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开始回忆青春时,光阴已慢慢瘦了。从旧照片中、日记里回忆自己的青春,也在美术馆的画里,看不同时代别人的青春。
从美术馆关于“青春”专题展览的一幅幅画中、一件件雕塑上看到我的祖辈、父辈、正值青春的当代青年,当然也包括我的青春。一百年来,无论那个时代皆多姿斑斓。隔着距离,看属于我的青春时代,泛黄的老照片抹上浓丽色彩,抑或原本靓丽。
1
一百年前的青年,我多从书中、画中、影视作品中看到他们怎样怒放青春。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没有哪个时代的青年像他们一样担负着改变国家命运的使命。他们高举爱国、进步、民生、科学的大旗走上历史舞台,成为时代的开拓者。良好的教育、青春的活力、敏感的天性,让那些生长在富裕家庭的知识青年,走出家庭、走出象牙塔,走向社会。
在“青春万岁”主题展览第一乐章“青春的信仰”画中,有在苦难中挣扎的老百姓、有在战场上奋战的青年战士,更多是青年们手挽手、肩并肩、高举旗帜昂首走在街上为争取民主、自由游行、呐喊的画作。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一排“五四”青年的头像雕塑,尽管每一座雕塑的五官、表情皆不同,但每一张脸上写着同样的东西——信仰。
青春的激情需在时代中燃烧。在木心先生的文中、画中很难看到与他的时代、个人命运相关的东西。年轻时参加过学生运动,因闹学被上海美专退学,多年后,他写道:“从前的那个我如果来找现在的我会得到很好的款待”。迷茫、莽撞、激情,纵然犯错,那也是青春!
那年,刚步入青春正上初中生长在象牙塔中的我,听说解放军要上前线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时,激动万分,有人提出要到火车站送解放军,大家立即响应,当时正在上课,老师根本管不住。一群从未吃过苦的孩子激情澎湃步行十几里赶到火车站。一身军装把那些比我们大不了几岁的战士骤然变得高大起来,火车启动时,好多女生热泪盈眶,有的女生还长时间保持着与解放军战士通信,甚至影响到成年后的择偶。
多年后,在银幕上、画中看到学生成群结队举旗游行轰轰烈烈的场面时,总会想起当年的集体送行。自己原来也热血过,在那懵懂、敏感的青春。徜若我的青春也处于血雨腥风的时代,会像当时的青年走向街头,为大家的幸福撒热血吗?抑或,年轻的心皆有一腔热血,极易被集体的热情点燃。我的青春更多是个人的迷茫、忧伤、无处安放的热情……
2
因为信仰,他们撒下的青春热血,迎来了中国的改天换地。在第二乐章“激昂的青春”中,看到新中国成立后,他们把自己的青春投入新生活的建设中,充满着革命热情与理想主义精神。
一张张青春的脸上在画中皆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从那时起直到改革开放前,我们看到的皆是高大上的文艺作品,他们很少提及自己,集体利益绝对高于个人利益。没有生于那个时代,不知热血青年绚丽笑靥下有着怎样的忧苦,抑或那就是他们真实的笑容,因为理想主义,他们对未来充满希望,相信看到的听到的。无论从事什么行业的青年,都怀着极大的热情投入学习与工作中。
这一时期多为政治宣传画,新中国新天地,一片大好河山,需要的恰是青年们露出如此相同灿烂的笑容。
林风眠那时也画劳动场面,却迥异于当时的宣传画,画面弥漫的忧伤一如他其它作品。如今来看,那才是有灵魂的画。
