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思想与哲学的异同

作者: 一道 | 来源:发表于2017-06-07 10:15 被阅读698次

1.引子

不知道你有没有,反正我上学的时候确乎愤愤不平地羡慕着文学系和哲学系。

因为当时普遍流传着一种看法,文学系的姑娘不但数量多,而且质量好,更重要的是很有趣,属于身心灵高段位选手;至于哲学系,虽然当时没人清楚整天搞什么,但正因为不清楚所以才显得神秘,如同武侠小说里的一些神秘组织,让江湖人士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

一探之后才发现,哲学真是令人绝望。有时候你越是想要探个究竟,就越是找不到究竟,继而怀疑究竟有没有究竟。现在倒好,终点还没有找到,连起点也发生了动摇,竟然连哲学是什么也无法作答了。

当然,沮丧的不止我一个,那些学哲学的人估计会更纠结。据说在学术界,哲学本来就没有被普遍认可的定义,甚至也预见不到被普遍承认的可能。看起来很有“我是自己的陌路人”之荒谬。

若按照江湖人士的传言,所谓哲学,就是爱智慧。但也正是这个传言,让我对几个概念发生了更大的困惑,比如思想、哲学、智慧,这三个名词到底什么关系?

今天在哲思群里和朋友闲扯的时候,无意中又触碰到这个问题。那就趁这个机会,说一下自己的看法,即思想与哲学的异同。

再说一遍,只是自己的看法。

2.从思绪到思想

如果说中国是否存在哲学还有待论证的话,那么中国存在思想,这一点则是毋庸置疑的。

然而,到底什么是思想呢?是不是字面揭示的那样,意指一个人的所思所想呢?

不全是,因为每个人时时刻刻可能都有自己的所思所想,但这只能称为想思绪(想法或者念头,下面统一称之以思绪)。如果但凡有些思绪,就可以称之为【思想】的话,那每个人似乎都可以称为有思想的人,甚至可以称之为【思想家】。但事实却不是这样,因为世界上人有很多,能够冠以思想家名号的人估计寥寥无几。

这首先反应出【思绪】和【思想】在数量上的不同,思绪要比思想多的多,比如我们可以说一个人此刻思绪万千,但你没办法说他此刻思想万千。

如果你品味思绪万千这个词语的话,你会发现两者的第二个区别:即【思绪】是不稳定的,或者说转瞬即逝的,想一下就过了,如同天上的云彩不断变换着形状,但【思想】却要固定的多,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其次,【思绪】和【思想】具有内容的差别,今天我想吃冰糖葫芦,这也是一种思绪,但这种思绪就不能称之为思想。

此外,还有一个层次的差别,【思绪】更多的是一种具体的感受,但仅仅是感受而已,而【思想】则已经上升为理性的思考,是理性思考后得出的一种认知。虽然不是生物学家,不过以现有的知识来看,人的神经系统中产生【思绪】和【思想】的器官(器官部位)应该是不同的。

无需继续罗列下去,在于思绪的对比中,我们可以尝试着归纳出思想的几个特点:

1.相对稳定性

2.经过理性思考

3.是理性思考后得出的一种认知。

那么是否能够尝试着为思想下一个定义呢?比如:思想是一个人经过理性思考后得出的相对稳定性认知。

3.从思想到哲学

在我为思想所下的定义中,我们提到了【理性思考】,那思考的对象是什么呢?

原则上说,什么都可以被思考,一个人也可以在不同的领域得出许多思想。理性思考的目的是什么呢?目的通过各种思考的方法(比如归纳、类比、总结等等)得到一个认知。

比如说军事有军事思想,教育有教育思想,经济有经济思想等等,《孙子兵法》这本书就是孙武的军事思想的凝结,所以我们可以称孙武是一个军事领域的思想家。

那么是不是有了思想,就可以称之为哲学呢?

