
刚才拜读了我们“超强同理心+超强耐心+超高情商+超强执行力+超强灵活性+超饱满激情+超好体质+超强抗压能力”的超人班班的文章,很是受触动,我读到了满满的真诚和正向力。同时也让我想起了自己的前东家(罗莱家纺)的企业文化:卓越 专注 伙伴. 这三个精神在你的身上也全部得以体现,以前我觉得企业文化就是一种形式,现在觉得企业文化是一种气质,以前觉得自己那么拼是因为站在那个高压的环境里让自己不得不,后来发现不是的,卓越,其实是我们自己的基因,是我们自己希望好了还能更好,你在这家企业里如此,换一家也是,自我驱动力其实是自己赋予自己的,也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真正的大boss。 还有看到班班对移动医疗的概述 ,我也觉得 班班从事的工作真的很酷,很了不起,比我们设计大被单有意义多了,为班班打call!
【我的疑惑|我的建议】
已经很棒了 ,不过非要说点建议的话,我觉得 小标题大标题可以标注的再明晰些,现在的话01 、1、第一.....这样标注有点不太明晰
【推荐语】
当对方隔着屏幕向你发出一声感谢的时候,那一刻,明亮了整个夜晚。
就是这样一个又一个的小确幸,让生活日现美好,不是么?珍惜吧,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一个在移动医疗摸爬滚打两年的人内心独白
https://www.jianshu.com/p/2974ee85e6d3?utm_campaign=hugo&utm_medium=reader_share&utm_content=note&utm_source=weixin-friends
1686杨怀玉点评,作者1718罗文婷
【文章评分】 28
[逻辑结构10']9
[文字功底10']9
[价值启发10']10
【我的收获】&【我的疑惑|我的建议】
我是不是应该收回昨天的话,劝你离开肯定是不对的,因为我很不了解这个行业,实际上,我也不了解你。因此,我没资格提出任何建议。
我从你的文章里看到了一个医者的情怀,一切苦,一切累,一切的不理解,你们一肩扛,只要能帮到他人,只需要在苦到不能坚持时,一声谢谢,就可以温暖全部,就可以原谅一切,就可以满血复活。这是一个我不了解的世界,这也是一个让我钦佩的行业,通过你,我对这个世界的美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我不知道你说的加班,是单是你们年轻人加,你说的压力,是单单一部分人压力大,还是整个公司所有员工都是这样。如果全部员工都象你这样象打了鸡血一样,那么这家公司说不定还真是独角兽呢,赶紧买点这家公司的股票。
但我说的人工智能与混合虚拟现实,在未来两三年内,将会大量代替或简化一些不需要人类分析判断的工作,这肯定是趋势,吴军老师说的,但我深信。所以在未来几年内,会解放一部分人,去做更高端的工作,也会淘汰一些人,如果他们不能提升自己做更高端的工作的话。不过,我相信你是被解放的那一批人。只是我还是有一个担心,你的工作强度那么大的话,你在工作方面思考与提升的时间能够安排得过来吗?
【推荐语】
移动医疗苦与乐,或许我们应该好好了解她们
《一个在移动医疗摸爬滚打两年的人内心独白》
https://www.jianshu.com/p/2974ee85e6d3?utm_campaign=hugo&utm_medium=reader_share&utm_content=note&utm_source=weixin-friends
【文章评分】29
[逻辑结构10']10
[文字功底10']9
[价值启发10']10
【我的收获】
很荣幸读到班长的文章。看完之后,才知道什么是好的文章示范。
班长的超强执行力,超强灵活性,超强同理心等等等等深深震撼了我。班长通过文字将自己在移动医疗两年的收获和感受,剖析得十分深入。我想起自己曾经的工作,内心一直想放弃,也一直在反思,甚至要在轮回中尝试自我治愈。最终,我没有找到舒服的姿态,我放弃了。因为我没有觉得那是一份很酷的工作。
同时,通过这篇文章,我了解了什么是移动医疗。对于当前的医疗状况,我内心也有很多看法。移动医疗让我看到了一些希望。
感谢班长的文章让我大开眼界,我想我还会多读几遍。
【我的疑惑|我的建议】
目前还真提不出好的建议。我觉得都很好。我忘了是谁说过的,好的医生一定要有好的道德作支撑。
【推荐语】
勇作同行业中的前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