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影片名字深深吸引。
缝纫机和乐队到底有几毛钱关系?
果真,没浪费这张电影票。


出生摇滚小镇集安的青年胡亮,从小就心怀摇滚音乐梦。一次偶然机会,得知当地房地产大亨要拆除小镇摇滚公园,为了守护家乡摇滚公园,捍卫心中炽热的摇滚音乐梦,他倾尽所有,高薪请来音乐经纪人程宫组建摇滚乐队,筹办摇滚公园演唱会,想让小镇居民和镇政府重温摇滚魅力,从而改写小镇摇滚公园被拆除的命运。
摇滚乐队最后集合了鼓手-炸药,贝斯手-丁建国,吉他手-杨双树,键盘手-希希组建了“缝纫机乐队”。
演出筹备之际,为尽快拆除公园,当地房地产大亨(建国的父亲)高价迫使程宫取消演出。面对高额诱惑和音乐梦想,程宫该何去何从?乐队又会克服怎样的重重困难,争取演出?摇滚小镇集安的摇滚公园能否保全,集安人的摇滚梦想又将何去何从呢……
整场电影下来,笑点与泪点齐飞。
一支乐队,一辆消防演出车,一个小镇摇滚音乐梦。
几位明星客串,几首怀旧歌曲,几个经典桥段。
………
下面,我将从电影惯用表现手法——“冲突”角度,为大家详细解读这部影片。
冲突,首先是人物刻画时内心冲突,其次是故事情节发展制造的事件冲突。
可以说,这部影片,人物形象刻画在冲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故事情节在冲突中跌宕起伏,对表现主题有着功不可没的推波助澜之力。
一 人物内心冲突
1. 胡亮(平凡小人物象征):
第一次内心冲突是,胡亮得知摇滚公园即将被拆,倾尽所有也要高薪请来音乐经纪人程宫,梦想组织一支摇滚乐队,志在守卫摇滚小镇的摇滚梦。作为乐队主唱,胡亮每天晚上都会在乐队训练后,加班加点兼职开夜车,不为什么,就是为了凑齐答应给程宫的聘金。当一个人,食不果腹时,还记得自己的梦想,还在坚守自己的梦想,难道不足以赤诚与动人吗?

第二次内心冲突,是胡亮眼睁睁地看着摇滚公园的标志性建筑——大吉他,在挖掘机轰隆隆声中,变得残缺不堪,风雨交加中失声痛哭却又无能为力时,内心那份无助的自责、得知被背叛真相后的愤怒、内心挣扎后人格隐退、重建与平衡,可以说,这个内心冲突的制造,让影片赚足了观众几吨泪水。

2. 程宫(求利者之代表)
可以说,影片前半部分,我没有看到所谓音乐梦想人程宫,我看到的程宫是赤裸裸的生意人。好像一切都是冲着钱来的。第一次见面时,胡亮还没有能力给程宫全额的聘金,也没有乐队,程宫转身就要离开,要不是胡亮死缠烂打,苦苦哀求答应给予程宫更高聘金,可能影片到此该结束,观众离席了。
而且,当面对当地房地产大亨给出的巨额诱惑,让他出卖摇滚音乐梦想,面对这巨大内心冲突,短暂挣扎后,果然,程宫“不负众望”,最终还是屈服于赤裸裸的现实。
然而,程宫,这个靠妈妈的缝纫机一路支助读完音乐学院的高材生,在剧情最后,还是为自己扳回了一局。摇滚公园大吉他被拆,身败名裂,众叛亲离,孤身一人回到北京后的程宫,其实,也会面对吉他黯然神伤。在一次偶然机会,看到插着“缝纫机乐队”的摩托车奔驰在街上,心中巨大的冲突,唤醒了那个被深深埋没的音乐梦。于是,缝纫机乐队再重逢,即将在残缺的摇滚公园举办梦寐以求的演唱会,在废墟中,让音乐梦想开出灿烂之花。

3. 希希(关于孩子教育与传承)
希希是胡亮以前乐队队友乔大山之女。这对父女,也是赚足了我所有笑点和泪点。
影片中,第一个冲突就把人压迫到喘不过气来:希希的妈妈,乔大山的妻子,终于还是找到了希希和爸爸暗中练琴的地方,作为小镇上唯一一个跆拳道黑带,当然选择最简单粗暴的解决方式。于是,琴断了。然而,面对妻子的暴力式阻挠,面对妈妈的不理解不支持,这对父女俩的音乐梦没有破碎。
摇滚乐队组建后,大家齐心协力,每天夜深人静时,利用那辆消防车改造的演出车的爬梯,通过三楼的窗口,把小希希和为躲过妈妈法眼找来的小希希替身,假装熟睡的邻家小女孩给换回来。老实说,看到这里,我真的泪崩,非常感动。心中若真有梦,全世界都会给你让路。

4. 杨双树(你还记得尘封的梦想吗?)
杨双树是整支乐队中最年长的一位,都是爷爷级别人物了。作为医生的他,因为一次喝酒导致脑中风,被女儿误以为是玩吉他惹的祸,并以若再接触吉他,则再娶无望为由,想断了他接触音乐的心。
然而,真正的梦想从来都不会一直尘封在心底。面对女儿制造的冲突,面对胡亮和程宫的软硬兼施,威逼利诱,老头子内心打了一场战后,决定再给自己一个重头开始的机会。于是,这支神奇的缝纫机乐队诞生了!

