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著海一片,滿懷倦。無淚也無言
望著天一片,只感到情懷亂
我的心又似小木船,遠景不見,但仍向著前
誰在命裏主宰我每天掙扎人海裏面?
心中感歎似水流年,不可以留住昨天
留下只有思念,一串串永遠纏
浩瀚煙波裡,我懷念,懷念往年
外貌早改變,處境都變,情懷未變……
—— 電影《似水流年》主題曲
(1984 編劇/導演:嚴浩 作曲:喜多郎 填詞:鄭國江 演唱:梅艷芳 1985白金唱片、十大勁歌金曲、十大中文金曲、1997香港二十最愛金曲……)
✪ 楔子 ✪
關於結局……
—— 對《尖沙咀以东》留白的猜想
我想,簡書作者玛格丽特姑姑所著的《尖沙咀以東》絕不僅只是一個女人的兩個七年所呈現的那種被現實曲扭的情感和所遭受的屈辱與傷痛,它還有更廣闊的時代背景下一個城市乃至一個國家的深刻巨變投射在普通個體上的種種命運思考。
商科畢業的瑪格麗特姑姑以她對政治經濟中各種細節深刻而敏銳的洞察,從一個女人的視角,通過一個家庭的變遷反映了一個時代的過程性傷痛。而這種傷痛的持續性,通過這部小說帶給人更多對人生和命運的反思。
《尖沙咀以東》如果僅從一個女人的愛情婚姻經歷來閱讀,顯然也跌宕起伏,發人深思。但如果聯繫到書中展現的各種豐富的年代符號和生活元素去看這些紅塵中的顛撲坎坷,就會發現,這是一部時代變革的風情長卷,是一種曆史的演義。
這部小說就如風姿綽約引人入勝的瑪格麗特那獨一無二的思想性格一樣,充滿古典與現代的精神魅力,展示著在不斷的成長中,人與現實的磨合、妥協、抗爭與思考…… 故事,仍在繼續,結局,峰迴路轉。因為 —— 尖沙咀之東,有你的夢想與堅持!
關於《尖沙咀以東》的時代背景分析,暫不做專題探討。就時代背景下書中所呈現的人物而言,作為讀者,我一直很想拆解出成語這個人物的某些被隱匿的線條以及他與故事聯繫的一些“細節”,進而對“我”與成語的感情歸宿和衍變做一種解讀或猜測。當似水流年的人生走到了四十三歲這個節點,“我”和成語之間,還有哪些被遺忘的“故”事值得回味,還有多少可能的“新”傳可待期許?
在看完瑪格麗特姑姑最新的章節成語【30章:上篇 31章:下篇】之後,我讀到了一種“似是故人來”的尾香餘韻。是的,只有走過中年,你才可能學會“不惑”,只有經歷過愛情,你才能參透婚姻,只有承受過苦難,你才能更懂得人生的過去與未來……
同是過路同造個夢,本應是一對
人在少年夢中不覺,醒後要歸去
三餐一宿也共一雙,到底會是誰
但凡未得到,但凡是過去,總是最登對……
再次見到成語,梅艷芳那首《似是故人來》成為了一種恰當的"畫外音" ,小說原本是沒有“畫外音”的,但這部小說的某些情境,卻呈現著一種樸素而自然的柔焦化的電影鏡頭感。撈刀河畔,銀杏樹覆蓋的校園裡那種淺棕色的影調,在小說的敘述中,總給人一種畫外音的"錯覺",極具畫面感,而這也是我喜歡這部作品的另一個原因。
是的,那是充滿懷舊氣氛的場景,也是令人唏噓的境遇。當“台下你望,台上我做你想做的戲”的瞬間,所有的前塵往事恍惚湧上心頭。“俗塵渺渺,天意茫茫將你共我分開”,撈刀河之北,似水流年裡,還有多少“夢中不覺醒後要歸去”的故園情懷和故人情愫留待牽記?成語在情節發展中,是否還有未完待續的故事?尖沙咀與撈刀河,究竟還有多少剪不斷理還亂的風雲際會?……
這些,都是這部小說留給我們的 —— 猜想。
《尖沙咀以東》可能是目前|簡書|閱覽量最大的“現實”題材小說,也是還未寫完就已簽署出版的作品。瑪格麗特姑姑一直在免費(她可以搞付費閱讀)呈現故事給讀者追讀,雖然從小說中看,她的生活很需要錢。而對於它的後續和結局,也是目前讀者最熱議和關注的焦點。那麼,不妨從整個故事的開頭“走起”,讓我們再來回味一下那些被忽略的情節斷章中值得關注的點滴吧!從開始到現在,總有一些牽系勾留著過去,更預示著未來……
但凡未得到,但凡是過去,總是最登對……
✪ 簡評 ✪
關於成語……
—— 淺析《尖沙咀以东》被記憶尘封的男主角
追讀這部小說的讀者,可能都容易被文中類似【我和大衛之間那些男歡女愛的事情,為免尷尬,請容我略去不寫。】這種不著痕跡卻又意猶未盡的“一筆帶過”所迷惑。但這種“任性”又總是顯得很自然,似乎有一種順理成章的惜墨如金調控著故事的“主線”,常常在戛然而止中,似有若無地留下一些蛛絲馬跡,由讀者去自由聯想。畢竟,有些東西,不一定都是值得公之於眾的,既然姑姑不想寫,那麼也是一種溫柔的留白。而這些曾經驚鴻一瞥的片言隻語,又在整個故事的敘述中成為一段段“傳奇”的暗筆,你,還記得那些讀過的篇章里不動聲色的“點到即止”嗎……
是不是可以牽你的手呢?
