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正在做手术,意图回归
据 CNBC 报道,在周一举行的《连线》二十五周年峰会上,谷歌 CEO 桑达尔·皮查伊(Sundar Pichai)侧面承认了为中国定制的“特供版 Google”的存在。
自谷歌因为某些原因退出中国市场后,这数年里有关“谷歌重回中国”的话题从未断绝。虽然消息人士爆料的时候言之凿凿,但所谓的“谷歌重回中国”始终是无疾而终。
但这一次,谷歌真的要回来了。
桑达尔·皮查伊表示,尽管 Google 为大陆提供的搜索引擎为“阉割版”,但它依然能满足 99% 的搜索需求,屏蔽掉的只是审查部门认为敏感的搜索结果。
桑达尔·皮查伊认为,Google 可以提供比中国现有服务(也就是百度)更优秀的体验,比如在医疗信息搜索领域。
他特意提到了魏则西事件。
桑达尔·皮查伊表示“这对我们来说很沉重,我们需要在各个条件中取得平衡,而这需要在中国长期的探索”。
阉割版Google这一项目归属于 Google 的“Project Dragonfly”。
今年夏天,The Intercept爆料,这项计划自 2017 年春季以来一直在进行,并在当年 12 月 Sundar Pichai 和中国政府高级官员会面后加速。
谷歌要回来了。虽然他给自己做了点小手术。
作为大陆地区谷歌的最大竞争者,百度,将作何感想?
李彦宏:我还要赢!网友:你得要脸。
2016年,在央视播出的一档采访节目中,李彦宏表示:
百度的成功与谷歌退出之间不存在必然联系。因为在退出的前一年,百度在中国搜索市场的份额已经达到了谷歌的近两倍。
2018年两会期间,李彦宏再次放言:
从我心底里来说,从来没有觉得我自己是一个模仿者,即使从第一天开始做百度的时候。因为我进入搜索引擎这个领域,其实比谷歌的创始要更早,我发明的超链分析(奠定整个现代搜索引擎发展趋势和方向的基础发明之一)的专利比谷歌也是更早。
2018年1月 19 日发行的《时代》周刊中,百度公司创始人兼CEO李彦宏成为封面人物,成为中国互联网登《时代》的第一人。专访中,李彦宏表示:
谷歌当年退出中国是因为迫于百度给予的市场份额的压力,“2010年,百度占据了75%的中国搜索市场,而谷歌只有百分之十几的市场,他们最终被迫退出中国”。
今年夏天,“被迫退出”的谷歌宣布要重返大陆。
消息一出,李彦宏便发朋友圈表示:
“这些年来,百度一直被认为是占了Google退出中国的便宜。我们无法证明一件没有发生的事情…如果现在Google回来,我们正好可以真刀真枪地再PK一次,再赢一次。”
这一次,网友笑了:
十年过去了,两家公司早就不是当初仅靠搜索引擎死磕的老对手了。
如今的谷歌是一家全球性公司,在全球市场一家独大,谷歌的业务已经涵盖了互联网搜索、安卓系统、人工智能技术、云计算等等。和2010年退出中国时相比,其体量更加庞大,影响力更加强大。
百度只在中国市场上一家独大,收入全部来自中国。在中国以外,百度与谷歌就像一只蚂蚁和一只大象,百度根本无法撼动谷歌分毫。
所以,在中国以外,谷歌的市场依然还是谷歌的市场。但只要谷歌重返中国,哪怕只从百度手里抢走10%的用户,百度也已经输了,因为这10%本来是属于百度的。李彦宏“再赢一次”的论断,恐怕犯了一个逻辑上的错误。
十年前,google突然宣布退出中国市场,百度不战而胜。这十年来,每每百度爆发舆论危机,民间也会出现对“这次胜利”的猜测和不满。
“如果google还在,百度绝不会……”,这几乎成了每次网民“怼”百度的标准句式。
李彦宏称“有信心再赢一次”,但问题是百度从来没有赢过谷歌,谷歌的真正对手是中国政府。当年谷歌是因为企业价值观与中国政府在某些敏感问题上的不一致,而选择暂时退出中国。
百度在商业竞争上从来没有打败过谷歌,这么多年我们还在用百度,并不是因为它有多好,而是我们没有更好的选择。而控制着人们接触信息入口的百度,在让用户获得便利的同时,还附送出铺天盖地的广告和各种“魏则西”式的引导。
一个挑战人类智力的上限,一个挑战人类道德的下限!
在最基本的搜索功能上都一而再再而三地因为广告出现问题、引发众怒、重蹈覆辙,百度你拿什么去赢谷歌呢?