关于乐队另两位成员,一位是放着好好副总裁不当,跑来玩贝斯的富家女丁建国,一个是想通过加入乐队表演,获得关注,寻找那位一见钟情的纹身师女孩的鼓手-炸药,这里就不一一详细解读。


二 故事情节冲突
1. 缝纫机乐队的组建
这是一支神奇的乐队。
断腿的断腿,结巴的结巴,未成年的未成年,老残的老残。
尤其是面试时候,他们那一幅幅无所谓吊儿郎当的表情,让人简直要怀疑编剧的智商。但是,别急,当他们第一次合奏排练,各自使出看家本领时,那效果真的震撼全场。导演先抑后扬的良苦用心,终于被观众看到。在巨大反差中制造感官特效,可谓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2. 摇滚公园大吉他被拆除
这个片段就是一枚催泪弹。
当程宫违背自己内心,出卖音乐梦想,当梦想被现实狠狠打碎,胡亮风雨交加中,抱着大吉他的残骸失声痛哭时,相信很多观众已经跟着胡亮一起哭成泪人。
昨天还是满怀期待地筹备摇滚公园的演奏会,今天就所有音乐梦想被残酷现实摔得支离破碎;昨天还是一起排练为梦想歌唱的战友,如今却是最熟悉的陌生人;昨天的自己还是一位追逐梦想的勇士,今夜里除了悲伤逆流成河,沉默,别无其他。
现实与梦想,程宫与胡亮,内心与真相交错,所有矛盾与冲突,导演都在此时此刻集中发力,就像紧绷许久之弦,终于在这一刻,弦断,曲终,人散,梦灭。

3. 演奏会途中一波三折
追逐梦想之路,绝不会轻而易举。
当缝纫机乐队再次重逢,前往摇滚公园演奏会途中,果真其然,第六感真的没错。导演绝不会让他们梦想之路太过平顺。
这一次是一场误会造成的阻碍。有时候,人与人之间无意间一些误会,往往成为阻碍梦想实现的最大绊脚石。
建国的仰慕者,纨绔子弟张发财,因为一场窃听器事件误会,为报情仇,与前往演奏会途中的缝纫机乐队撕开一场“生死较量”。所幸的是,危难关头,希希妈妈的跆拳道白队与建国爸爸的保镖黑队,纷纷出手相助。亲人的理解,亲情的回归,为梦想的实现增添了最为关键的力量。