從來沒有這樣要求
怕你難過轉身就走
那就這樣吧我會瞭解的……
□ 那場被現實拋棄的愛情
【我有一個叫成語的男朋友,在北京的大學讀書,他是我的初戀,大學四年裡我們一直保持通信 ,每星期一封,我們承諾對彼此堅貞不渝。】關於與成語的愛情,整部小說的前部也就是閃過一兩句這樣輕描淡寫的“描述”。與其說是“描述”,倒不如說是一種“交代”。可想而知,像馬格麗這樣天生麗質又熱衷跳舞的女生,若說與愛情完全絕緣是難以令人置信的。成語在精神世界層面,與馬格麗算得上是“門當戶對”,而他們同樣來自鄉村的身世背景,也契合著這樣一種原初的戀情。
九十年代初期,正是中國改革開放初始的十年。那個時候的愛情,依舊淳樸,也還單純,但大學生畢業分配制度的取消和城鄉依然存在的巨大差異,讓他們開始適應著新的生活,也面對著新的挑戰…… 也許,這樣的愛情,真的經不起時間的消磨,也承擔不起未來的生活。機遇在哪裡?未來怎麼走?這或許是那個年代的年輕人不得不慎重思考的現實問題。留城還是回鄉,成為成語和馬格麗一畢業就面對的令人困擾的選擇。
大學畢業,青春貌好,但成語的“成器”和姑姑的“安定”在殘酷的現實壓力面前都似乎遙不可期。在“畢業即失業,畢業即分手”的盛夏里,成語終於面對現實做出了最“瞭解”的成全,於是,當突然插入的大衛提出“把證辦了”的時候,姑姑不假思索地說“好。”
但凡未得到,但凡是過去,總是最登對……□ 那個吻過我的文藝青年
【四年裡給我寫了無數的信、無數首詩的成語,是那么的質朴憨厚,他說了無數次愛我,最後把我的身體完整地留給了別的男人,卻將我的愛情全部卷走了。】如果馬家沒有那麼多在時代變革中遭遇的變故,沒有那麼多現實存在的遠憂近慮,姑姑與成語的愛情,或也會有一個與青春浪漫對等的結果。但現實的現實,讓你在浪漫與現實中必須做出不可兼得的選擇。
【我和成語戀愛,他總是寫信給我,還經常給我寫詩,信裡常常夾著他在路邊拾到的一片樹葉,或是一朵花瓣。他吻過我,當他用充滿愛情的眼神看著我,我就會有觸電般的甜蜜感。】這是沉浸在愛情里的人兒最真切的感受,那是一種一見鐘情和彼此喜愛的情侶才會因愛觸動的身體感應和內心感受。這些甜蜜的感覺,是屬於初戀的,是屬於愛情的,也是屬於記憶的,是曾經滄海難為水的一種深刻,但這種浪漫和甜蜜的“愛情”,卻總是敗給最後的“婚姻”……
【而我和大衛之間,完全不是這樣。我想,這些不同是因為我和兩個不同的男人之間產生的不同的化學反應。那些是愛情,而這些是婚姻;愛情讓人怦然心動,而婚姻應該是讓人安心的。】
□ 那個輕言放棄的男人
但是,總有些東西是忘不掉的,總有些人是會牽記一輩子的,《把悲傷留給自己》,把那些刻骨的記憶鎖進不再打開的日記裡,談何容易呢…… 說不定什麼時候,一首歌,一本書,一個畫面,甚至是一片落葉,都可能重新掀卷起愛如潮水的波瀾。如果初戀時我們不懂愛情,那當我們開始懂得生活的時候,又如何體味那些曾經被愛溫潤過的記憶呢?對於成語,姑姑是歉疚的,而成語,選擇了《把悲傷留給自己》。
沒有常見的那種狗血劇情,也沒有多餘的虛與委蛇,面對這場青春無言的結局,當得到姑姑的婚訊,成語的回復信以一句【從今後愿幸運和你永不分離。】終結。在他看來,你是幸福的,我才是安心的,為你付出的,再多也都值得。是姑姑太薄情,還是成語太寡意?從兩人簡單幾句話的“分手信”中,不難看出這種選擇看似風輕雲淡,實則浸泡著無言的酸澀。愛情敗給了現實,是常演不衰的戲碼,誰對誰錯,已不重要,真正“瞭解”你的人,才會真正“理解”你。在成語看來,從此各自相安,惟願“從今後愿幸運和你永不分離。”,但他真的就如此放棄了嗎?小說給了我更多的猜測……
能不能讓我陪著你走?