也不是。

我们不妨举个例子。众所周知,在春秋战国时代,孔、孟、老、庄都是著名的思想家,他们也都有各自的思想。但现在,我们从来不把孔子孟子视为哲学家,而老子庄子在思想家标签后面,又挂上了哲学家的名号。

这是不是可以解释为:只有孔孟思想,而没有孔孟哲学;而老庄不但有老庄思想,还有老庄哲学。

那么问题在于同样都是思想家,为什么有的人可以称之为哲学家(老、庄),而有些人不能称哲学家呢(孔、孟)?还有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古往今来思想家有很多(仅以中国来看),但哲学家却很少呢?

在没有剖析明辨之前,在经过【第1小节】的铺垫之后,你至少可以得出下面几个表面的结论:

1.众多的思想中,只有一部分可以称为哲学,或者说大部分思想家的思想都不属于哲学。

2.任何哲学,不言自明都包含在思想的范围之内,所以一个哲学家必然可以称之为思想家。

也就是说,但凡思想能够涉及和触碰的对象,哲学都可以,因为哲学本身也是思想。但反过来说,哲学可以触碰的,思想不一定可以,比如对思想自身的再思考,或者说:反思,对思想自身的反思

如何对思想自身进行反思呢?我觉得形式上是这样:从具体到抽象(第一抽象),对第一抽象进行再抽象(第二抽象),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所谓的否定之否定,但经过两次抽象之后会得出具有普遍性的一些概念。例如道、有、无、阴、阳、气、精、神等等。很明显,这些概念已经超越了具体形态的束缚,可以囊括宇宙万物。这些概念的提炼,正是出于对思想的反思。

但哲学与思想的另一个明显不同,我以为是它本身的结构。如果仅仅是反思思想,得到普遍性概念,那么这只能是哲学的萌芽,真正让哲学树生长起来,还需要结构。具体来说,就是带着某个问题,立足于一个基本概念,衍生出更多的的概念,用逻辑去推演去证明,最后得出结论。

我们不妨以老子举个例子:世界的本源是什么?这就是一个问题。无就是老子的基本点,道就是老子的逻辑线,从无到有(一),从一到二(阴、阳),从二到三(和:阴、阳、气),从三到万物。

在这个例子中,你可以看到,问题是清晰的,出发点是清晰的,逻辑线也是清晰的,证明过程虽然很模糊化,但证明过程是存在的,结论就是世界本源于无。在我看来,这是标准的哲学模式。庄子同样也是如此,只是比老子的结构更复杂。

那孔子呢?孔子可能也有立足点,比如仁义礼智信,但总体来说不是缺少这个环节就是缺少那个环节,给出的总是以没有论证过程的结论居多。这种没有论证的结论也许话说的很漂亮,但自哲学家的眼神中审视大约是相当苍白单薄的。

鱼形

如果用一个图像表示,我觉得一个哲学结构类似以一条梭子鱼,出发点和结论都很微小,真正迷人的在于大肚子中的论证和整个梭子鱼的鱼骨。我同样觉得,学习哲学并不是为了让你学结论,结论在哲学结构中最为无足轻重,与其获取结论,你更应该学习两点。

第一:问题和反思意识。第二:论证时所用的逻辑方法。

偶尔看到些论述哲学入门的文章,哲学如何入门呢?具有问题和反思意识才能入门。

别人说什么,你就信什么,别人给你一尊神像,你就膜拜,这种顺民心态大概是无法入门的。这同样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伟大的哲学家们总是显得那么离经叛道,如同精神世界里的无法安抚的反叛者。因为当他停止反叛的时候,就是他哲学之路终结的时候。

总体来说,反思和自身结构,是我将哲学区别于思想的关键所在。

文章永远不会完整表达心中所想。思绪是一堆沙土,思想是沙土烧结的砖块,哲学是砖块垒成的大厦。

这是文章最后要说的话。

相关文章

  • 生活‖思想与哲学的异同

    1.引子 不知道你有没有,反正我上学的时候确乎愤愤不平地羡慕着文学系和哲学系。 因为当时普遍流传着一种看法,文学系...