米勒那些在田间低头弯腰劳作的农人农妇的画很受当时国人欢迎,劳动的人、劳动的青年最美。这一时期的女青年,完全看不到女孩的娇柔、优雅。她们是健硕的,不是留着短发就是扎着两条小辫,不是在学习就是在工作。那时的青年似乎不谈恋爱不要家庭,一腔热血全部撒在工作上。故文革后,青年们如饥似渴地学习,欲把浪费的光阴补回来。由北岛、李陀主编的《七十年代》,是一本对“七十年代”的追忆和回顾的集子,作者主要来自现在的知识界与文艺界。七十年代是他们的青春,恰逢文革,作家李零说:“八十年代开花,九十年代结果,什么事都酝酿于七十年代。”他们的青春生活单调而沉闷,最大的快乐就是偷读当时的禁书,也是我们今天随处可找到的世界名著。那是他们逃避现实的乐园,最好的精神梦乡,也为日后的开花结果做铺垫。陈丹青1979到1980年的西藏组画大胆地不再用当时主题先行的宣传画形式,而是真实展现了藏民的日常生活,也影响到后来的画家。
3
八十年代初,刚打开的国门让从文革中走过来的青年目不暇接,封闭太久的国人终于看到了外面世界,画家总算不必带着政治任务作画,也有了表现自己的空间。人性才是永恒的主题。文艺作品有了更多表现精神层面的东西,尽管不少东西在模仿西方。
进入第三乐章“多姿的青春”,八十年代中后期的青年思想更为活跃,正常的升学、工作,更多个人精神上的困惑、烦忧,每幅画皆富有浓厚的时代色彩。
一幅戴着红头巾、身着花棉袄的女青年一早站在图书馆门口等待开门的画面很形象反映出当时青年对知识的渴望。
另一幅题为“女大学生”的画让我倏地想起儿时眼中女大学生的样子,完全迵异于现在的女大学生。画中的女大学生,衣着素朴,挎着书包,行走在冬日的雪地里,清秀的脸庞上目光深邃,神情安详,气质高雅。八十年代中期,我父亲在大学任班主任,班上的女大学生就像画中的女生印在我童年的记忆里,让当时的我觉得成为一名女大学生是件多么了不起的事。
4
九十年代是我的青春岁月。曾羡慕我的祖辈、父辈的青春,甚至文革中红卫兵串连、知青上山下乡也让我心向往之。看到的只是后来艺术作品呈现出来的一面,也有听长辈们讲述的。在我看来、听来,大串连像集体旅行,下乡像到了伊甸园。所谓的伤痕文学,描述的那些苦难也带着浪漫色彩。一群还是初中生的青少年欢天喜地响应号召上山下乡,恰如我从宣传画中看到的,生活的艰辛、精神的苦闷在当时的画上不可能看到。
宣传“高大上”的时代终于过去,艺术作品总算可以表现真善美,庆幸我的青春遇到可以讲一点真话的时代。绘画内容上几乎涉猎到社会及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形式上更加注重个性化的艺术语言。从这些画中,看到青春的迷茫、无助,也看到对未来的憧憬,以及争分夺秒奋斗于当下的热情。九十年代的青年仍充满理想,也多文艺青年,向往诗与远方。一幅题为“毕业生”的画,三个大学生,两男一女,即将踏入社会,背景简洁,仿佛在都市的角落抑或就在城市中。他们随意的着装、空漠的眼神、脸上的无奈、无助,对现实的怀疑、对未来的迷茫,蓦地看到我的青春。
5
“五十九秒”这幅画起初并未吸引我,恰是那标题让我驻足。一群年轻人在斑马线上前行,每个人脸上都写着匆匆。画面呈五个梯队,相同的人相同的地点行走在不同的时间上,争分夺秒的都市快节奏生活跃然纸上。一群奋斗中的年轻人也是当今大部分青年的写照,在路上、地铁上,随处可见,皆要抢那一分钟。
“羡慕我的时代”的画作,仅标题就反映出当代青年不受羁绊、追求自我,张扬而富有创造力。
羡慕他们的时代,隔着距离看我的青春,我祖辈、父辈的青春,映入画里每个时代的青春皆令人羡慕。烟雾朦胧中,抑或唯有与自己的时代、他人的时代保持距离,方能看清人生,回到黑白照片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