既然你說留不住你
回去的路有些黑暗
擔心讓你一個人走……
□ “完美”的成語和不完美的大衛
關於這段無疾而終的愛情,我猜想對於姑姑和成語,都是一種輕鬆與沉重相糾結的坦然。輕鬆的是:畢業即失業的姑姑沒有了現實的沉重背負,有了一座雖非金山卻也能解近渴的“靠山”,家鄉弟妹的學業有了資金“保障”;而成語,也不必以一副單薄的肩膀過早扛負更多的“需求”,可以在資本原始積累的路上走得更輕鬆一些,這對兩人都是一種“減負”和“解脫”,而代價則是對四年感情的放棄。而糾結的是:這段被姑姑片言隻語交代的“初戀”,真的就像這些簡潔的短句所呈現的那樣是一種可以一筆帶過的過眼雲煙嗎?顯然不是。
成語的“完美”,似乎總是在故事的推進中“襯托”著大衛的不完美,而這種“襯托”,卻又在小說中被作為了一條暗線處理。縱觀全書,成語在小說中只佔了前半部分的極少內容,很容易被忽略。即使是人物描寫,作者也都沒有留給讀者任何發散聯想的餘地,總是在一種淡淡的近乎平鋪直敘式的“閃回”中掐斷了所有的後續……
而我們更多的關注點停留在了大衛和安德烈、甚至是戴維斯先生這些重點刻畫的男人身上,總在圍繞著姑姑的“尖沙咀之東”惋歎著一個“香港女人”的“感情坎坷”,跳出了姑姑這一際遇坎坷原本的某種時空鋪墊和暗線的設定,這無疑也容易讓我們忽略了姑姑第一個7年里(深圳時期)社會變革帶來的風雲變幻和香港與內地各種“差異”的擴大和縮小帶給人的內在衝擊和影響。但這些隱藏在人物際遇與性格之下的深刻社會背景,一直與“我和成語”之間那段情感緊密聯繫,而家鄉撈刀河,也應該說是一條暗藏的輔線,在人物的內心深處,它有著一種抹不去的牽繫,那裡,有馬格麗深深眷戀的青山綠水,有故鄉的親人,也有“從來不需要想起,永遠也不會忘記”的初戀——成語。
回去的路有些黑暗,擔心讓你一個人走……□ 撈刀河畔的深情難忘
對於在第一章就被“輕易”抹掉的記憶,姑姑在隨後的心理描寫中,其實有過深刻的剖析。對於成語是否像一些讀者想象的那樣是值得馬格麗捨棄的情人,他並不是真的懂得馬格麗,也愛的並不是那麼深呢?【我突然嫁給別人,成語沒有任何怨恨,沒有半句指責,甚至連悲傷也沒有表達,因為他暸解我。他也沒有糾纏,只是安靜地轉身就走,因為,他怕我為難,他不想我內疚。世界上最善解人意的人,是成語;世界上最懂我的人,肯定也是成語。雖然我們都年輕,但我們真的互相懂得,同長於撈刀河畔,清貧的生活,卑微的出身,生活的艱難,讓我們早早地懂得了一些事情。】從這些淺淡的敘述中,似乎可以找到某些答案:我愛成語,成語也愛我。只是,因為愛情,也因為生活,我們選擇了“相忘於江湖,寄情於山水”的各自相安。
我想是因為我不夠溫柔
不能分擔你的憂愁
如果這樣說不出口
就把遺憾放在心中……
【想不到最後,我還是為和成語分手而痛哭了一場,成語一定沒有想到,我自己也沒有想到,明明是我自己不要成語的。】在深圳的七年,待簽證而“獨居”的姑姑經常會聽大衛從香港帶給她的那些流行曲卡帶。1995年陳昇那首風靡省港臺的《把悲傷留給自己》,終於在某個晚上,擊潰了馬格麗,讓整日與一幫“留守”北姑沉迷於麻將桌的姑姑痛哭流涕,輾轉難眠…… 這看似幸福的七年,其實還有那麼多割不斷的思緒,隨時會被音浪引爆,還有那麼多的苦澀,只有自己內心最有共鳴……這些,大衛不會懂,那成語呢?是否也在靜靜的深夜,孤獨地抽著煙,循環著那句 —— “可不可以,你也會想起我……”
