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泰山一宿》学习笔记

作者: 逆花 | 来源:发表于2023-08-13 20:08 被阅读0次

2001年4月5日,清明节,73岁的余光中老先生与夫人范我存,和二女余幼珊一同登上了泰山,后来写下了《泰山一宿》。

他说登上泰山非常兴奋,原因是泰山的名气大,随后又例举了中外的名山出名是因为靠历史、神话、传说等出名,正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描述了泰山的地理位置优越,像纸镇一样镇压着齐鲁,又像一块隆重的玉玺盖在后土上》,并用大量的典籍来说明泰山的名大,以及为什么海拔不高,但却成为五岳之首。

成为五岳之首的原因有两点:

1.泰山是古代皇帝的封禅圣地

《史记》引管子的《封禅篇》说自古以来上泰山封禅的帝王有迹可循的有七十二为。公元前219年,即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第三年,秦始皇在此封禅,后有汉武帝,唐玄宗一直到康熙、乾隆都在此祭告天地。

2.泰山是东岳

《说卦》指出:“万物出乎震。震,东方也。” 东方是太阳升起的方向,是万物所生的方向,也有“帝出乎震”的说法。

可怕的秦始皇啊,蜂眼眈眈,当年远途跋涉来登山,如果能看到我们此刻的逍遥,又何苦去蓬莱求仙求药呢?

从中天门到南天门的乘坐索道,只要八分钟就能到达,如果要靠走路得一个多小时。车厢凌空而起,有一种从悬崖跳水的感觉,整个山峰从脚底下抽走,坐在车厢的人看着下面的云彩,有一种大白天升天的感觉,这种体验感觉很幸福。

这是现代,而在古代,想要登山,非常困难,乾隆三十九年,泰安知府姚鼐登完泰山,写了一篇文章《登泰山记》里说:“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蹬,其级七千有余。”这已经比秦汉时期方便多了。在这儿,余先生用秦始皇登山的辛苦,来感慨现代的便捷。

夜宿泰山,竟然在这高贵的绝顶抛下了一整座空山的仙人与古人、传说与轶事,那许多飞瀑、奔溪、盘道、绝壁。绝壁上危攀不坠的蟠蟠孤松,抛下了满山满谷的顽石、灵石,石上刻画的成语、名句、隆重其词的纪铭,是为了早起早睡,去看一眼未必能睹的日出?

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余先生游泰山更青睐泰山的历史文化,所以他没有像妻子和女儿一样早睡,而是披上衣服外出,感受泰山的春夜,虽然乘兴而出,但清明的泰山上清冷中带着诡异,于是败兴而归。

第二天去看日出,由于下雨,也没看成,虽有遗憾,但是看了山顶的题字刻石,满山的碑文,、对联、题字令人眼花缭乱,也是一种享受。当看到隶书的珍品,也就是一千两百年前唐玄宗的《纪泰山铭》时,被这盛唐盛世的宏文,遒劲的书法所震撼。

登上泰山才发觉自己如此渺小,不光是体积上的渺小,更是被泰山悠久的历史文化所折服。

相关文章

  • 失联333天 足迹遍布最美10个城市的乡村摄影师 最后在山东发现

    本文阅读关键词:八喜旅游网、云住民宿、山东周边游、泰山区、泰山梅园小筑 云住·民宿预订平台 正式上线 云住·民宿预...

  • 赞天河基地正式命名

    跨过卡门踏月沙 三宿归位占魁甲 历赞嫦娥肩重任 蟾宫泰山刻中华

  • 从余光中先生论文里学写作(1)

    ——读余光中先生《怎样改进英式中文》笔记之一 你读过最好的句子有哪些?在网上,这类问题下面往往有几句余光中先生的诗...

  • 山水游记的艺术(2)

    余光中《杖底烟霞》学习笔记系列(2) 我感到好笑的是:后人学柳,不但在大处脱胎,甚至在小处效颦,到面目相似的地步。...

  • 山水游记的艺术(4)

    余光中《杖底烟霞》学习笔记系列(4) 游记到了明末,大放异彩,不仅提高了游记本身的成就,更增加了一般散文的光辉。从...

  • 7

    7 这次去的出行感觉泰山太壮阔了,我们来到泰山脚下找了间民宿客栈,老板看我们是第一次来便很热情的和我们攀谈了起来,...

  • 为什么是民宿?

    今天来和各位分享一下,我学习民宿,打造民宿过程中,这一路来的心路历程。 为什么会去学习民宿? 我学习民宿之前,已经...

  • 山水游记的艺术(1)

    余光中《杖底烟霞》学习笔记系列(1) 自古中国的哲学把天、地、人称为三才。人本来生于天地之间,却因文明日繁而心萦于...

  • 山水游记的艺术(3)

    余光中《杖底烟霞》学习笔记系列(3) 虽然《永州八记》前承元结的《右溪记》,后启宋明以降的游记,但唐人记游的文学并...

  • 泰山的朝圣之路

    最早知道泰山是小学时候学习李健吾先生的《雨中登泰山》 ,那个时候的雨意和泰山的壮观合为一体,让我心由向往,后来学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余光中《泰山一宿》学习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ejtm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