  • 【天光学术】西方哲学论文:中西方哲学中的虚无主义成分对比

    ​​摘要:本文旨在通过比较叔本华与庄子思想和主张的异同,分析宇宙与人生的本质,在生活中了解哲学,面对虚无,更好地认...

  • 碎语——《论语》之从心所欲

    如今,孔子的头衔众多,有教育家、政治家,还有思想家,但没有哲学家。 思想家和哲学家有多少的异同,我...

  • 人生的智慧

    在叔本华《人生的智慧》中,发现哲学与生活最近的距离,从生活中,从人生中,发现哲学,也让哲学思想启发、引导我们未来的...

  • 爱上传统文化

    浅析儒家、道家思想之异同 在《世说新语》的《文学》篇里讲,有位大官向一个哲学家(这位大官本人也是...

  • 读西方哲学

    30岁看西方哲学,与自己有益。社会价值单一,看中国哲学,对自身实践更有帮助!社会思想多元,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冲突,...

  • 哲学与思想(1) ——此文献给我敬爱的老师们!

    哲学与思想的关系可以分为三个部分:1.什么是哲学?2.什么是思想?3.哲学与思想的关系如何? 第一部分:什么是哲学...

  • 孔子与孟子思想的异同

    孔子与孟子都是我国流传千古的人物,当时,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体系,改变了相当一部分人,也推动了文化的发展,那...

  • 空与静 | Buddhism 与 Stoicism

    最近越来越发觉斯多葛中的一些思想与佛学的思想有相像之处,试图去理解两者的异同。 控制欲 与 “苦” Outside...

  • winifred_20160829《中国哲学简史》

    在中国哲学中有两股影响较大的哲学思潮,即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儒家、道家思想的关系就如同西方思想中古典主义思潮与浪漫...

网友评论

  • 偶尔写一写:我觉着儒家应该也是有哲学的,他们也有自己的宇宙发生论和形上学,特别是《易经》和《中庸》里面的思想,不过《论语》可能算不上是哲学著作,但其实也有对哲学的思考,《孟子》里边有许多讨论存在性的对话,应该也算得上哲学的讨论。一道兄,仅谈谈我的看法😬😬😬
    偶尔写一写: @一道 那也是,孔子没有建立起完整的理论体系
    一道:@希浪 哈哈,儒家我也不知道啊,近来跟大神学习《近思录》,如果有的话,也是宋儒们建立的,只是我不清楚:stuck_out_tongue_closed_eyes:,孔孟应该不算,我觉得。
  • 千寄:思想是对事物的看法和总结,是一种理性的认知,他强调的是物质和理性。这不能说它包含哲学。因为也有哲学家的说法是理性是不存在的,我们所有认知都来自经验。
    哲学是爱智慧,是对世界上一切东西的思考,涉及实在,伦理,意识,伦理,道德,美学等。而楼主所谓的对思想的思想,我觉得仅仅是与意识等一个或几个方面的有关,不可能是包含整个哲学的。
    所以我认为作者的最后一段所说的看法有些片面。😬
  • 秋末的小懒:思想是对我们现存世界的一些特定的看法的合集,这些想法相对稳定,却无关是否理性,这是我的观点,每个人的思想都是不一样的,如果非要加上理性这个条件,那是不是意味着之前的很多唯心主义派系的人就不算是有思想的人了
    图特亚斯坦: @秋末的小懒 你犯了两个错误。不能把理性单纯理解为正确,把非理性理解为错误。也不能把唯物理解为正确,把唯心理解为错误。
    理性是一种作风而不是手段,是一种目的而不是结果。😉😉
  • 唐瞬:妙见,趣论。:stuck_out_tongue_winking_eye:
  • 元宿周期表:从哲学系的姑娘开谈哲学,一道兄也是头一份了。
    掩卷叼烟卷,在一片缭绕中陷入深思……
    不是说哲学是关于人类思考方式的思考吗?
    一道:@元宿周期表 哈哈,上午在写东西。你不觉得世上无趣的东西已经太多,我尽力不想做其中的一个。这是看古龙得来的:grin:
  • 林洢:思绪是人的主观感受,是客观情境与大脑经验发生作用后产生的认知,思想是对有价值问题的理性思考后汇集的理论,并且是能够通过实践检验的理论。哲学是对整个世界终极问题的思考与追问,这一过程里也必然包括假设,反思,论证的过程。个人理解,欢迎赐教哈。
    一道:@遇见林蒙 这个回答简洁,以至于也想听听你对智慧的看法了
  • 传说中的超超:总体来说,反思和自身结构,是我将哲学区别于思想的关键所在。