三 影片几点关于梦想的思考
其实,不管人物内心刻画还是故事情节设计,最终都服务于电影主题。
我也相信,对于影片,除了娱乐,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从中找到自己的角色,因为,这不仅仅是别人的故事。这也许是影片的终极意义。所以,最后我想谈谈影片带给我的几点思考:关于梦想,这个被说烂了的东西。
1. 梦想是一定可以被实现的具体的东西。
老实说,整场影片下来,我开始问自己:你有梦想吗?如果曾经有,丢在哪儿了?
所谓梦想,我觉得一定是可以通过努力,被实现的实实在在的东西。
影片中,自始自终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梦想,相信自己梦想一定能够实现的,我想,只有胡亮一个人。其他人,梦想于他们而言,可能只是一种兴趣,一种情怀,甚至是一种谋生手段,实现的欲望没有那么强烈。
胡亮的梦想是:通过自己努力,聘请音乐经纪人,组建摇滚乐队,通过摇滚乐队在小镇摇滚公园的表演,唤醒小镇居民和镇政府对摇滚音乐的喜爱和情怀,重温摇滚的魅力,从而改写摇滚公园被拆除的命运,在保护自己摇滚音乐梦同时,让小镇摇滚之乡文化得以传承。
最终,历尽千辛万苦之后,胡亮做到了,实现了做梦都想实现的梦想。
2. 梦想是需要传承。
真正的梦想,是可以被传承的。梦想能够传承,也应当传承。
影片中,乐队希希和老杨这对爷孙组合,就是一种摇滚梦想与文化的纵向传承。胡亮守护摇滚梦想,保护摇滚公园,就是更大范围的梦想与文化传承。影片结尾,前呼后应方式,希希在全校师生面前演讲,像当年的胡亮一样,于众人面前,诠释幼小心灵萌发的摇滚音乐梦想种子,也是一种横向的梦想传播与传承。
因为传承,梦想便有了力量。
3.太容易实现的,那不叫梦想。
卢思浩在《你要相信,没有到不了的明天》中提到:梦想是用来实现的,但是太容易实现的,那不叫梦想。
确实,你若说实现梦想途中一帆风顺,那是自欺欺人。梦想虽无大小之分,但真正配得上你野心家的梦想,必然是,先苦汝心志,劳汝筋骨,饿汝体肤,空乏汝身,行拂乱汝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汝所不能。最终,你会明白梦想的用心良苦。
影片中,从缝纫机乐队的组建到摇滚公园大吉他被拆再到摇滚公园演出路上一波三折,不禁让人感慨,追梦之路,想说爱你真的不容易。
而且,比外部环境重重阻碍更为艰难的是,我们要打赢自己内心的比赛。就像程宫,逐梦途中,曾一度迷失自我,走着走着,忘了为何出发,相信这也是绝大多数人遇到的瓶颈。
所以,观看完影片,我第一反应就是跳出来问自己:你还记得你的梦想吗?正在阅读这篇文章的你,不妨也问问自己的梦想丢在哪儿了?
总结:
整场影片下来,无论是主题把握,还是人物刻画抑或是故事情节冲突,蒙太奇手法的运用,都是可圈可点。
但美中不足是:植入广告实在天花乱坠!!!还有对人物心理活动刻画不够细腻。
不过,总的来说,影片瑕不掩瑜,值得一看。文章末尾,送上影片经典段子。