如果這樣說不出口,就把遺憾放在心中……□ 總有些細節值得玩味
真正的懂得,是彼此的尊重和關切,是一種相見不如懷念的“一水隔天涯”“兩望煙水裡”…… 分手後,他們沒有聯繫。但是,他們還是會從“別人”的口中,關注著彼此的狀況,關切著彼此的生活。2003年,香港被薩斯病毒荼城,馬格麗帶著兒子小卡逃出疫城避“難”家鄉。分別十一年后,成語,又出現在了她的面前…… 【在微微的暮色中,在木柵欄的外面,停著一輪摩托車。摩托車上有一個戴著頭盔的男人,靜靜地看著我,看著我,用那樣一種眼神,很深很深的一種眼神。】什麼樣的眼神,會瞬間刺痛你的虹膜?也許,就是這種“靜靜地,很深很深的一種眼神”吧。一直不多話的成語,所有的內心波瀾,都聚成了眼底最深沉的平靜。這一段描寫非常有力度,一個三十多歲男人的內心情感刻畫得真實而動人。
他們已有十一年沒有見面,這些年,他們似乎已經真的相忘于江湖了…… 關於成語,“我”聽人說他開了間工厰。而對於姑姑,成語卻顯得更加“念舊”,或許是出於同學之誼,也許是出於鄉親之情…… 總之,當“我聽講你回來了。”他便騎著那輛摩托車來到了“我”家…… 這些近乎毫無描寫“色”彩的白描式人物刻畫和對話,一般容易被快讀一掃而過,但正是這種專注于細節和字眼的真實筆力,更能夠傳遞出字面背後那種刻骨的顫慄。一種靈魂深處的不安和悸動,夾雜著一些悲喜交織的狂潮,在平靜的黃昏裡,在柔和的夕陽暖暖的光影迷離中,我們感覺著時光的殘酷,也體會著記憶的溫柔……
【他看見我的兒子小卡,就摸了摸他的頭,又問小卡多大了,我說快六歲了,他說跟他的女兒一樣大。】還有什麼可以說呢,還有什麼可以做呢?兩個“相忘”的人,兩個撈刀河邊長大的舊日戀人,骨子裡恪守著那份“傳統”的脈襲,各自守著家庭的“圍城”,漸漸懂得了婚姻的分量,也明白著為人父母為人妻夫的責任,這種“本分”的堅守,其實也是這個年代里最可寶貴的品質。於是,当放下感情的背負,相互坦陳的彼此,这份淡然,反而顯得近極反疏了…… 這段“描寫”,字數無多,但人物的心理已經得到了真實的刻畫,但也留了一些餘味,惹人沈思。
1997年,“我”結婚5年才“意外”有的儿子小卡,而成語說他的女兒跟小卡一樣大。那麼…… 這幾年,他又是怎麼過的?或許…… 他曾經等過我,等我回頭?但最終,他還是在現實中走進了婚姻。畢竟是農村青年,壓力可想而知,痛苦也可想而知。他的選擇是否圓美,我不知道,也沒問過,他也沒說。我離婚的事,我一直不想让他知道,但我想,他肯定是知道的……
誰在命裏主宰我,每天掙扎人海裏面?□ 傳奇是屬於男人的
姑姑最新更新的成語【30章:上篇 31章:下篇】仿佛給這個即將結尾的故事,又增加了一種峰迴路轉的迷離,但我覺得,這個處理對推進小說的後續,有著重要的作用和意義,或許,成語的再次出現,使小說的主線與輔線有了更強烈的絞合,也讓故事有了更多耐人尋味的人生斷想,及至是對時代浪潮中兩種制度格局下人與社會更多變數與可能的一種預判……