    看个结论应该足够了吧:sunglasses:
    一道:@传说中的超超 :smile:,哈哈,你觉得够就够了
  • 雪花如糖:太烧脑了😂
    一道:@雪花如糖 有么?看样子我需要回归文学之怀抱了,:joy::joy::joy:
  • 图特亚斯坦:思绪与思想的区分,我觉得可以从它们产生的过程来考察。思绪来自人的无意识,内容可能包括欲望、情绪、情感、感觉等等,可能也包括一些意识形态和思想残片。它的发生过程基本是刺激—反应这一简单的过程。思想则不同,思想应该是在掌握丰富全面的材料之后,用一种视角(或方法)进行深入分析思考所产生的成果,这一成果必然跟整个流程有密切的可追溯的关联。与之相比,思绪的发生出于本能,而且缺乏理据。
    一道:@图特亚斯坦 哈哈,我去心理群里问一下
    图特亚斯坦:@一道 想吃火锅来源于你的食欲和对火锅的记忆,在这两者的刺激下你产生了吃火锅的反应。反应当然是意识层面的,刺激和反应都可以是很现实的,可意识到的。但他们之间的联系是通过代码形成的,这种代码没有解码本,所以它是无意识的。
    一道:@图特亚斯坦 思绪来自人的无意识和本能,这个不赞同。中午我想吃火锅,这也是一种思绪,不是无意识,而是有意识的想。至于欲望,感觉,情绪,情,意志等等,以及产生机理,这些概念的确切指向估计我得翻一阵子心理学才能明晰。哎,人是如此复杂,
  • 图特亚斯坦:思想家和哲学家的区别不在搬砖和建大厦。举个例子说,台湾学者李敖完全可以称为思想家,可是李敖是学历史的,他的大多数思考也是采取历史和政治的角度。又比如鲁迅,也是思想家,但鲁迅思考角度主要是文学的政治的。哲学家与思想家最大的区别在领域(思想家可包括所有领域),哲学家仅仅以哲学的角度思考。之所以孔子不怎么称为哲学家,因为孔孟总的视角是政治、伦理、文化,这与老庄迥异。思想家的意思应该是“当下学”家,当一个哲学家在关怀当下时做出卓越的思考,才称为思想家。其他领域的学者亦然。所以哲学家未必是思想家,思想家未必是哲学家,两者是一大一小并有部分交集的圆。
    图特亚斯坦:@一道 我的区分主要不在领域,“领域说”只是比较表面的,为了方便理解的说法。主要区别还是在哲学所关注的问题可能是亘古有之的,十分本质和基础的,但思想的关注点更侧重时代,当下或者未来。
    一道:@一道 如果对比思想,哲学和智慧三个词,也许哲学是一种方法凸现得更明显
    一道:@图特亚斯坦 图特兄上午好,刚在工作。这是昨天下午和心技兄在群里闲聊触及了这么问题,相约成篇,也算个人的一点看法。哲学和思想有异,怎么区分我自己也一直迷茫。你说的领域问题我不太认可,因为哲学和思想都没有禁忌,军事领域有军事哲学吗?经济领域有哲学吗?社会领域难道没有社会哲学?老子很大部分也是在谈社会谈政治。感觉哲学是一种特殊的思想方法。等着心兄来撕:smile:

本文标题:生活‖思想与哲学的异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ceof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