最后,愿每个人在这部影片中,都能找到自己。
文婷姐姐
2017.10.21 于广州
网友评论
周冬雨出现了,叫彤彤,是那个超市大爷的女儿,丽丽是那只小狗的名字。
http://www.jianshu.com/p/203c93125f8d
标题新颖、达意 (4)
语句通顺、无别字(4)
结构清晰、条理(4)
内容工整、生动(4)
逻辑准确、严密(3)
读者共鸣、有用(3)
总计:22
点评:真是一篇描述生动、评述到位的好影评(真的不是专业的?可别骗我…)
我的观点:
一、标题:文婷姐姐的标题真的是个强项啊(得好好向你学习),未读文章感觉就能理解全部深意;
二、语句:整体很是通顺和流畅,即使有了下面的瑕疵,也感觉不太会影响舒畅的阅读哈哈:
错字:“剧额诱惑”、“靠妈妈的缝纫机一路支助”
不通顺句子:“终于还是找了…地方”,另外最后“人群中的短板”,原意不知是不是“人生中的短板”呢?
三、结构:非常清晰,总介——情节冲突(人物、故事)——主题思考——总结,一气呵成;
四、内容:细读每段,排比、类比、对比都运用的恰到好处,字词生动,仿佛跃动的音符,让人读起来赏心悦目~
文字排版没得说,但如果能图片大小区分处理(如调小介绍性、经典段子图片的显示尺寸【简书里是可以设置的】)、人物杨双树的说明能靠上放置(并与希希的配图能分开)、丁建国和炸药的配图拼接为一图(因为他们介绍已略过)的话,感觉全文图文搭配会更加出彩~
另外开始介绍情节的图,和下面的三段文字说明,有重复之嫌,可考虑去一或换一;
五、逻辑:(我没看过电影,仅从笔者文中最后思考,找感觉有些矛盾的地方)
1. 梦想一定要“能被实现”么?我倒不这么认为,历史上,现代中,很多人最终也没实现其梦想,但他们一直在驶向自己梦想的路上,所以,他们始终没有后悔,也大多被世人记住;
2. 如果影片中梦想已被传承,那至少,希希和老杨,也都是有梦想的,而不是“真正谈得上有梦想的,我想,只有胡亮一个人”~
3. 最后文中,我看到两处笔者的自问“你的梦想呢?”,本以为能看到一段文婷姐姐的“自我梦想遗弃和重拾之路”,不过可惜终归没有看到呢……
六、共鸣:没有参考任何其他影评,还能写出这样直逼优秀影评的文字,让我产生极度跃跃而试想去观影的念头,只能说“你赶紧去这个领域再好好发掘下可别浪费了吧!”
推荐语
“昨天还是满怀期待地筹备摇滚公园的演奏会,今天就所有音乐梦想被残酷现实摔得支离破碎;昨天还是一起排练为梦想歌唱的战友,如今却是最熟悉的陌生人;昨天的自己还是一位追逐梦想的勇士,今夜里除了悲伤逆流成河,沉默,别无其他”
感谢王洋战友您的用心点评,对我这种对错别字特别敏感的人都能找到这么多瑕疵,容我膜拜下,另外,关于您提到的逻辑矛盾之处,我昨天已经注意到了。迟点补充修改下,让文章观点更加清晰。总而言之,非常感谢。@007-1727|王洋
2. 文字功底 10分
3. 价值和启发 8分
总计:28分
点评:影评类文章看似简单,但要写得出众却不容易,不但要有影评人独特的看片视角,还要有特例独到的见解。不过写这篇文章的你,做到了。
文章的逻辑结构和套路很经典,可以拿来细细品味后,总结成写影评的写作套路。嘻嘻,我就是这么干的。向你学习了。
最出彩的地方是用故事情节中的冲突为主线,把独特的人物特性和重要冲突事件勾画得淋漓尽致,更把人物性格和梦想的反差凸现出来。
影评不但有电影里的情节描述,还加入了你自己对于电影里主流思想――梦想的理解。这部分的加入更是给文章内容结构上加了完整的一笔。
最后用经典的对白结尾,我的感觉是直接的把我们拉入了场景中,有场景代入感。
你的文章构思很巧妙,看得出在用心践行写作。和你互评对我来说是额外的学习,期待和你一起成长。
《缝纫机乐队》:废墟中,那个被说烂了的梦想
http://www.jianshu.com/p/203c93125f8d?utm_campaign=haruki&utm_content=note&utm_medium=reader_share&utm_source=weixin
1686杨怀玉点评,作者1718罗文婷
逻辑结构 10
文字功底 10
价值启发 8
总 分 28
如果不是你发出来的,我肯定会以为是专业影评人写的东西。
我没看过电影,但从你的影评里,我仿佛已知道了电影的全部,当然,这是在跟着你的思维走,我如果自己去看,说不定泪点、笑点都不一样,嗯,应该说是肯定不一样。从套路上来讲,此类电影应该说是大同小异,理想与金钱,理想与现实,最后理想胜利,皆大欢喜。实际上呢,这是一味心灵硫酸,因为理想最后总是为现实、为金钱让路。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当年太祖多么崇高的理想,依旧要依靠“打土豪,分田地”这么现实的利益来吸引民众,取得胜利。我没有看电影,我不知道影片是怎样来描述那位房地产老板,如按脸谱化的一贯性思维,应该就是资本家唯利是图的丑恶嘴脸,这个判断如果你说不对,我可能会产生去看一看想法,如果你说对的,我肯定不会去看。因为,一切都有规则,一切均有程序,一切也均有两面性,如果我们是房地产老板这个群体,我们会怎么想,他们就不是公民吗?他们的所作所为,难道就没有任何情怀吗,真的不一定。所谓民众仇富,大概也是这种影片引导得太多的结果,可是,别忘了,我们的伟大的XX,奋斗目标可是共同富裕,如果富裕或说有钱就是唯利是图,那么,有点质疑这个奋斗目标的嫌疑——这说法似乎有点诛心。
不过,说到经典影片,还是喜欢《肖申克的救赎》、《十二怒汉》,百看不厌。推荐给大家,有空看看。
杨大哥,从您点评速度和篇幅来看,感觉非常用心。
不管这周多忙,我都会给您回评哈哈。
影视鉴赏,大学选修课学过一点皮毛,不过已经忘得差不多了。
回到电影本身,一部影片确实可以多角度多维度去解读。而我这篇文章,单独从梦想这一个点来阐述。文章篇幅有限,虽然我前前后后也耗了6个小时,写了将近3500字,但还是意犹未尽。
当然,我非常赞同您关于房地产开发商的观点。这又是从“利益”角度论述问题了。
其实,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上,很多时候,社会的现实与残酷,冷暖自知。或者很多时候,我们就是现实的制造者和参与者。但是又怎样呢?只要是合法的,即使不合情理,利字当头,或许我们还是选择站在现实这一边吧。
影片中的开发商,其实曾经也玩过摇滚,但是现实让他明白,玩摇滚不管饱,所以转行商人,这本身也无可厚非,而且,如果公园的拆迁是合法的,那也可以大张旗鼓了。
只是,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正确认识这个世界的明与暗,才能真正感知到真实的自己,知道自己是什么,要什么,应该选择什么。如果我们一味蒙蔽自己,或者极端地否定世界和社会黑暗面的存在,我想,总有一天,人性中阴暗面会越长越大,总有一天爆发出来,后果不堪设想。
总而言之,世界是复杂的,也是对立和多元的,我们不能马上改变世界,我们不能左右人心,但是我们可以选择做自己,比如说:好好守护内心的梦想。
以上是我结合最近学习心理学的一些感悟,欢迎杨大哥多交流。
快休息吧,中国好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