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城市故事想法
复盘系列之纪录片:《他乡的童年》——最好的教育,是成年人不要停止

复盘系列之纪录片:《他乡的童年》——最好的教育,是成年人不要停止

作者: 大胃人生实验室 | 来源:发表于2019-10-23 11:27 被阅读0次

作者:徐大胃

来源:大胃开了一个订阅号

id:gh_82dde02b36e7

>>童年,即说原生家庭。但这个话题,总是让我有种充满温情但夹杂着一丝有气无力的沉重感。

“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我们今天的快乐和幸福都藏着昨天的影子,不快乐也是。

听起来略伤感。武志红说,人的本质需求是被看见。传统的家庭教育是以“家庭、父母之命”为中心, 而大多时候会忽略了,首先,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

但好在,我们随时都有选择一切可以向前的力量来自放下后的爱、谦卑和宽恕。毕竟,紧抓住某些执念不放,需要耗费很多的能量,而人生中精彩的时刻那么多,用释放的能量去创造不是更好吗?

更好在,把被动的不幸变成主动的幸运,是有可行方法的。


《他乡的童年》是部非常棒的纪录片,打动我的地方有太多了,今天这篇复盘这部纪录片里面最打动我,最让我有共鸣的地方。

他乡的童年纪录片封面,来自网络

 这部纪录片一共分为6集,优酷可看,豆瓣评分9.2分。作者周轶君走访芬兰、日本、印度、以色列、英国等六国探索教育哲学,解决自己身为两个孩子的母亲对教育的困惑。

>>最好的教育,是成年人不要停止成长。

纪录片的导演周轶君标签有驻地记者/作家/导演,2002年时出任新华社驻巴以地区记者,成为唯一常驻加沙的国际记者,把其中所见的背后故事写成了书《离上帝最近——女记者的中东故事》,目前任职香港凤凰卫视至今。

借周轶君的话说:教育是关于“人”的定义,是生活的一切。教育不仅只存在于童年,最好的教育,是成年人不要停止成长。

成年人的困惑,不能说答案全在于童年,但童年的经历会影响一个人很久很久。

>>周轶君:“我们总是被说,你这个做不好那个不行,你不可能做到这个那个”

在第二集讲到芬兰的教育时,导演听到芬兰的教育者讲的一席话“每个人都可以画,因为这些画不是用来彼此竞争,所以他们可以用更有创意的方式去看事物,可以在纸上自由地表达自己”。突然止不住情绪地哭了,她说:“抱歉,我太感动了”。

过了好一会儿,她才说出来为什么哭:“因为我们总是被说,你这个做不好那个不行,你不可能做到这个那个”。那一瞬间,我眼泪花儿也包起了...

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心情挺复杂的,一边是诧异一边又挺心疼。心疼导演周轶君,70后的她也会在这样的年纪里,感动于芬兰对于鼓励勇敢表达自己的教育理念。更要命的是,对于我们来说,太奢侈的被鼓励和尊重,只是芬兰的日常。

暂时从这部记录片里跳出来,我突然想起了另外一部片子。

我一直很喜欢阿雅,我喜欢她身上的那股气质,有种让人忍不住想靠近的大姐姐的温暖,跟她在一起就好像不会有任何的压力。就像她导演的记录片《奇遇人生》,非常轻松且真实。

在嘉宾范晓萱的那一期有一条弹幕说【这是我看过弹幕最正能量的节目】。我也有这样的感觉,时常被里面的小细节所打动。

>>范晓萱:来自最亲近的家人的支持任何时候都不晚。

范晓萱也是情感很细腻的人,在记录片里,我也才知道,原来被那么多人喜欢的萱萱也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有家人的鼓励和认可,虽然成功,但心里缺的那一块怎么也补不上。

直到有一次萱妈给她打了一个电话,电话那头萱妈为很多年前没有支持晓萱喜爱的事情后悔道歉的时候,晓萱忍者情绪说,你对我的支持任何时候都不晚。

https://v.qq.com/x/page/o07885jnf58.html?ptag=qqbrowser (因简书没办法上传视频,所以大家可移步腾讯视频观看,以上是链接)。

但幸好,人的不断成长,会给那些受伤的地方找到良药。总会在某一刻,某一个年龄里与它们和解。就像大哥李宗盛。

>>李宗盛:父子关系的和解,他60岁时终于完成。

“年少不听李宗盛,听懂已是不惑年”。过了27岁,我就越来越喜欢听故事,大哥李宗盛的歌里讲的故事总能赤果果又静悄悄地戳中在夜深人静时悄悄跑出来的情绪。这篇文的主题下,我想起了他的那首歌:新写的旧歌。

这首歌,他写于60岁,歌词比较长,内容也比较琐杂,网易云音乐上看这首歌的mv的评论大部分都在反思自己和父亲的关系,或知己或甲乙......

这让我想起了我的一个朋友,她从小是在传统家庭长大,家庭的打压式教育一度让她非常自卑,然而父母并没有任何意识到这一点。还好,个人的努力和经济上的独立让她开始慢慢自信起来,不停成长,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教育从来都是一个大命题,回到《他乡的童年》这部片子来,另一个打动我的主题,是关于做自己。

>>做自己,对于年轻人来说太重要了。

然而,我们大部分人并不知道真正的自己是什么样子,想要成为什么样子。但没关系,去找呀。

>>关于自由

最后用记录片中一个十二三岁小孩关于自由的回答,作为复盘内容的结尾,送给读到此处的你。自由是什么,是做你想做的事,而不仅是别人告诉你要做的事。

(还能咋地,朝命运做个鬼脸,大摇大摆继续上路呗)

个人非常赞同周老师微博下的一位网友关于这部纪录片的评论:每个国家每一集的选题都是来源于这个国家具有的代表性的一些特点,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是支撑不同国家得以发展和延续的基础,由此才组成世界的多样性,也许没有最好的教育方式,就像没有最好的文化一样,只有最符合国情的教育方式。

我们身在何处,以及以往的经历都无法决定,但有选择。若我们能让自己敞开,对于其中好的地方从自我角度去学习,有一点小进步,那也将会组成一个美丽的世界。

感恩这样一部伟大的纪录片诞生。也感恩沉下心看到此处的你(比心)


如果,你有一丝收获,我便觉值得

我是大胃,一个也在找自己的普通人

更多内容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复盘系列之纪录片:《他乡的童年》——最好的教育,是成年人不要停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eaem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