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日记 二十

作者: 洛北河刘泽清 | 来源:发表于2022-01-07 08:40 被阅读0次

              2021年12月29日

        老师今天先继续讲《笔墨祭》,告诉我们:

        《笔墨祭》不仅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追思,重要的是要修炼自我的生命形象。

        人的形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外表,“悦目”也是人们多年修炼后找到的标准。

      二是内在,有德有才,即大德和“六艺”。能悦目的外表固然好,但内在的修炼更重要。内在的修炼主要是文化的修为。培养孩子的文化修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孩子学习知识的兴趣,让他有知问,能不断的发现和提出有关知识的问题。

        2,培养对美的理解,主要包括琴、棋、书、画、音,从小奠定美的基础。

        3,培养诚实的性格。

        后面的课主要是关于《废墟》的讲解。

        余秋雨在文章开头写到:“废墟是毁灭、是葬送、是诀别、是选择。”指的是废墟使辉煌被毁灭了、历史张扬的文化被葬送了、现代和历史隔绝了,同时也是对时代的选择。

        废墟究竟是什么,文章多处对此进行了阐述。我的理解为:

        废墟是一种文化,它让我们能看到过去,预知未来,从旧的废墟走向新的废墟,历史就是在这种一个一个的轮回中前进着。

        废墟是文化的使节,是连接古代和现代的桥梁,废墟中有历史最强劲的韧带,废墟不是一种炫耀和摆设,它需要我们去破解,找到一把开启未来之门的钥匙。

        废墟让民族充满自信,让文明更加厚重,让我们把废墟变成寓言,让我们挟带废墟走向现代。

        因此我们要像易中天说的那样:

        不要在“远年的古铜器上抛光,出土的断戟上镀镍,宋版图书上上塑,马王堆出土的汉代老太太遗体上植皮丰胸、重施浓妆”。“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过程”,真实的废墟,才有真实的文化,真实的历史。保存废墟而不假饰废墟,开发废墟而不是重建废墟。因为那样是对历史的戏弄,对文化的糟践。

        《废墟》就像一首融注着诗情与哲理的散文诗,作者的视角独特,澎湃的激情从字里行间喷涌而出,文采彪炳,令读者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我诅咒废墟,我又寄情废墟”。文章开篇的这句话,浸透了作者复杂而丰沛的思想感情。这篇文章在不长的篇幅中包孕了作者对历史、对文化的深沉思。

        由于自己知识的浅薄,低层次的文化修炼,还不能读透《废墟》的深层含义,文中好多词汇还不能完全理解。

        学习过程中发现自己欠缺的知识越来越多。也需要“站在自己的废墟上,走向另一个废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上学日记 二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cilc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