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中国隐士文化

中国隐士文化

作者: 岛上雨雾中 | 来源:发表于2020-03-10 00:37 被阅读0次
隐士这个群体在中国从有人类有文字记载时就已经存在了,据说公元前2700年,黄河流域部落的首领黄帝就是从两位隐士那里学会了如何战胜敌人和延年益寿,最后通过逐鹿之战战胜了蚩尤,开始了他的一百年统治。《高士传》中记载尧传位的舜也是一位隐士,中国人一直很尊敬隐士,认为他们能看到常人所看不见的东西,于是皇帝官员们喜欢向他们讨教以窥得宇宙的秘密。这变成了一种作为延续的精神传统。 隐士3.png

隐士起源于之前的萨满,即巫师,他们靠灵魂飞升与神交流来帮助人们探知未知的秘密,后来随着社会等级和国家结构的逐渐浮现,他们的地位逐渐被取代了,这是因为新兴的国家需要一个自己能把控的组织来解释为什么只有统治者们才能有分配粮食的权利,他们把之前把萨满的“表演”固定成一系列的仪式步骤,宣称这些仪式本身就是在与神进行沟通,具有某种神奇的力量,这就是宗教的前身。

从这以后,隐士们开始亲近自然。 隐士1.png

他们归于山林的原因无非就是为了①政治意见不合避世,比如不食周栗饿死首阳山的伯夷和叔齐,②观察时局待价而沽,如张良,诸葛亮,③作为一种步入朝堂的捷径,在唐朝很流行,还被称为“终南捷径”。④修道的人。(《后汉书》:或隐居以求其志,或曲避以全其道,或静己以镇其躁,或去危以图其安,或垢俗以动其概,或疵物以激其清)

道,就是人们对宇宙理解用一个字的概括。道最初是指月相。起源于萨满的拜月。道是萨满的专利,掌握着生者和死者之间联系的萨满们认为,没有比月亮的盈亏,即阴阳上更能体验道了。他们认为太阳是永恒的,而月亮有盈亏,是变化的因而掌握了所有的秘密。而要追寻月亮的秘密就要离月亮神近一点,也即生活在城墙之外,因为那些城墙是人们修建来阻挡变化的。 ![![隐士6.png](https://img.haomeiwen.com/i3053764/598d0194f044b8f4.png?imageMogr2/auto-orient/strip%7CimageView2/2/w/1240) ](https://img.haomeiwen.com/i3053764/7dc90f9172b62191.png?imageMogr2/auto-orient/strip%7CimageView2/2/w/1240)

中国最早的宗教通过“不死”的概念——这个概念是通过月亮的盈亏体现出来的——在生死之间的暗河上架起了一座桥,而昆仑—终南这列山脉,则是这个宗教的神秘中心。而且因为月亮女神住在昆仑—终南这列山脉中,于是这里就成为某些人前来试图接近月亮的神德和它的力量根源的地方。这就是道教。
道教和佛教目的都是追求道,但是方式却有所不同,佛追去的是觉悟,觉悟了就是佛,道教觉悟是次要的,觉悟了之后还要继续修行,直到修成不死不坏之身才算功德圆满。
关于道教的起源,则来自那些拜月的萨满,而道教徒却认为是黄帝创立了道教。《庄子》上记载黄帝曾从一位叫广成子处学习道。这固然是为了显示道教的古老性,二来是为了把道教的发展与中国最早的文化英雄联系起来。后来老子传尹喜《道德经》,王重阳创立道教全真派,终得使道教发展鼎盛。
隐士不光包含道教徒,也包括佛教徒。很多高僧大德都是经过一段隐居生活而开悟道,如虚云老和尚在终南山狮子茅棚隐居过三年。
隐居生活自然是苦的,但是这只是我们认为的苦,他们却怡然自乐。为了追求道,每天吃一顿饭,十几年不下手是正常的。
而到了当代,道更是在人心,有个词叫“大道入廛”。地点已经不是如之前那么严苛了,只要内心纯净,哪里都可以修道,而道与生活、艺术、人类关系等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了。

相关文章

  • 中国隐士文化

    隐士这个群体在中国从有人类有文字记载时就已经存在了,据说公元前2700年,黄河流域部落的首领黄帝就是从两位隐士那里...

  • 隐    士

    隐士是天空中的明月,带给黑夜光明和美好。 古今中外,隐士很多,隐士文化也源远流长。中国最早的归隐文化可追溯到三皇五...

  • 读《空谷幽兰》

    一个美国人,出于对中国文化的爱好,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历经千辛万苦去终南山等地方探访中国的隐士,了解中国的隐士文化,...

  • 聊聊隐士这个话题

    中国的隐士自古以来就存在,隐士之所以为“士”,是指有一定的文化的人,如果没有文化、或文化过低,那就是一般老百姓,即...

  • 卢藏用:藏着就有用

    隐士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独特存在,据统计,从尧舜时代到民国期间,有记载的隐士足有上万人,其中有确实事迹者也有几千...

  • 读《空谷幽兰》:信,比解释更重要

    中国有着悠久而深厚的隐士文化传统,一部中国古代文学史,很大一部分在隐士。桃花源、渔樵耕读、“大隐隐于市”……各种名...

  • 此人仅4首七绝存世,但其中一首选入小学课本,成就堪比杜牧清明

    中国的隐士文化源远流长,历朝历代都有知名或不知名的隐士,有的是“不为五斗米折腰”,厌倦了官场,心归山野,陶渊明当属...

  • 读《寻人不遇》

    之前读过比尔·波特的《空谷幽兰》,也因此了解了中国几千年来传统隐士文化的渊源。钦佩他对中国文化虔诚式的热爱。《寻人...

  • 终南山隐士的真实人生,心系红尘之外,却总被金钱磨掉傲气

    文·段宏刚 “隐士”实际上就是缔造了“隐逸文化”的士人,隐逸文化兴盛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独有的文化现象,跟...

  • 王佐之器为什么更应该做隐士,看葛洪在《抱朴子外篇》中怎么说

    在前面两篇文章中介绍了源远流长的中国隐士文化,尤其是称之为“高士”的这一类隐士,因为具有雄才大略的学术智谋而能成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国隐士文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ctbd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