整部小說中,安德烈是過客,大衛是愛人親人(曾經和現在),只有成語,是被忽略的重要存在,而這個人物,在故事中一直是一個重要的符號,他是一種承前啟後的舊愛與新情的交匯點,這種感覺不一定最終依然是愛情,但卻從來不需要想起,也永遠也不會忘記。正如姑姑在小說中表達的那樣,一邊是現實生活的香港尖東和兩次離婚靠打工糊口的“親人/朋友”大衛,而另一邊則是家鄉撈刀河和已成“大器”富甲一方的初戀成語,這種在“愛”與“恨”中沉浮的捨與不捨,糾結在走出陰霾之後的晴空下,讓人透過這些強烈的命運比對,看到了時代變革中更多的無奈和希冀,原本貧瘠的家鄉似乎越來越富足,而97後的尖沙咀之東,卻漸漸顯出一種下沉的憂慮……
馬格麗特的兩個七年,不僅折射著自身情感的跌宕,也折射著一個城市的命運,而最終的走向,或是香港,或是故鄉,在“出境·入境”的來去之間,《尖沙咀以東》,將有怎樣的一種悲喜結局,关键点,已转向了一个重要的人物 —— 成语。
成语说:“傳奇是屬於男人的。” 但傳奇,又何嘗不是女人的命運軌跡呢?
校友會結束了,我想一個人沿著那條記錄著我的青春的撈刀河走回家,慢慢地走,慢慢地回味我的青春。
當我在秋天的午後沿河慢慢走著,一輛黑色的小轎車突然停在我身邊。
“馬格麗!”
有人叫我,我渾身不由自主像觸了電似地一震。
側過頭,我看見了成語,几個小時前他坐在離我很遠的地方,現在他就在我觸手可及的身邊。
他坐在車上靜靜地看著我,時間好像有那么一刻在我們對望的瞬間停頓。
他還是這樣子看我,那眼神,二十多年不變……
□ 能不能讓我陪著你走?
“你什麼時候回來的?為什麼不打電話告訴我?”他說。“明晚有空一起吃飯么?”
“明天上午的飛機,下次吧。”其实,我是晚上的飞机。
“太遺憾了,下次回來早點通知我。”他还是那么容易相信。
“好的,來日方長。”我想,我的话,是另一重意思……
“來日方長,你要保重。”他的回答,似乎举重若轻……
成語,在《尖沙咀以東》30章之前,只在三章書中出現過一兩段,而且都是寥寥數筆,當這個人物再度出現,就不再是一種偶然。其實,有些人,早已被你寫在了生命的記憶裡,他會隨著時光一起變老,也會在歲月裡讓與青春有關的所有故事影像重疊,疊印出更多出乎意料的故事。也許,保有一份美麗的平靜,“來日方長”的輕描淡寫才更值得期許。回憶是沉積在河岸的流沙,當你走在無人的岸邊,才發現滄海桑田,每一粒細沙,都是“傳奇”。
能不能讓我陪著你走?
既然你說留不住你
無論你在天涯海角
時不時的偶爾會想起我
可不可以你也會想起我
可不可以……
可不可以……
或許故事並不會在我和成語之間做出最後的歸結,也不一定是我與大衛之間出現意想不到的結果。但他們都是我命運中曾經最重要的人,未來的日子,他們都值得我去珍惜…… 二十年前,我曾說過“我要我的人生是一部傳奇。”成語卻說:“傳奇是給男人的,女人的生命應該如秋葉般靜美。” 而此刻,尖東的明月,正燦然升起……
看完【成語】上下,發現《尖沙咀以東》可能的結局或會跟我想象的有些不一樣,我仿佛看到一種更廣闊的時代波瀾……
|簡書| 2018 優質連載 :尖沙咀以東
《尖沙咀以東》一個女人的兩個七年,與你分享一個“真實”的故事……
相關閱讀:簡評 📖 ▏☛ 尖沙咀之東,有你的夢想與堅持!
