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孩子即将上小学和刚刚小学一年级这个阶段,家长往往都很紧张,会担心孩子不能很好适应小学生活;担心老师和孩子之间的交流不能很顺畅的进行。
那么在上小学前我们需要给孩子培养什么样的习惯和认知来帮助孩子更好的完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身份转变呢?
家长会上老师给很多家长做了一个详细而认真的指导,相信家长们做到这些就可以很好帮助孩子适应幼儿园到小学的身份变化了。
1.学会面对失败。

我说一下场景的变化,大家就可以理解了:
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们的经历在渐渐发生变化,3岁以前在家庭中,只有一个或者两个孩子,大人会尽他们所能来照顾孩子,无微不至地理解孩子的需求和心理变化。
上幼儿园以后,一个班有20几个孩子,三个老师,有负责生活的、有负责学习的,三个老师不离班地一天看护,孩子们虽然比在家受到的关注少,但是大部分的事情和情况都会被老师发现并及时得到老师的帮助。
一年级却不一样了,老师只是负责上课,班主任老师会在班里多一些,但是也不会全天候的照顾孩子们,所以孩子们很多事情都要靠自己。这时候即使是上厕所这样的事也可能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困扰,比如说如果遇到上厕所排不上队怎么办?遇到憋不住而尿了裤子怎么办?遇到小伙伴们嘲笑怎么办?这只是上厕所这一件事,还有其他情况呢?
所以这一切对孩子来说都是需要有勇气面对挫折、面对失败、面对不如意。
所以一个积极的面对失败的心态就很重要。老师提醒大家,在家中多和孩子玩竞技类游戏,比如下棋,要敢于让孩子输棋,而且输了要有风度地对赢棋的人说:“祝贺你赢了这盘棋。”
2.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实际上没必要说得这么学术,用我们通俗的话说就是要会看着老师的眼睛、耳朵听进老师说的话,这时候视觉和听觉的统一就显得很重要。
最简单的事情就是上学以后要记作业,那么孩子这时候还不是很会写字,大部分时间要靠大脑和眼睛、耳朵配合,来完成记忆。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小学生这个能力很不尽如人意,所以漏记、错记作业、甚至记不住作业的孩子大有人在。
所以在上小学前的这段日子,可以来训练孩子的专注力和复盘力。
比如我们可以摆一个简单的棋局,给孩子3秒的时间专注地看,然后盖住。让孩子在另一个空棋盘上把刚刚的位置复原。
这个活动对孩子的专注力和手眼协调以及记忆力都有很好的锻炼。
3.对语言的理解能力。

说起来大家可能并不会觉得这是一个需要训练和强化的点。但是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你可能就想到了:
“哥哥有5个苹果,将其中的3个苹果给了弟弟,哥哥还剩几个苹果?”
这是一道简单的数学题,但是5-3=2,我相信每一个孩子即使还没有上一年级也知道,但是为什么变成语言表达的应用题就蒙圈了?
正是孩子对书面语言的理解能力不够造成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语言简短、随意,你会随口对孩子说:“去,给我拿杯水。”这句话每天重复,所以孩子当然懂。但是你有没有试过这样和孩子说话呢:“请将放在桌子上的那杯温水递给我,谢谢你。”你看看孩子在听了这个语言以后有没有略显迟疑呢?
所以生活中要开始多对孩子说正式的语言,多给孩子读一些名著,增加孩子的语言理解能力。像曹文轩写的《草房子》系列就很适合现在孩子们读,既有思想内容又有文采。
如果我们能够在生活中对孩子的这些能力进行不断训练和强化,相信孩子可以更快适应小学生活。
希望孩子们的学校生活愉快而多彩。感谢您的阅读。我是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孔凡伶,欢迎您提出问题我们一起探讨。原创不易,请您动手点赞并关注我,同时转发给有小朋友的朋友们,让朋友们都有机会了解这些知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果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