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一期一图旅行·在路上国学与传统文化
《一期一图》第55期: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

《一期一图》第55期: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

作者: 萃丰 | 来源:发表于2018-03-23 08:23 被阅读185次

-1-

唐.杜甫《送韩十四江东觐省》

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

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

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

▲  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

-2-

解诗

关于本诗的创作背景,见于:

这首七律,写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深秋,当时杜甫在成都。安史之乱尚未平定,史朝义逆势正炽。江东(长江下游)一带虽未遭受兵祸,但九月间江淮发生大饥荒,再加上统治者严加盘剥,于是暴动四起,饿殍遍野。此诗是诗人在成都附近的蜀州白马江畔送韩十四去江东探亲时写的,在深沉的别情中流露出蒿目时艰、忧心国难的浩茫心事

——徐竹心等《唐诗鉴赏辞典》

全诗笔力苍劲,伸缩自如,离情别绪深沉委婉,是送别诗中的上乘之作

谢榛《四溟诗话》评曰:

凡七言八句,起承转合,亦具四声,歌则扬之抑之,靡不尽妙。如子美(杜甫)《送韩十四江东省亲》诗云:“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此如平声扬之也。“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此如上声抑之也。“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此如去声扬之也,“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此如入声抑之也。安得姑苏邹伦者,尊前一歌,合以金石,和以琴瑟,宛乎清庙之乐,与子按拍赏音,同饮巨觥而不辞也。

——谢榛《四溟诗话》

方东树在《昭昧詹言》中也评价此诗:

一起逆入,从天半跌落,皎然所谓“气象氤氲,由深于体势”也。五、六写景平滞,而造句细。结句又兜转,如回风舞絮,与前半相应。

——方东树《昭昧詹言》

-3-

说图

“倒影”在构图技巧当中本很平常。

美国摄影师亚当斯就特别擅长倒影的对称构图。

这是拍摄于江西名胜:龙虎山地质公园的门口。

龙虎山本以丹霞地貌取胜,但乡村静谧气氛亦是不差。

时辰尚早,在景区大门打开之前拍了这张。

-4-

往期回顾

《一期一图》系列汇总

《摄影交流》系列汇总

《哲学交流》系列汇总

《晴耕雨读》系列汇总

相关文章

  • 《一期一图》第55期: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

    -1- 唐.杜甫《送韩十四江东觐省》 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 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静...

  • 送韩十四江东省觐

    送韩十四江东省觐——杜甫 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 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

  • 天柱峰一一诗画三峡(194)

    黄牛峡谷险 西陵天柱奇 莲沱泡漩涌 江湾帆影稀 (注:天柱峰在三峡大坝下游,西陵峡之黄牛岩对岸)

  • 《秋扇》

    何时满目泪沾衣,尽任翻惊塔雁飞。 何处须知人事拙,轮中纵道宦情非。 门前皎洁滩声转,家住清凉树影稀。 塞草凉生风雨...

  • 七律 • 立冬

    文/一江 图/网络 七律 • 立冬 一江 其一 残秋渐隐转初冬,暑褪寒...

  • 寒江夜泊

    孤舟静泊寒江晚, 渔火独照两岸山。 月淡星稀涛依旧, 往事如烟忆不眠!

  • 宜宾

    寒江万里,西南半壁,幽幽僰道千载宜。戎夷戍地,枯骨沉积,犹胜前朝坐蜀西。 峰高路泥,岸阔山稀,日寒江静白鹭...

  • 深湾夜宿

    【最美山西·文化】 深湾夜宿 (唐) 王勃 津涂临巨壑,村宇架危岑。 堰绝滩声隐,风交树影深。 江童暮理楫,山女夜...

  • 杂诗

    空藏巷陌,燕落长街,岑霜已无迹。柳色绵绵,春花静碧,寒江亦转暖。

  • 雪漫山

    琵琶巧音绿江南, 斗转乾坤静参禅。 冷雨欲凝江柳岸, 寒雪漫疆嘉峪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期一图》第55期: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ckzq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