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啦哈

作者: 关观 | 来源:发表于2018-07-03 13:04 被阅读615次

    嘎啦哈,这是一个只有东北人才懂的词儿,一个至少也得是70后的东北人才懂的词儿。

    说白了,嘎啦哈,就是一块骨头,一块在猪或羊的后腿关节处的骨头,略呈长方体,连着腿骨和胫骨。

    它好比是膝盖,东北话叫波棱盖儿。只不过,人的波棱盖儿是向前支、向后弯的,猪或羊的恰恰相反。

    按理说,东北话中绝大部分语言是源于满语或蒙语。嘎啦哈也不意外,是满语、锡伯语的音译。

    壹元硬币大小的羊嘎啦哈

    上周日,在家煮羊腿,吃羊肉、啃羊骨头时得到了一个嘎啦哈。挑拣出来,洗净了,用一把小刀,小心翼翼地将附着其上的筋肉剔除。阴干后,又一个干净利索、曲线优美、象牙白色的嘎啦哈收入囊中。

    这已经是我一年来攒的第三个羊嘎啦哈。

    小时候,大冬天的,要么在冰天雪地里疯,打雪仗、堆雪人、滑冰车、抽冰尜,要么就窝在家里猫冬,在溜光水滑的炕席上倒出一袋子五红六绿的嘎啦哈,再用一个自己缝制的一寸见方的布口袋,布口袋里装一些高粱米或苞米碴配重,也可以装碎石子(只是碎石子大小不匀),几个人一起玩儿。

    这种嘎啦哈游戏,有个专属名词,很霸道,叫欻(Chua)嘎啦哈。

    嘎啦哈,呈长方体,有四个面,我们老家管它叫“挣儿”、“轮儿”、“肚儿”、“背儿”,口口相传的,也不知道是不是这几个字。叫得不准,也是以讹传讹。

    欻嘎啦哈,大致玩法是先抛起口袋,在布口袋呈抛物线自由落体的时间里,按游戏规则将嘎啦哈一个个扒拉(东北话,调整的意思)到规定的面(向上的朝向),极快速地抓起来,多多益善(手大就合算了),反手再接到落下的布口袋,算作成功,计算得分。没抓起嘎啦哈,或没接住布口袋,都算失败。另一个人轮替着玩儿。

    那个时候,人小,手小,偏偏是嘎啦哈大,多是猪嘎啦哈。羊嘎啦哈,小巧精致,但很少见。小伙伴里,谁要是有几只羊嘎啦哈,不得了了,宝贝一般,牛气得很。

    四十多年过去了,羊嘎啦哈早已不算什么,但欻嘎啦哈的游戏规则,在记忆中却寻不见清晰的痕迹,好奇地问了几个朋友,也都说不清楚,只好作罢。

    那个时候,杀猪是杀年猪。

    到了年底,春节前,才杀猪。一则是养了一年的猪,养到了一定的份量,有了足够的肥膘;二则是天寒地冻,杀的猪肉好保存。猪肉切成一条条的,放在小缸里,埋雪冻上,不风干。

    过个大年,柴火大灶,炖上一锅白肉血肠酸菜。薄薄的大肥肉片子,夹一筷子,颤颤巍巍,热气腾腾,蘸着蒜酱,可劲造(东北话,大吃大喝的意思)。

    过个年,一家杀一头年猪,才能得到两个嘎啦哈。谁要是有一口袋嘎啦哈,那都是攒了好多年呢。

    拾掇好的嘎啦哈,一般都会想着法子染上色。小孩子不会别的,多用蜡笔或红蓝铅笔涂色。

    给嘎啦哈涂色,好像是一代代传下来的。据说,早时候,打仗之前的兵棋推演,人们就用的是嘎啦哈。嘎啦哈的四个面,代表着山丘湖泊,染了色的嘎啦哈代表着不同的军兵种,步兵或骑兵,弓箭手或刀斧手。

    原来,嘎啦哈是古人用作战争沙盘的道具,后来才演变成小孩子们的游戏玩具。

    一头年猪才有两个嘎啦哈。物以稀为贵。

    嘎啦哈,因为稀少,也就被人们赋予了趋利避害的吉祥意义。东北八大怪里,就有“养个孩子吊起来”,吊起来的是摇车(摇篮),小孩子睡卧其中,而摇车上常见的配饰,就少不了拴挂几只嘎啦哈。

    现在的孩子大人,早就没人再欻嘎啦哈了。吃个猪肘子或羊腿,也再没人想着攒下嘎啦哈,欻着玩儿。

    我倒是攒了几只嘎啦哈,不会欻了,也找不到人一起欻了。

    哪天,就去寻一条五彩线,将几只嘎啦哈系成一串,挂在书房里,算是留一点儿时的念想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姜玉玲:游戏规则我的记忆是:抛起口袋,按规定的面调整,一次能调几个调几个(总次数少的为为赢),但最后需抛起口袋把所有galel搂入手中然后接住口袋胜利。这是我的部分记忆。
        关观:@姜玉玲 👍👍👍
      • a3aa6f05255c:我小的时候上学都带嘎啦哈,下课的时候玩。羊嘎啦哈都染上红色。可好看了。小的时候我家有一大口袋呢。可能是搬家的时候都扔了。现在一个都没有了。
        关观:@杰杰升高 没人玩嘎啦哈了
      • 古眼:有趣好文!
        收录了。欢迎光临、关注“三有斋”!

      本文标题:嘎啦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cvdu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