“魏则西”们
谷歌CEO在本周的会议上还特意提到了魏则西事件。
2016年,一个叫魏则西的大学生在2年前被查出患有滑膜肉瘤晚期,多方求医无果的他最后通过百度搜索找到了武警总队第二医院,在花费近20万元的费用后仍然不治身亡。
魏则西事件中,夺去魏则西生命的元凶,主要是病魔;提供无效(低效)治疗的,是一家三甲医院;百度只是一个搜索引擎,把魏则西和这家三级医院联系了起来。
有的人或许要问,这也有错?那么通过搜索引擎搜索到自杀方法自杀了是不是也该引擎要负责?
这其中的关键区别在于,百度收了推广费用。
百度通过修改搜索规则把这则医疗广告放在患者更容易找到的位置,同时收取了推广费用。
也就是说,在这个事件中百度帮助推广了一种被认为是无效(低效)的医疗方法。那么百度应该负什么责任,责任又有多大呢?
这不是个笑话
百度更看重利润,所以在战略上会更加注重市场和广告。谷歌虽说也看重市场,但最终的目标还是通过技术改变生活。
以搜索服务为例,谷歌把真实信息的搜索结果放在第一位,广告放在第二位,真正做到用户第一。百度则把广告竞价排名排在首位,夹杂了它的意志去引导用户,打乱了本来客观的搜索结果,让用户产生很多误点和错点。
如果把价值观看作一家公司的起点,那么百度已经落后谷歌太多。
让我们看看百度的同行,谷歌卖了一次假药后得到了什么惩罚吧。
2011年,谷歌因为为非法在线药房做广告,向美国政府支付了高达5亿美元的罚金。早在2003年美国国会议员就主张通过两项旨在对网上药物出售进行监管的法案,当时谷歌负责销售的副总裁桑德伯格表示这样做会为网站带来沉重的负担,并且拍胸脯表示谷歌已经聘请第三方机构来审查网上药店,自身也进行了严格内部审查。美国政府此后一直希望抓住谷歌卖假药的把柄,并在2009年终于“阴谋得逞”。
当时美国政府实施了历史上最成功的一次钓鱼执法。它和一名罪犯合作,花了20万美元的联邦预算,最终换来了谷歌5亿美元的罚金。
随后谷歌痛定思痛,对于医疗广告推介进行了严格的审查和控制。除了严格按照当地法律,谷歌还进行了内控,对于以下医疗产品概不予以宣传。
那么,百度在魏则西事件后,有做到收敛吗?
并没有!
近日,作家六六的一条微博将百度再次送上热搜榜。六六表示:“就查一个上海美国领事馆官网的网址,翻了多少个都是骗子广告,不得已翻墙上谷歌,第一个就是……”并质问百度CEO李彦宏是做搜索引擎还是骗子首领。
有媒体报道,竞价医疗广告和在线医生无资质等乱象虽然不再出现在网页搜索中了,但却在移动端“照现不误”。
不久前,一位姓周的女士想去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医院看鼻炎,在百度上搜了“上海复旦大学耳鼻喉”,跳出来“复大医院”,但其实这两所医院根本毫无关联。
不知情的周女士前往就医后花费了上万元,病情却并未得到好转。
几经辗转找到了原本想去的复旦大学附属眼鼻喉科医院,被告知:自己的病只要吃药、喷药水就可以了,花费不过200多块钱。
搜索相关疾病会发现,区分自然搜索和竞价搜索的“广告”标识字样,依旧在网页链接后面,以不起眼的字号和颜色显示,有很多甚至没有标注“广告”。
而在百度搜索“竞价排名”,显示前两位的结果却是“百度竞价排名报价、收费”“高返点合作”的推广链接。
现在,百度可谓满屏千夫所指、一片群情激愤、骂得酣畅淋漓。但是然后呢?偃旗息鼓之后,百度还是那个百度,网民还是那些网民。
掐指一算,百度成立已有17年,即将迎来“成年礼”。但是—— “众里揍他千百度,蓦然回首,还在灯火阑珊处”。
2016年初,百度因“血友病”贴吧被贩卖,遭公益组织举报,引起一边倒的舆论讨伐潮。没过多久,不了了之。
同样在2008年,新华社、央视等权威媒体也针对的百度的“竞价排名”是否涉嫌虚假广告进行调查报道,但这仍然没有妨碍百度继续一如既往。
即便魏则西已经枉死,但依然未能推动百度改变。
未来,不知又有谁,将付出生命的代价,去试图唤醒百度短暂而又未知的“良知”。
百度做改变?不可能的。
百度并非未想过改变,只可惜,在利益面前,一切理想都是幻觉。
事实上,竞价排名让百度放弃竞价排名,无异于让李彦宏自宫。
2017年1月,陆奇满怀抱负,加入百度,改革大刀阔斧,裁撤了百度医疗事业部、卖掉了百度糯米、百度外卖,全力发展人工智能,并宣布ALL IN AI.
