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大一棵树——胡耀邦

作者: 豆包也算干粮 | 来源:发表于2018-04-15 09:42 被阅读116次

    1989年4月15日,在开往北京的一趟列车上,中央电视台文艺部资深掌门人邹友开,突然听到广播中传来一则讣告:胡耀邦同志病逝。

    往事历历在目,邹友开怎么也控制不了自己的思绪,泪水不自觉地滑落开来。此时此刻,他拿起了笔,写下了《好大一棵树》……

    1976年10月6日,四人帮倒台。但是文革的余凤并没有结束,左的思想依旧盛行。1977年2月7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这引领中国舆论及政治生活风向的两报一刊同时发布题为《学好文件抓住纲》的社论,其中有两句话特别著名:

    凡是毛主席做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为什么会出现两个“凡是”呢?粉碎四人帮之后,人民群众拨乱反正的声音越来越强烈,要求全面认清文革错误,批判不能仅仅停留在四人帮的层面上。而这,就触及到了毛在一些人心目中的神圣地位。于是,就出现了这一口号。客观地讲,这一口号也是有相当大的群众基础的。

    与这一口号相对应的现实就是,老干部的复出以及右派分子的“摘帽”,进展缓慢,甚至可以说是阻力重重。

    舒同,原山东省委第一书记。文革结束后,到中组部上访,希望落实政策给份工作。谁曾想,他连中组部的大门都进不去。没办法,他只好在附近的招待所里暂住。这件事让中组部的部长郭玉峰知道后,派人将他赶了出来,并狠狠地对他说:“郭部长指示,你从哪里来就回哪里去!”

    1977年3月,胡耀邦复出工作,出任中央党校副校长。

    [if !supportLists]一天,[endif]胡耀邦把文史教研室的杨逢春叫来,安排了一项工作给他。同时,给他配备了两名助手。有空的时候,胡耀邦也亲自给杨逢春提供材料。

    一个星期后,胡耀邦就拿到了稿件。对于这篇文章,胡耀邦还是很肯定的。但是为了慎重起见,他与《人民日报》的同志,前后修改了17遍,才最终定稿。胡耀邦将稿件压下,认为发表的时机还不到。

    1977年7月,在中共十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复出。在会上,他提出了要恢复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8月,中共十一大会上,作为当时的最高领导者华国锋,只字未提全面落实干部政策、全面平反冤假错案。

    10月7日,粉碎四人帮一周年纪念日,《人民日报》以整版篇幅刊发《把“四人帮”颠倒了的干部路线是非纠正过来》,批评有些管干部工作的负责人很不得力,呼吁各级组织部门“要敢于冲破阻力,一切强加给干部的诬蔑不实之词一定要推倒,颠倒的干部路线是非也一定要纠正”。

    此文章犹如一声惊雷,一下子将“蛰伏”的希望给重新唤醒。有的全家老少聚集在一起,满脸热泪,一再阅读这篇文章,认为这是粉碎“四人帮”以来最得人心的决策。

    一个月内,《人民日报》社就受到了一万多封信件和电报,文章作者两个月内收到的可以装两麻袋。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文章发表后,中央乃至地方的组织部门毫无动静。有的地方组织部长直接打电话,责任《人民日报》违背中央精神。

    就拿中组部来说吧,部长郭玉峰文革起家。粉碎私人帮后,中组部纹丝不动,原先被打倒的干部该扫地的扫地该打扫厕所的依旧打扫厕所,连办公大楼都迈不进一步去。

    中组部那些在文革中被打倒的同志们,无奈之下只能采取了文革时期的手段——贴大字报。他们前脚贴,郭玉峰就后脚派人去撕。

    这些大字报,有一些被送到了胡耀邦的手里,他着急啊,这么多同志还是无法恢复工作,这是对党和国家莫大的损失:“我们不下油锅,谁下油锅!谁下油锅啊!”

    胡耀邦打电话叫来了《人民日报》及党校的部分同志,对他们说:

    看来第一篇文章是打响了,凡是受冤挨苦的人都欢欣鼓舞。但要切实解决他们的问题,仍然关山险阻。这就需要我们下决心,一关一关地闯过去。但丁在他的《神曲》中说过:“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我们的说法是:“我们不下油锅,谁下油锅!”下一步,我们既要选登各地干部群众强烈要求落实政策的来信,还要组织文章谴责郭玉峰们的极左行为,同时发表由点到面地落实政策的消息,逐步推动打开平反冤假错案的局面。

    11月27日,《人民日报》以本报评论员的名义,在头版头条刊发《毛主席的干部政策必须认真落实》。

    12月初,经叶剑英、邓小平、陈云等联合举荐,胡耀邦出任中央组织部部长。

    欢乐你不笑,痛苦你不哭,撒给大地多少绿荫,那是爱的音符……

    《好大一棵树》这首歌,如果让右派分子来唱这首歌,肯定会热泪盈眶的。在胡耀邦手下,有多少右派分子被平反了呢?55万人!

    当平反的右派要超过50万人的时候,有人不无惊慌地问胡耀邦:“这样做,太多了,行吗?”胡耀邦回答道:“当年猛抓右派的时候为什么就不嫌多?”同时,也有让拿毛泽东来压胡耀邦:“有些人是毛主席亲自点了名定的,改正了,是对着谁呢?”胡耀邦对他说:“毛主席是最主张实事求是的,他一贯主张有错必纠、错了就改,这正是贯彻执行毛主席路线嘛!”

    我们现在看到的只是数字,却不知里边也充满着曲折。且不提胡耀邦亲自亲为接见了多少蒙冤受屈者了,就谈他为了给这群人平反,胡耀邦煞费苦心地组织了烟台及北京两次多部门联合会议,经过极其激烈的斗争,才最终以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统战部、公安部、民政部的名义,拟出了《贯彻中央关于摘掉右派分子帽子决定的实施方案》。

    经过大量细致艰苦的工作,到1984年底,全国大规模的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工作基本结束。在这期间,全国复查各类问题的案件涉及近500万人,属于文革中立案审查的案件约290万人,文革前的历史遗留案件188万件,平反纠正了约300万名干部的冤假错案,复查改正错划右派54.7万人,纠正右倾机会主义分子12.5万人,为47万多名中共党员恢复了党籍,再加上数以千万计的受牵连的干部、群众及亲属,解决了殃及1亿人的问题……

    短评

    平反冤假错案,不能仅仅归功于胡耀邦,这里边离不开一些极重要的老同志们的鼎立支持,更离不开人心。作为一个带头人而言,在当时的环境中,没有人能够比胡耀邦做得更好。

    胡耀邦为什么在人民心中有很高的地位?从平反冤假错案,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再到“清除精神污染”运动中的“逆鳞”,胡耀邦不仅是一个实干家,更重要的是,他是一个难得的开明者。

    这个开明,不是口头上的“欢迎你提意见,背后给你使绊子”,而是切切实实的开明。在他身上,人们看到了共产主义者的初心,看到了当年万千人士为理想而奋斗的本意。

    不说了,最后给大家讲两则小故事吧:

    胡耀邦去世后,他在老家农村种地的哥哥胡耀福赶往北京奔丧,没有买到坐票蹲在车厢接口处,想起亲弟弟不禁抽泣,列车员经过问何故,他大哭道:“我弟弟胡耀邦死了。”列车长大惊,赶忙安排卧铺。

    1992年9月,胡耀福辞世。乡间农民送上一幅带着泥土气息的挽联倾吐心中感慨:“国中有典型,两袖清风作赤子;天下无先例,一代‘皇兄’是农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好大一棵树——胡耀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ccdk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