—— 瑪格麗特姑姑的《尖沙咀以東·金豬太太》
從大陸到香港,從1997到2017,她在一次次的“出境·入境”中,與這片土地一同經歷著回歸和成長。所有的激情與活力,都在青春的刹那煙火中碰撞出細碎的悲歡流光,所有的隱忍和挫折,也都在一次次躑躅風雨的前行中再見燦爛千陽。在隨喜同悲的過程中,你漸漸發現,這是一個停不下來追讀的故事。因為瑪格麗特的內心世界,比你所能想像的所有適合發生在她身上的“故事”更有吸引力…… 跨越了25年的歷史巨變,真情與真愛,堅持與夢想,在明月尖東的璀璨霓虹中,找到內心最堅定的方向……
✪ 本文鄭重感謝 |簡書| 【《简书连载书评精选》】專題特別抬愛收錄 ✪
該專題收錄 |簡書出版| 優質長篇連載及對應長篇書評,歡迎讀到此篇書評的讀者關注
网友评论
本篇拙文得到很多读者指点,包括您,真的很温暖,就像午后阳光里那一杯细滑香绵的,散发着一缕迷人的袅曼,令人内心怦然…… 嘿嘿嘿,谢谢哟
赠友
瓜子不饱是人心
一个点赞重千金
码字路上同频走
过尽千帆见人情
感谢雁潮的激情鼓舞!友儿的才华横溢让我叹为观止,每当写不出字的时候,想到《一个自考生的逆袭人生》,就浑身充满力量!控制不住笔端的激情。我在简书看的“连载”和关注的“日更”屈指可数,但友是其中之一,也是我钦佩和学习的好榜样!
也许我应该好好把你拥有
——《关于成语……》“创作”杂记
确实,音乐和歌声,是写文章最美好的陪伴,它们总是轻轻的,柔柔的,用旋律的力量,激发你的灵感,带动你的笔端…… 前晚我终于有一些时间来完笔这篇读感,在成语让我感受到的一种痛切的决绝和隐忍里,我把一篇原来几百字的留言,写成了一个单篇。
“今夜还吹着风,想起你好温柔……”在梅艳芳《亲密爱人》的轻松中,我的猜测并不悲伤,因为还能相见,于是“有你的日子分外的轻松”,尽管这相见太匆促,尽管谁都没有给对方“机会”,但内心却又有一些触动和惊喜,原来,生活多艰,但情怀未变,“爱的路上有你,我并不寂寞”,从开始到现在,一直,“你对我那么的好”,也许,“这次真的不同”,下一站是哪里?我们彼此对视,却不想去问答案,“也许我应该好好把你拥有”,无论今夕或明天,我都会坚强面对所有,“就像你一直为我守候”……
写着写着,突然感觉好轻松,我曾经《把悲伤留给自己》,但是未来,可不可以,让我能有机会告诉你,其实,在我心里 —— “谢谢你那么长的时间陪着我”……
感谢一路支援,也希望关注新作,及时拨冗阅看,并不吝评点指正。
更感谢你在这本小说快要结局的时候写了这篇猜想和回味,你的文字和小说本身一样让人意犹未尽,这是一个写作者的成功之处。
我也是在《成语》上与下两篇里,看到了意想不到的峰回路转,又似乎成语的出现是顺理成章的,确实,成语应该是马格丽生命中一个重要的人,他和马格丽的爱情、美好、温暖及人生的缺憾,让人感慨良多。
谢谢你也谢谢姑姑让我们读到如此美妙的文字👏👏🍒🍒🍻
也许,成语这个人物原本并不是本书的重点,或者现在也不是,而将来,有没有可能,就看作者的控制和斡旋了…… 当【成语 上+下】突然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有一种预感,关于爱情,关于人生,关于友情,也关于回归或否泰之间的世事无常,等等…… 他的“传奇”,与《尖沙咀以东》其实存在着某些重要的联系,于是,我想从一个读者的角度来理解,来猜测,来重新回味过往篇章中的那些吉光片羽式的纯真感情,毕竟,存在过的美好,值得留给记忆,也值得在未来的日子里相伴幸运,共担风雨……这种人世间宝贵的情感,超越了时空的阻隔,支撑了善意的宽解和包容,让人的精神世界更丰满,也让人的灵魂更纯粹。
或许遗憾真的是与圆美并行共生的一种轮回,但对自由的向往和幸福的追求,始终是文学作品最引人入胜的思考。谢谢你的点评意见,从中我又获得了新的启发!👏👏🍒🍒🍻
該專題收錄簡書出版優質長篇連載及對應長篇書評,歡迎讀到此篇書評的讀者關注該專題:
https://www.jianshu.com/c/f7baf93c726b