迎来市场一片欢呼,百度市值一度接近1000亿美元,达到历史最高点。
但改革触动了不少人的奶酪,遭遇了巨大阻力,一时百度爆发高管离职潮,数十位高管集体离职,引起一片风潮。
但彼时刚刚经历魏则西风波,并错过移动互联网时代,被腾讯阿里远远甩在身后的李彦宏,吃了秤砣铁了心要改革,给予了陆奇极大支持,使得陆奇成为百度历史上除李彦宏之外唯一一个大权独揽的二号人物。
但在触碰到百度最核心的搜索业务时,李彦宏却犹豫了。
陆奇认为,百度并不仅仅是一家搜索引擎公司,不应该过度依赖关键词,应该用AI改善搜索体验。
要知道,关键词是百度搜索广告的核心,更是百度营收的关键,陆奇此举,虽然长期利好,但短期无疑会让百度损失一些眼前利益。
坊间传言,百度搜索业务商业化第一大功臣,向海龙极力反对,两人矛盾越来越深,甚至出现白热化,3月,传言向海龙提出了辞职。
面对一个是未来,一个是眼前,陆奇和向海龙之争,李彦宏做出了选择。
之后,陆奇离职,百度医疗竞价排名迅速卷土重来。
不作恶
Google有一句久负盛名的话,“不作恶”。
几个月前,有家创投媒体采访了一家洗衣O2O的创业公司,这位CEO居然侃侃而谈自己在创业初期,溜进大学洗衣房剪人家电源线的故事。
习惯走捷径的中国互联网公司很少懂得创新的含义,却深谙如何与竞争对手和用户进行无限制格斗。
这样的互联网创业者,几乎只有一种价值观:成功就是一切,“作恶”则是成长中必然的痛。
百度说,它要把更多人和信息连接起来,让知识获取更加平等。但是它没告诉你的是,不是所有连接都是好的,比如当它把更多人和假信息连接起来。它更没告诉你,其实它的最终目的,不过是把你和广告商联系起来。
“我们只是科技公司”、“我们只不过提供了一个工具”,这样的说辞曾经能够迷惑不少人,但现在已经越来越少人会买账了。
“百度控制着普通人接触信息时代的入口,却把路标指向邪恶世界。它加剧了信息占有乃至智识上的不平等。这种对弱势群体、对普通大众经年累月的作恶,是最深的恶。”作家西乔曾如此评价百度之“恶”。
魏则西事件后,有网友如此对比:百度和谷歌都在挑战人类的极限。不同的是,谷歌挑战的是人类利用技术能够突破的上限,百度则在挑战人性的底线。
原罪
百度也在官网上标明了自己的核心价值观:简单可依赖。
从它 All in AI 的决心来看,技术的迭代更新和业务的精简的确越来越接近“简单”,但“可依赖”的似乎还不能和“可信赖”划上等号。
当医疗广告竞价排名卷土重来时,“作恶”还是那个挥之不去的原罪。
2018年,中国互联网似乎遍地都是“全民公敌”。
百度,滴滴,拼多多,携程,京东……
互联网的乌托邦时代似乎结束了:此前,它们是屠龙少年、创新先锋、财富神话;如今,越来越多人觉得它们食利自肥、飞扬跋扈、敷衍塞责。
在那个互联网公司的童话年代,它们吹出的美丽泡泡曾经令人目眩神迷——人们曾寄希望于它们能打破垄断、重构未来、改变世界。
但如今,能不能改变世界再说,人们只希望它们起码不再“作恶”。
在中国,作恶的成本极低。
2017年3月,百度因为发布了未经审查的医疗广告,而被上海市工商局罚款2.8万元。此时距魏则西死亡事件仅过去半年。而据公开报道,百度在2013年的广告总量就已经达到260亿元,仅莆田的民营医院就贡献了120亿元。
1990年代末,中国互联网第一波浪潮来自华尔街。鼓励模仿,急功近利的烙印从此打下。在中国,在监管不力的前提下,在“有奶就是娘”价值导向下,企业作恶几乎没有成本。
中国的互联网公司,在一开始照搬了硅谷精英们的话语体系,却不曾理解那套价值观中真正核心的东西:不作恶。
于是,以百度为代表的中国的互联网巨头成就了体量和估值,却没有创造出真正的商业文明和伦理。
这,是中国互联网最大的原罪。
源:顶级程序员
文:江户川雨
网友评论
百度引擎很牛逼,超级牛逼的好吧!!!虽然这样,我还是用谷歌,技术用谷歌,八卦用百度
Google 不作恶 好幼稚,老美的政府 窃听 靠什么,公司不分善恶只分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